财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试述中国县级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思路论文

财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试述中国县级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思路论文

ID:33871134

大小:64.8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1

财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试述中国县级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思路论文_第1页
财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试述中国县级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思路论文_第2页
财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试述中国县级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思路论文_第3页
财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试述中国县级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思路论文_第4页
财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试述中国县级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思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试述中国县级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思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财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试述中国县级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思路论文摘要:建国60年来,县级财政制度变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3年以前以“财政包干”为主;1994年以后比照中央与省级的分税制实行了分税的模式;2003农业税制度改革以后开始实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的体制调整,我们在考察县级财政历史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县级财政制度改革的倡议。关键词:县级财政;财政体制;分税制;省直管县;乡财县管1000-2529(2010)05-0108-04县级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和最稳定的政府级次,它在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无

2、可替代的作用。从地方财政运转的总体情况看,县级财政是具有财政运转能力的最低政府级次,处于财政收入的最初端和财政支出的最末端。本文考察了建国后我国县级财政制度历史变迁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县级财政制度在各阶段存在的主要理由,提出了今后县级财政制度改革的政策倡议。一、分税制以前县级财政体制的演变:1953—1993年1953年之前,县一级还没有建立较为独立的财政,列入省财政内,县级政府仅可以随同国家公粮征收不超过15%的地方税附加。1953年,县级财政正式独立,随后县级财政体制伴随着国家财政体制的演变而发展变化。分税制之前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3、第一阶段(1953-1978):“统收统支,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建国以后,地方政府有不断扩大财力和财权的需要。1953年成立了县一级财政,此时的县级财政虽有一定的收入和支出的范围,但总体说,县级财政十分薄弱。1958年中央对地方财政实行了放权改革,县级财政有了明确的收入来源,县一级的财政实力有所增强。1959年中央开始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管理体制。这一年的财政改革的基本方针,一直执行到1970年,这期间县级财政的管理体制基本没有大的变化。1971年财政部实施了“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节余留用,一年一定”的财政收支包干政策,

4、该项政策扩大了县级财政收支的范围。1975年,中央提出“收入按固定比例分成,超收部分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的办法,对保证县级财政的必要支出起了较好的作用。1976,1979再次实行了“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财政体制,保留了县级财政在固定比例分成时的既得利益。2•第二阶段(1980—1983):“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1980年,国务院确立了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主要做法是以1979年的收人数为基数,收入大于支出的,多余部分按比例上缴;支出大于收入的,不足部分由中央从工商税收中确定一定的比例进行调剂;个别地方仍不足的,中央给予定额补助。19

5、80年的财政体制是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设计的,它第一次承认了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利益和地位,这是走向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一步。3•笫三阶段(1983-1993):“财政包干”的财政体制1983年实行了“划分税种、分级包T"的财政体制的改革,体现了财政分权的思想。改革后县级政府的固定收入有:县级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所得税、农牧业税;集市交易税;契税;县级包干企业收入、县级经营的粮食、供销、外贸企业的亏损;尚未开征的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等。支出方面包括:县级基本建设支出;县级企业的挖潜改造资金;支援农业支出;维护建设费以及地方的农林水利

6、事业费、工业、交通、商业部门事业费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支出等。1988年实行了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等6种不同的财政包干体制。各省和各县政府采取逐个谈判、逐个落实的办法相应在地方财政之间进行了财政的包干。“财政包干”的体制一直执行到1993年。二、分税制改革以后的县级财政制度:1994—2002年1.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省级以下财政体制简介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从制度上规范了中央和省级的财政关系、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但分税制改革对于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之

7、间的财权与事权没有明确规定。在省及以下政府之间,上一级政府尽可能的上收财权,下放事权。分税制改革后,按照集中财力的方式,省以下财政体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的模式。一是分税加共享;二是分税加增量提成;三是分税加共享和增量提成;四是分税加增长分成。但无论何种模式都无一例外地造成了县级财政困难的局面。2.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县级财政的影响(1)分税制改革后,县级财政更加困难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各级政府财力发生变化。其一,从中央到县乡财政中,层级最低的县乡支出比重达30%,高于省级和地级财政的比重。其二,分税制改革降低了地方政府收入的比重,由此产生了地方

8、财政的收不抵支,必须依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尤其是县乡财政的收入下降较大,从1993年的29.2%下降到2002年的18.7%,说明分税制对县乡财政的影响最大。…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