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涝区沙滘排涝站设计及地基处理

浅议涝区沙滘排涝站设计及地基处理

ID:33975988

大小:66.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2

浅议涝区沙滘排涝站设计及地基处理_第1页
浅议涝区沙滘排涝站设计及地基处理_第2页
浅议涝区沙滘排涝站设计及地基处理_第3页
浅议涝区沙滘排涝站设计及地基处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涝区沙滘排涝站设计及地基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涝区沙港排涝站设计及地基处理摘要:结合广东省万江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了万江区形成涝区的原因:河道出口无水闸或排站、降水时间集中、土壤黏性大透水性较小、地势东高西低、防涝工程设施缺乏等特点。针对实际特点,结合涝区所处的经济地位及发展前景、水位流量,笔者创造性提出了建立沙洛排站的防涝措施,以供同仁参考之用。关键词:涝区成因;排站建立;设计内容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1涝区简介万江区常住人口为25万人,大力发展内外源经济,形成了以电子电器、纺织服装、造纸和纸类制品、五金塑胶等为支柱行业的工业体系。由于在洪水期间,受

2、到外江水位的顶托造成洪水倒灌,使围内地面受淹,影响该地区的生产发展和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因此加快涝区的治理步伐已是迫在眉睫。2涝区成因与沙洛排站建立背景万江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温暖,气候湿润,阳光充足,雨量丰沛的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1788.5mm,最多年降雨量2394.9mm(1981年),最少年降雨量972.2mm(1963年),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3%,雨量分布呈“双峰型”。同时万江区内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有6个河道出口,目前已建有水闸的河口有3个,分别为流涌尾水闸、连步桥水闸和上基村水闸

3、,区内无排站。由于雨水集中,因部分河道出口无水闸或排站等水利工程,洪水期由于受到外江水位的顶托造成洪水倒灌,使围内地面受淹,因此建立沙洛排站是有必要的。3沙沼排站的工程规模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T50285-97),修建在河流、湖泊或平原水库边的堤身式泵站,其建筑物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堤坝现有防洪标准。万江堤防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因此沙洛排站建筑物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标准,根据专家组专项研究与讨论,结合涝区所处的经济地位及发展前an景,沙洛排站排涝标准确定为20年一遇24h暴雨一日排出基本不成灾。沙悟排站工程主要包括:主

4、泵房,内装3台水泵电机组;自排闸,单孔,净宽4m;进出水口建筑物等。4沙洛排站的设计内容4.1暴雨设计4.2洪水设计设计洪水采用净雨法进行计算,采用《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暴雨时程分配表中珠江三角洲最大24小时雨型分配比例,用6小时、24小时长包短设计暴雨控制,并根据区内的下垫面条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将设计■■■雨过程折算为设计洪水过程。4.5流量确定与排站调度原则根据《万江区排涝规划报告》,大汾内河道统一清淤到O.Orn,河道宽度维持现状不变,根据用地规划,沙洛排站控制区内用地大部分为建设用地,由此确定当设计水位为1.

5、75m时,总可调蓄涌容3.52万m3,总涌容4.88万m3。根据20年一遇标准的洪水过程和排站特征水位,计算得沙洛排站抽排流量为19.Im3/so洪水刚来临时充分利用河道的涌容,当水位达到0.8m时开机抽排,并迅速将水位降到0.5叫之后来多少排多少,维持水位在停机水位,当来水大于抽排能力时,排站满负荷运行,控制水位在最高运行水位,降雨结束后继续抽排直至水位达到停机水位,以迎接下一次洪水的到来。5地基处理设计5.1水泥搅拌桩方案5.2灌注钻孔桩方案Ra为3223KN,满足荷载要求。5.3高压旋喷桩方案5.4基础换填方案该方案采用基础换

6、填,地基淤泥层厚为2.8m,换填厚度通常根据规范为1.6〜3.3m,其采用粗砂作为换填材料,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开挖深度与范围过大,对周围的建筑物影响过大,引起周围土体的沉降,因此该方案不予考虑。综合考虑上述方案,并根据工程的实际运行条件,高压旋喷桩方案在本工程泵房地基处理优点突出,且工程整体造价较为适中,选择高压旋喷桩基础方案是科学与合理的。结语综上所述,万江区排涝站已通水试验成功,整体运行正常,在蓄洪抗洪方面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有效地捍卫了当地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未发现土体的沉降与其他问题,表明在该工程设计方案是

7、科学合理的,在缩短工期的情况下节省一定的工程造价,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桩效果,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参考文献[1]黄松联,邹林甫•有蓄涝容积的排涝站设计排涝流量的简化计算[J].江西水利科技,2000,26(3):167-170.[2]龙少林•新城区排涝站泵房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J].人民珠江,2012,33(2):36-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