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

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

ID:33995959

大小:3.92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3-03

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姓名:张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医内科学指导教师:檀金川201203中文摘要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营养不良是+终末期肾病(ESRD)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常见的重要并发症。经研究表明,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I--ID),患者中发病率为23%'--76%,其中约6%'--8%

2、严重营养不良¨.2),严重营养不良增加了MHD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不良的患者不仅免疫功能降低,贫血加重,还常常发生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的并发症,如何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率,今后将是肾内科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止和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与尿毒症所致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代谢和内分泌紊乱、消化系统症状、血清瘦素水平增高、持续存j。在的代谢性酸中毒、炎症反

3、应等因素有关,从目前的相关研究中可得知,配合中药治疗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症状有一定疗效,且相对廉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从中医药领域中寻找新的突破点具有重大意义,前景十分广阔。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是导师根据本病的中医病机特点而创立的,初‘步临床观察有明显疗效。本课题目的在于通过详细、完整的临床观察来明确其疗效,推测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开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规律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但不予

4、中药治疗。治疗组口服健脾益肾、和胃降浊方(基本方:党参129、黄芪209、白术159..一.陈皮129,当归129、土茯苓159、砂仁129、大黄99、丹参159等)。加减:气虚加山药、扁豆;阴虚加熟地、龟板;阳虚加肉苁蓉、杜仲、菟丝子;阴阳两虚加山茱萸、肉桂、干姜;气阴两虚加枸杞子、黄精、女贞子。每日一剂,水煎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律血液透析,3次中文摘要。/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3000U/次,皮下注射,2次/周。优质蛋白饮食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

5、、体重、原发病、病程、。HD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I冲)、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内源性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红蛋白(H曲)、红细胞压积(Hct)、残余肾功能(砌强'、。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营养不良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并做出疗效评价。.结果:。‘l用药2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比用药前明显减少,但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十分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

6、显著性差异(pO.05)。由图表l中可见治疗组营养不良治疗后中医症状明显好转,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用药前Alb、P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24周后对照组Alb、PA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o.05),但治疗组Alb、P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

7、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0治疗2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s.CRP同时较用药前下降(Po.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gb、HCt同时较用药前上升.(P

8、、Scr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是和治疗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患者治疗24周后BUN、Scr较治疗前下降,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4周后RRF均有所.下降,但对照组患者RRF较治疗组下降明显,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