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

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

ID:34002005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3

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_第1页
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_第2页
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_第3页
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_第4页
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伊焕章最近和几位文友聊起绥滨县作者文学创作遇到的一些问题,大家普遍感到自己在文学创作上很难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普遍遇到了“瓶颈”障碍,感觉很苦恼,写不出超越自己以前的作品,局限在原来的水平上,好像被什么绳索束缚着,甚至停滞不前,不知从那些方面进行突破,才能在文学创作上有所进步。不少作者想让我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确实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文学创作问题,向来是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事情,对于我这个才疏学浅而且在文学创作上没有什么造诣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不敢妄加评论,怕误导作者。在一些文友一再要求下,就文学创作如何突破问题

2、谈点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在体裁的延伸上进行拓展从我县作者的文学作品看,从体裁上划分主要分三大类——小说、散文和诗词,当然还有戏剧,不过能写的人较少。我们的文学期刊《奥里米文艺》也是发表这三类体裁作品。...现在从文化市场需求看,从老百姓对文学作品喜闻乐见方面看,主要欢迎电视剧、流行歌曲以及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方面的作品。所以我们的作者不能不考虑这些需求,在文学体裁上向前延伸和拓展一下。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不是放弃小说、散文和诗词的创作,而是说在原来创作的基础上,向新的文学体裁探索一番。例如写小说的作者,可以向电视剧剧本

3、创作上发展,或者在小说中植入电视剧的原素,争取达到改编电视剧的要求,因为好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都改编自优秀的长篇小说。写散文的作者向报告文学上发展,亦可写写历史纪实和人物传记。写诗词的作者可以向歌词创作上拓展,电视台的好多节目和各种文艺演出,都需要生活气息浓郁、感情真挚、动人心弦的好歌曲。写诗词的作者从事歌词创作,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何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歌词创作上有所突破呢?在和部分作者交流中,以上意见我已提出过,他们认为我的意见值得考虑,这也是在文学创作上进行突破的一个途径。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善于驾驭的文学体裁,选

4、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在文学创作上实现一次跨越。在题材的丰富上进行扩充从目前我县作者文学作品的题材内容看,作品题材内容不够广泛,小说题材的内容往往局限在婚恋...和农村生活方面,散文题材的内容往往局限在亲情和个人感悟方面,诗词题材的内容往往局限在政治抒情和自然风景方面。为了提高文学作品的重量,增强可读性,因此,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充文学作品题材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为我们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飞翔驰骋的广阔空间。因此,许许多多的新生事物、历史事件、社会发展都需要我们用文学作品进行

5、及时正确的反映。在文学作品题材的内容上,可以结合我县历史和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我县历史悠久,富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这些内容丰富鲜活的题材,为我们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例如涉及县史方面的奥里米文化、垦荒文化、知青文化等等;再如当代人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治理蜿蜒河和抗洪抢险救灾等重大历史事件;又如反映我县改革开放30余年发生的沧桑巨变等;亦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事物和新现象,包括一些小人物的命运,比如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农村进城陪读的...群

6、体、新型农民等,还有涉及家庭伦理道德方面的,都可以纳入文学创作的内容,大胆进行创作,不要畏首畏尾,不敢涉足。上述这些方面题材的内容都应该在我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予以反映。这就需要我们作者具有满腔的热情、广阔的视野、生动的笔触,才能捕捉到时代的脉搏、精彩的瞬间,才能更好地讴歌我们伟大的时代和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群众。在语言的艺术上进行提升大家都明确: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真正含义。语言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说,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

7、们既然爱好文学和从事创作,就必须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掌握其基本功。提升语言基本功有多种多样的渠道,古为今用,学习古人有生命且精华的语言;外为中用,汲取外国语言中的养分;为我所用,学习劳动人民的语言。我这里主要说说学习人民群众语言的问题。认真学习人民群众语言,不仅是丰富文学语言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实现文学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必不可少的环节。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就要长期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中,甘心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熟悉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同时熟悉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语言。在我县众多文学作者中,杜芳散文作

8、品中的语言,朴实生动,别具特色,近乎农民的一些口语。写压井水:“于是我就是一头蒙眼儿上了磨道的驴。”说明时间过得快:“日子是两脚不沾地儿地向前奔哪。”...这与她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在农村生活有关。她熟悉劳动人民的语言,从中加以提炼升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