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惩罚的方法

代替惩罚的方法

ID:34015016

大小:22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3

代替惩罚的方法_第1页
代替惩罚的方法_第2页
代替惩罚的方法_第3页
代替惩罚的方法_第4页
代替惩罚的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代替惩罚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代替惩罚的方法⊙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当孩子屡教不改时,家长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惩罚剥夺了孩子对错识的内心反思在我们使用新的技巧和孩子沟通时,有没有发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放弃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容易。  一些家长经常告诉我们,即使参加了这样的培训

2、,他们仍然在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这让他们很沮丧。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事实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进步,它是改变的开始。  也有很多次,当我说他们做“对”的事情的时候,好像并不管用。他们不当回事儿,甚至反抗我。这时候,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惩罚。  问题1:是什么触发家长惩罚他们的孩子?  情景I                          情景Ⅱ                          问题2:你认为受罚的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情景I          

3、                情景Ⅱ                          究竟惩罚还是不惩罚?惩罚会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议、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然而,他们仍然担心:  “如果我放弃惩罚,岂不是让孩子来掌控一切了?”  “我担心没了管教他的最后一招,让我对他无能为力。”  我理解他们的担忧,也问过吉诺特博士:“为什么会认为惩罚一个不听管教的孩子是应该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让他们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  他回答说,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

4、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我接着问:“如果孩子继续违抗你,这时候,可以惩罚吗?”  吉诺特博士说,问题在于,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观点(惩罚不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对我来说非常新鲜。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图)现

5、在,花一些时间想想,在刚才的情景中,家长该怎样处理?  1.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不用惩罚)来应对超市里的那个孩子?  2.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不用惩罚)来应对那个拿走爸爸工具又不归还的孩子?  我总是惊讶于家长们的智慧和灵感。一小会儿安静的时间,就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请看下面来自一个小组的建议:  ⊙妈妈和孩子可以在家里,用一些小道具,排练一下在超市里购物的过程。在演练当中,妈妈可以教给孩子,在超市里购物的一些行为规范。  ⊙他们可以一起读一本简单的图画书《杰妮去超市》。书里介绍了,在购物小组里

6、,杰妮作为活跃分子,主要负责帮助推车、装货、卸货、整理货物。或者,杰妮在妈妈的帮助下,负责找到购物清单(用文字或图画表示)所列的东西,并负责把他们放进购物车。  ⊙爸爸和儿子可以建立一套类似图书馆的系统,每次借用的时候,检查每样工具,并保证归还。  ⊙爸爸可以在儿子生日的时候,送他一套初学者工具,这样,他就知道爱惜自己的工具了。  注意,所有这些建议,重点都在预防。如果我们每次都能防患于未然,那就太好了。但有时候,我们没有预见到,或者我们没有精力去做的时候,下面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  代替惩

7、罚的七个技巧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表明你的期望。  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假如孩子还不听话,妈妈不得不离开超市,接下来该怎么办?第二天,不用再说教,也不用长篇大论,让他经历行为不当带来的自然后果。关于惩罚的问题1.对不会说话的孩子,当他去摸不能摸的东西时,是不是可以打他的小手?  孩子不会说话不意味着他不会听或者不理解。小孩子每一分钟都在学习。问题是,他

8、在学什么?家长可以选择:重复打他的手,让他知道,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要打手;或者像对待一个有自尊的大人一样,给他现在和以后都有用的提示。抱走孩子(或挪走东西)的时候,可以平静但清楚地告诉他:  “刀子不能舔,你可以舔勺子。”  “这个小瓷狗会摔碎的,毛绒狗摔不坏。”  可以多次重复这样的提示,重复提示和重复打手所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  2.惩罚和承受自然结果有什么不同?只是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吗?  惩罚是为了教训孩子,故意剥夺他们的时间或者追加他们的痛苦。承受自然后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