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ID:34035566

大小:2.63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3-03

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1页
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2页
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3页
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4页
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农业人学2008屈硕'J:学位论文第1章文献综述1合浦珠母贝简介及其研究现状1.1合浦珠母贝简介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又称马氏珠母贝,隶属于珍珠贝目(Pterioida),珍珠贝科(Pteriidae),珠母贝属(Pinctada),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日本、印度以及澳大利亚沿海,是世界上用于生产海水珍珠的最主要贝类,所产珍珠即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南珠。除产珠外,贝肉可鲜食,肉味极佳,珍珠是名贵装饰品,贝壳可加工成珍珠粉,入药治病,因此合浦珠母贝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1.2合浦珠母贝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以前关于合浦珠母贝的研究主

2、要集中在人工繁殖(张国范,1984;蒙钊美等,1996)、插核育珠(蒙钊美,1983)、幼贝摄食(黎辉等,1997)、遗传育种(王爱民等,2003a)、精子生物学(喻达辉等,1998,1999a,1999b,1999c)、病害防治方面(姜卫国,1984)。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很多学者开展了合浦珠母贝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喻达辉和朱嘉濠(2005)对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合浦珠母贝的1TS2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理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都较小,且相互重叠,从基因型数据看,3个群体既有各自独立的基因型,也有共享基因型。但3个群体没有各自独有的突变位点,

3、说明3个地理种群既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又具有高度的遗传一致性,即亲缘关系很近。苏天凤等(2002)利用RAPD技术检测了不同地理种群合浦珠母贝基因组DNA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广西种群与广东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海南种群亲缘关系较远。杜晓东等(2000)曾利用RAPD标记对合浦珠母贝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王爱民等(2003b)运用RAPD技术研究表明,合浦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间杂交能够增加子代的遗传多态性。YuandChu(2006)用AFLP技术研究了我国大亚湾、北部湾、三亚以及日本和澳大利亚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合浦珠母贝的遗传差异,产生的多态性比较高(91.8.97

4、.3%),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低(GsT:0.0079—0.0404)。凌立等(2006)对合浦珠母贝B一2肌动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RT.PCR方法克隆鉴定了合曲妮妮:合浦珠母儿微一卫星DNA标记分离oj遗传多样性研究浦珠母贝肌动蛋白同源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相应同源片段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黄桂菊等(2007)进行了合浦珠母贝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获得cDNA全长序歹lJ2365bp,同源性分析表明,合浦珠母贝hsp70的氨基酸序列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等双壳贝类的相似性高达86%以上。佟广香等(

5、2007)用磁珠富集法进行了马氏珠母贝的微卫星分离研究,得到8个多态位点。1.2.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合浦珠母贝的研究较多的是日本。他们除了人工繁殖和插核育珠方面的研究外,还较早的开展了人工选育方面的研究(wadaandKomaru,1990,1994a,1994b)。在微卫星分离及遗传多样性方面,Evansetal(2006)进行了大珠母贝基因组微卫星分离研究,得到6个多态标记;Herbingeretal(2006)进行了珠母贝的基因组微卫星分离研究,得到10个多态标记。2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分离方法自1989年微卫星标记报道以来(LittandLuty,1989;Tautz,

6、1989;WeberandMay,1989),由于其高度多态性和共显性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其分离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改进,常见的分离方法有以下几种。2.1小片段DNA克隆法小片段DNA克隆法(smallDNAfragmentscloning)的基本原理是构建目标生物基因组小片段DNA文库,通过杂交筛选出含有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首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充分消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选取400—900bp片段克隆,构建基因组文库。然后将重组克隆转移到杂交膜上,采用P32标记的重复序列探针如(AT)。进行杂交,放射自显影,获得阳性克隆、测序,设计PCR弓]物并进行扩增筛选。鲁翠云等(200

7、5)利用上述方法从鳙鱼文库中筛选6000个菌落,获得阳性克隆99个,75个含有微卫星序列。2.2富集文库法2.2.1引物延伸富集法引物延伸富集法就是将酶切后的DNA选择片段重组入噬菌体载体中,建立单链DNA文库,然后以单链DNA为模板,含微卫星序列的寡核苷酸为PCRiJJ物,进行引2华中农业大学2008届硕L学位论文物伸长反应,获得富含目标微卫星的双链产物。利用此方法,SekinoandSara(2001a,2003)相继分离了日本盘鲍(Haliotisdiscusdiscus)和太平洋牡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