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ID:34068649

大小:59.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1页
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2页
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3页
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4页
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学论文试谈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刘娟(江西萍乡学院,江西萍乡337055)摘要: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享受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其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词:音乐教育;特征;性质;表现形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87-02一、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音

2、乐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享受音乐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1.听觉的艺术。听觉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听,而是通过音乐形成情景,并作用于人本身。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千古名作“琵琶行”中就对聆听琵琶之音有着极好的描写,“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听同身受,广为传诵;在“论语”中也有关于听觉艺术的记载: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些都说明音乐的美感是通过听觉体验产生的印象与意境,这样的印象与意境使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有了感性的知觉。2.情感的艺术。听觉较之视觉能更直接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震撼人的心灵。文

3、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他在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中听到了俄罗斯最底层的声音。这让人不禁潸然泪下。音乐是擅于抒发情感、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音乐教育也比其他的教育形式更能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3.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音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对社会现实情感的一种表达。它既是抒发情感体验的艺术形式,又是人类意识的一种表达方式。音乐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具有再现性和表现性,虽然有“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说法,但音乐归根结底是人类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反映,音乐教育也因此成为具有社会现实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引导

4、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二、音乐教育的性质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他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素质教育培养中,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学科也有着很多共同的属性,首先都是以人作为培养对象;其次都具有一定的上层建筑属性;再者也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同时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也有其独特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和审美教育上,这也是奠定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地位的表现。1.音乐教育以人为本。目前的高校受教者,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找到音乐的本质。音乐教育并不只是教给学生学习,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做一个能动的人。德国音乐教

5、育家卡尔·奥尔夫曾经说过,音乐始于自身,人们对音乐的亲和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且生产活动也离不开音乐。音乐教导人们劳动、抒情;音乐帮助人们找对象、敬鬼神;不管是学者还是艺人,也不管成绩优秀或是一般的高校学生,他们都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得益于音乐。因此音乐教育更多地重视以人为本,从人类的本质出发,培养音乐感,认识音乐,借助于音乐培养自身修养。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艺术一样,也是一种人类的本性艺术,众多的史诗中也有证明这一点。音乐艺术是一种抒情的艺术,人的感情是十分敏感的,大学正是学生感情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阶段。通过音乐教育,高校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感情培养,把对自己的感情

6、延伸到对人类和自然中来。这也是在鉴赏音乐中审美的抒发,是通过音乐教育而带来的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音乐教育的功能也可以通过情绪感染来实现,人们可以从音乐的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产生关于认识和道德的力量。音乐活动来自于人的喜怒哀乐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但它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它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2.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中也有极多的非审美因素,比如道德、政治等,但这些表现形式也都是寓于意向,能够通过审美过程将其表现出来。鲁迅曾经说过,虽然享受美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它的功能,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将其寻找出来,美学具有特殊性,它是如此直接又让人偷乐,

7、如果美的功能无法发现,那么它也不见得美了。由此可以说明审美是艺术教育的核心表现。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也有提到,艺术不是买卖,没有任何非艺术的目的,它就是那样为审美而存在的,音乐之美在于心灵、情感和思想,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将其替代,因而构成了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有特殊价值的行为方式与理论命题。音乐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教育,在学习和鉴赏音乐的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是为了教会学生聆听、表演和创作。这与必要的音乐训练是无法分开的,如果离开了技术训练,那么音乐教育所肩负的任务就很难完成。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享受艺术,那么你本身就应该具备艺术修养

8、,这与音乐教育的本质也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