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

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

ID:34079792

大小:5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2

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_第1页
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_第2页
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_第3页
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_第4页
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第3期No.3,2013(总第38期)EXAMINATIONSRESEARCHGeneralNo.38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吕小琴[摘要]商籍设立于明末,清承明制,并普及到全国各大盐场。明清商籍设立之初衷为方便远在他乡的盐商子弟参加科举应试,确保他们的科举权利。但因商籍设立与盐业资本之间的密切关系,商籍管理事实上赋予了盐商子弟一种科举特权。这样,商籍制度从设立伊始便具有二重属性:一为科举公平,一为政治交易。商籍管理的特权性质造成清代不断有人假冒商籍参加科举考试。为此,清政府逐步完善了商籍管理的各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科举考试的正常

2、秩序。[关键词]明清;盐商子弟;科举应试;商籍管理[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654(2013)03-086-005明清商籍制度设立之初衷为方便远在他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1]乡的盐商子弟参加科举应试,确保科举公平。或盐,……,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再但因商籍设立与盐业资本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乾隆初年,业盐长芦的西商王太来“家产[2]商籍制度在对象范围、学额及解额分配、另编现银一千七百万有奇”。及至清乾嘉时卤卷等具体的制度设计上赋予了盐商子弟一期,萃集于邗上的山西、陕西、徽州商人,蓄资[3]种事实

3、上的科举特权。商籍管理的特权性质以七八千万计。而盐商所纳盐税亦成为导致清代不断有人冒充商籍参加科举考试。明清王朝政权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明代针对这种现象,清政府逐步完善了商籍管理财赋岁入四百万两,“半属民赋,其半则取给[4]的各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科举考试于盐策”。清初亦然,“盐筴之为额供也,[5]的正常秩序。居赋税之半”。与盐业资本之壮大及其对王朝政权财政上的巨大贡献相比,异地盐商一、明清盐业资本与商籍制度的设立子弟在科举应试中却经历了众多波折。明清科举应试严格要求参加者于每级考明清盐业资本发展迅速,财力甚为强大。试时必须填报籍贯,规定不得异籍、

4、异贯应如明万历年间,“新安大贾,渔盐为业,藏镪考,否则以“冒籍”论处。但是,随着商品经作者简介吕小琴,副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东南沿海盐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08JJD840189)部分成果。—86—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人口返回应试,路远费多,亦往往思就近考试,以图简原籍赴考路远费多,实属不便。作为流动人便,此冒籍之所由来也。然外籍之人多取一口中异常活跃的盐商,在国家实行“开中折名,即本籍之人少取一名,与本籍不利,且妨[11]色

5、”纳银于运司后,麇集于盐业集中地,其中碍学额”。科举名额之争使异地盐商子弟相当一部分盐商在侨居地积极购置产业,建亦很难顺利附侨居地籍,因而盐商通过附籍筑房屋,营造坟地,选配婚姻,长期定居,以致解决子弟应试的办法亦难奏效。被认为“与土著世产者非有别也”。然而,盐在既有制度难以妥善安排异地盐商子弟商异地经商的生活不但造成盐商子弟回乡应科举应试的情况下,明清时期制定实施商籍试的不便,而且使他们返回故里应试时遭受制度对异地盐商子弟的科举活动进行管理。商籍是一种异地盐商子弟参加科举应试的资乡人的指责,“谓其言语不相通,面貌不相[12,13][6]格凭籍。“商籍”最早

6、于万历十三年在习,又无产业可考……群以冒籍攻击之”。两淮设立。万历二十八年在徽人吴宪、汪文面对这种困境,明清时期盐商子弟亦可通过演的倡议和巡盐御史叶永盛的支持下,两浙附籍制度获得在侨居地入学应试的资格。如也设立了“商籍”。明清鼎革,清廷不但保留明嘉靖四十年,“两浙纲商蒋恩等为商人子商籍,还将之推广到其他盐区。如顺治十一弟有志上进,比照河东运学事例具呈,巡盐御年长芦、山东、山西、陕西等盐区亦确立儒童史鄢懋卿批提学道议允行。运司录送,附民[14][7]学额,开设“商籍”。至雍正时期广设“商籍收考”。再如清康熙朝也规定:“凡民之籍”,广东、天津、宁夏等盐区也相继

7、设立。著籍……必察其祖籍。如人户于寄居之地置咸丰八年朝廷令四川省犍为、乐山、富顺、荣有坟庐逾二十年者,准入籍出仕,令声明祖籍四县设立商学,取进商籍文童。各地商籍的回避。倘本身已故,子孙于他省有田土丁粮,取进名额及选贡如下:直隶商籍额进八名,廪[8]愿附入籍者,听”。但由上可知,申请附籍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属天津府的条件很严格,必须是在侨居地居住二十年学兼管;江南商籍额进十四名,拨扬州府学,并置有田产、坟庐的流动人口,方可申请附入廪增无额,与民籍凭文考补;浙江商籍额进五当地户籍。而且由于分配到各地的学额和解十名,内拨杭州府学二十名,仁和县学十五额

8、(“学额”指府、州、县各级官学录取生员的名,钱塘县学十五名,廪增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