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未来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案

ID:34080289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宇宙的未来教案_第1页
宇宙的未来教案_第2页
宇宙的未来教案_第3页
宇宙的未来教案_第4页
宇宙的未来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宇宙的未来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宇宙的未来》教案陈宗兵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本文中作者对宇宙未来预测的观点和依据。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3.掌握从文章语段中寻找重要信息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和互动探究来了解文章内容。2.先浏览文章,后细品文意,再深入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2.学习霍金面对难题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念,树立良好的科学观。一、知识储备一、作者:斯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63年,霍金经

2、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被确诊患病已30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霍金现

3、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二、注音:模棱(léng)两可扑棱(lēng)一声混混(hùn)沌沌混(hún)水摸鱼坍缩(tān)彤云(tóng)狭隘(ài)尴尬(gāngà)三昧(mèi)诘问(jié)告罄(qìng)迄今(qì)二、自主探究1、通读全文划分层次,写出起止段落和层意:第一部分(1—6):开门见山,直揭主题,总起全文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写巫师、牧师、宗教狂热者等非科学家们对未来的妄测,反衬科学家观测的可靠性第二部分(7—13):说明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科学家可以对宇宙作可靠的预言第三部分(14—

4、25):说明宇宙未来是坍缩还是膨胀,要看它的密度是大于还是小于临界值,而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是要弄清宇宙的平均密度是多少,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第四部分(26):总结全文,再次阐明对宇宙未来的认识态度2、总结文章主旨:5/5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的预言,然后过渡到自己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就会在大挤压处

5、终结。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所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作者预测了宇宙的两种结局:或者永远膨胀,或者停止膨胀开始收缩,并最终坍缩成一点。三、合作学习1、作者演讲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却先讲了许多历史故事,这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认为这是“跑题”了还是与话题有关联?明确:如同中国古代说书人先讲一段别的故事以引起正题一样,这篇讲演先从古代的先知和女巫谈起,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起到了引出话题的作用。作者敢于更次那些古代预言家,正是代表科学界表明了一种自信,因为科学的预言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是可以用科学原理加以

6、说明的。所以说,“讲史”是为了“衬今”,不是“跑题”,而是与话题相关的。2.根据作者的论述,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是什么?作者又列举了哪两种假说,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答: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提炼出作者所论证的一些观点及论据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有两个“一个来自于螺旋星系”,如果没有暗物质的引力作用,这些旋转的星系早就被甩开了“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这些星系团“成团地集中在一起”,其中个别星系运动速度非常高,若不是存在暗物质,“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作者在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时,列举了两种假说一是“

7、人择原理”:可能存在多个宇宙,只有那些接近临界密度的宇宙,才有我们这些“智慧生物”去问这个问题二是“暴涨理论”:宇宙可能从一个微小的尺度暴涨到我们现在的临界状态3、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常常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事理。下列两个比喻句各自说明了什么道理?(1)“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明确:用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即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2)“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

8、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生命。”明确: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后,并不是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