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硅的湿法腐蚀特性仿真与制作微折射结构

基于硅的湿法腐蚀特性仿真与制作微折射结构

ID:34087458

大小:5.42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3-03

基于硅的湿法腐蚀特性仿真与制作微折射结构_第1页
基于硅的湿法腐蚀特性仿真与制作微折射结构_第2页
基于硅的湿法腐蚀特性仿真与制作微折射结构_第3页
基于硅的湿法腐蚀特性仿真与制作微折射结构_第4页
基于硅的湿法腐蚀特性仿真与制作微折射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硅的湿法腐蚀特性仿真与制作微折射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随着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光学结构的制作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硅各向异性腐蚀技术,是MEMS技术的核心工艺之一,也是制作三维微光学结构的重要技术和加工手段,近年来在MEMS领域掀起了[2]对硅各向异性腐蚀技术研究的热潮,并且在各个应用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MEMS已经在工业、农业、信息、交通、国防、航空航天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3]应用前景。一般来说,MEMS的基本特征包括:微型化、以硅基为主、规模化、低成本、[4]集成化和多学科交叉等。硅各向异性腐

2、蚀技术完全符合上述特征。首先,此技术加工的微器件的精度一般可被控制在微米量级,尺寸小、重量轻,并且具有功耗低、响应时间短等特点;其次,此加工流程成本低廉、重复性好,一旦确定参数便可以大批量生产,并且具有生产周期短、一致性好等特点;最后,此技术加工的器件可[5]以方便的阵列化、集成化,并且有较高的稳定性。所以,通过对硅各向异性腐蚀技术的研究,对MEMS器件的制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单晶硅的各向异性腐蚀的特性,可以在硅衬底的表面上制作多种复杂轮廓[6]的三维结构。但是,由于这些微结构通常是在微米、纳米尺度上,使得传统的加工过程难以控制,加工结果也不容易直观的进行观测,且传统的加工过程

3、较繁琐,需要反复的观察和修改,致使研发周期很长。另外,越来越复杂的微结构需求使得设[7]计难度也越来越高,对高效的计算和仿真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学科纷纷与计算机相结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于硅各向异性腐蚀加工过程,同样可以以计算机为载体,开发一套系统,进行各种计算和仿真。对于这个工艺,最重要的是对流程中的各种计算过程、各种中间结果,以及最终结果的输出引入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模拟,以此达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实现批量化生产的目的。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本课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研究硅各向异性腐蚀的的机理,以及半导体技术的工艺流程,

4、然后结合计算机编程技术,对硅各向异性腐蚀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腐蚀时间、腐蚀溶液浓度和温度等条件的控制,可以模拟多种三维轮廓,并输出最终结果图。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可以达到对实验结果进行快速直观的模拟和观测,对腐蚀条件和参数进行快速的计算和输出,对多种复杂轮廓进行最优匹配的目的。较之传统的方法,这种开发流程不仅缩短了开发时间,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对结果的控制更加直观和精确。所以,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使得微光学结构的制作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2微光学结构制作技术的发展1.2.1微光学结构[8]微光学是一门由多门前沿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随着微电子工业

5、技术相关研究的不断突破,微光学日渐成为一门国际上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微光学结构,是指在面型精度上,可以达到微米亚微米尺度;在表面粗糙度[9]上,可以达到纳米量级的各种对称、非对称、球面、非球面的光学曲面结构。这些光学曲面可以分为回转非球面和非回转非球面。回转非球面有回转轴,例如凹透镜、抛物面、渐开面等。非回转非球面没有任何对称轴,例如复杂波前曲面、Zernike像差方程曲面等。1.2.2微光学结构的应用微光学结构具有质量轻、体积小以及造价低廉等优点,并且与普通光学结构相比,它容易实现集成、阵列、成像以及波面转换等新功能,因此微光学结构日益成[10]为小型微电子系统制造中的关键元件

6、。如今,系统小型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微光学结构已经在几乎所有的应用工程领域中,无论是普通的工业领域,还是高精尖的国防科技领域,都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军事应用方面,上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研制生产的军用光学系统,如各种变焦镜头、热成像装置、红外扫描装置、激光装置、微光夜视头盔和导弹引导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头等,都已经程度不同地应用了非球面光学器件。在民用领域,多种光电成像系统也都大量使用了自由非球面器件,例如飞机中的飞行信息显示系统,摄像机中的[12]取景装置和变焦镜头,医疗诊断中的内窥镜、间接眼底镜以及渐进镜等。1.2.3微光学结构的制作方法微光学结构的

7、应用需求越来越强烈,驱使了对其加工技术的研究进行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开展。目前,已经成熟的现代加工技术有很多,下面举例分别说明并指出存在的缺点。[13]1)光刻技术。由于受视场深度的局限,光刻技术仅适合加工二维结构和深宽比较小的三维结构。[14]2)刻蚀技术。一般所采用牺牲层的刻蚀技术,虽然对准三维加工可以基本实现,但是材料容易产生内应力,对最终的机械性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这种技术所需的设备造价比较昂贵。3)LIGA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具有高准直度特性的X射线光源,通常要利用同步辐射加速器来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