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

ID:34091959

大小:59.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1页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2页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3页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4页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李君良(富阳市郁达夫中学,浙江杭州311400)摘要:现在的初中学牛受社会环境以及网络的影响,出现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自私、自大、自暴自弄等,且社会责任感明显减弱。针对木校在校初中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笔者从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出发来阐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初中学牛一、调查对象笔者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学牛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设计调查问卷,在学校师牛的配合下,对初二年级840名学牛进行了调查。二、调查结果1.行为晶质现在的初中学牛,独生子女居多,并H多数是在“

2、溺爱型”的家庭环境下进入校门的,再加上社会流行的“实惠”“利己”“拜金”等思想的影响,所以“自私”“散漫”“怕艰辛”“集体观念淡薄”等不够好的行为品质也时常在平时的行为举止上反映出来。如对于“看到妈妈在洗衣服,你会过去帮忙吗?”这么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学牛选择A(经常)的仅有11%,选择B(偶尔)的有29%,选择C(从不)的却有60%。对于“看到班级纪律不好被扣分很着急”这个问题,选择A(是的)的有51%,选择B(偶尔)的有26%,而选择C(没感觉)却有23%o还有,笔者通过1、2、3、7、14、15、16等题目的情

3、况调查发现:有10.4%学牛做错事不承认。而且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面对老师的苦口婆心,有的学牛还是依然如故,甚至变木加厉。体现这一些学牛的思想品德素质的薄弱,常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口是心非,没有正义感和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因此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提高教育时效性有重要意义。此外,现在的初中学生也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如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等。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中,学生的一些观点我们教师也经常会有“受教育”的感觉。这是班集体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意味着传统的教师指挥和支配i切的做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

4、我们教师也需要加强学习,加强对学生良性习惯的培养。2•学习习惯在学习习惯方面,有12.8%的学生在平时小组合作学习中从不或很少参与问题的讨论;有9.6%的学生对课外读物从不阅读;9%学生对新知识从不进行提前预习;12.2%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从不复习。上述这些也是造成学困生转化效果差、难度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根据对八(7)班60名学生3个学期的跟踪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平时不良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如下:各种偏差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比例1心理偏差(包括学生的受挫心理,放弃心理等)28%2父母的教育薄弱13%3智力残障(强化生)

5、7%4关注不够13%5学校教育方法不合格20%6其它15%三、原因分析养成教育是指在中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品质、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教育。结合上述调查结论,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学生本身由于社会、家庭及意识等方面的影响而造成的习惯的不良,对班集体建设的冲击大。1•学校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面对社会变革给学生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学校教育多数采用的是冋避、抵制或扼杀,缺少教给学生正确面对的方法,往往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时无所适从。3.教师因素长

6、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势必造成班主任在培养、教育学生上的思想偏差;以分数论英雄是当今社会评价学生的首要法宝。四、寻求对策作为现代教育意义下的初中班主任,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不能采用一般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在本课题操作的过程中,探求依托班级、学校各项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1・营造和谐氛围一个“四真”的氛围,凡是在教师、同学的面前,要做到“说真话、讲真情、守信用、践诺言”。1.树立良好意识树立“敬、静、净、竞”的意识,在教室内墙的四个立柱上

7、,分别让班级的四个小组合作,写上四句话:“敬互相敬重、敬业乐业;静环境安静、行为规范;净干净整洁、心灵洁净;竞敢于竞争、直面未来”,并以此作为班级建设中每个学生的目标。要求学生增强自我意识,规范意识,信用意识,团结意识,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打好基础。3.家校齐抓共建结合学校的活动,与各位课任教师一起合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建立“师生”“家校”“生生”互相沟通的机制,促进他们之间真诚的对话,强化学生“心中有他人”的品格,为自己和对方的和谐成长创建良好的空间。五、措施落实在平吋的班级管理中采用“抓小节、细节”的方法,确

8、定“不得不做”的规矩,落实责任制,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规范意识和团队意识。1•创造氛围完善“他律”倡导“自律”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生长发育不仅与其遗传有着并联,还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一个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和谐教室环境,既能对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的作用,又能“润物细无声”地内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