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教走内涵发展之路

科研兴教走内涵发展之路

ID:34100598

大小:59.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3

科研兴教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1页
科研兴教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2页
科研兴教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3页
科研兴教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4页
科研兴教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研兴教走内涵发展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研兴教走内涵发展之路【中图分类号】TU244.2【文献标识码】B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教育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而必须以提高质量为前提。提高质量的方式不是粗放的,而是走内涵发展之路,立足科研兴教,教育科研是中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一、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有利于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要做好任何工作,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教育工作也是这样,必须遵照教育的客观规律,不能搞主观主义。而中小学教师投入教科研,首先要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正是这些理论体现了一定的教育规律,

2、于是,参与教科研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对照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一旦中小学教师亲自参加这些教育科学的研究,他们就能更好地、亲身体验到教育科学研究所揭示的教育客观规律,进而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教育的质量。(二)有利于教师了解教育发展的趋势,为教育发展服务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来自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它具有时代感、整体观和创造(开拓)性。一个优秀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提出,都存在“适应两个需要”的问题。一是适应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国际教育界目前非常重视知识经济与基础教育关系的研究,这对参加教科研的中小

3、学教师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也要使自己的研究课题同这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相吻合。二是适应我国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当前教育中的问题:“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陈旧,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以教育任务为前提的。如果中小学教师直接参加教育科学研究,从中体会到面对21世纪的挑战,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亲自投身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就能更直接地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为教育发展服务。(三)有利于教师明确教育改革的实质,并为深化教育改革作出贡献教育科学研究,

4、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与基础,这就是“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的来由。引导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改革实验的科学研究,这和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改革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这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要加大力度。这里既有感性认识问题,又有理论问题。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既能使参与者对教改实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能使他们将一定的理论知识带回到教改实践中作出分析,从而使这些中小学教师不仅掌握教育改革的主动权,而且在教育改革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提高教育改革的自觉性,而且也用科学的态度投入教改,从而提高教

5、育改革的质量。(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改变教师的角色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使这个过程中的重大决策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中小学教师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筛选经验、科学论证,实现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这样,这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就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本身角色的模式也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与“学者型”。于是,教师不仅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使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开拓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按照教育科学意识指导教育,使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

6、化、科学化。二、克服困难,增强科研兴教意识当前学校教育科研的现状,迫切需要人们不断更新观念,克服困难。(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部分教师特别是中年以上的教师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理念未能转化为每个教师的实际行动。教学手段单一,全凭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本书,而且教学上仍然存在“一言堂”、“填鸭式”陋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难开展,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限制。(二)教育科研水平不高。当前我市不少学校的教育科研还停留在听听课、评评课的阶段,有的教师在评课时存在“好人主义”,只说优点,不说缺点,没有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

7、平的目的;上公开课时是一套,自己平时给学生上课又是另一套,就像演戏一样。(三)学校老师重视不足。有的老师不能把常规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师生交往中都有很多“困惑"。如"我反复讲了好几遍,他为什么还不会?”“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差?”“如何既提高优秀学生的成绩又照顾学生的差异?”等。面对这些“困惑”,教师们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也就是说教师当中许多人缺少问题意识,不会把“问题”变成“课题”。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如平时总是赞叹某

8、位教师教学口语具有艺术性:一段深刻精辟的阐述,让学生终身难忘;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茅塞顿开;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让学生信心倍增。那么,这样有魅力的教学口语是否值得我们去研究?在不同的学科中它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能否总结出来让大家学习?这样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感叹之外很少有人去认真钻研。还有对教育科研实验的原始材料积累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