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教案-《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教案-《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ID:34126946

大小:85.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03

新闻采访学教案-《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_第1页
新闻采访学教案-《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_第2页
新闻采访学教案-《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_第3页
新闻采访学教案-《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_第4页
新闻采访学教案-《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学教案-《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闻采访学》教案第一章新闻采访的主体及其要求第一节记者及其称谓的由来一、记者的定义记者一般“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即编辑、记者、主笔、主编、发行人的总称”,也指“专跑外勤的新闻记者,即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余家宏:《新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88)记者(Reporter、Newsman、Journalist)是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材料的采集、拍摄、录制和新闻作品写作、制作、编辑和报道的专业人员,它包括记者、编辑、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摄影、新闻出版者等,并不是只有出外采访的人才叫记者。二、记者称谓的由来记者是一种职业,这种

2、职业是伴随着报纸的产生才出现的。据中国新闻史记载和新闻学家们多年的考证,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邸报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的。因此,可以说,当时办邸报的人就是记者,只不过那时不叫“记者”,老百姓称他们是“探听消息的人”。唐、宋、元、明、清历朝都办有邸报,都有探听消息的人。最甚最具规模的是明成祖朱棣时,北京“东厂”云集着众多为朝廷打探消息的探子(张壮年、张颖震:《中国历史秘闻轶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这些为朝廷刺探情报的人更接近今天听说的“侦探”。当时的探听消息者靠打听小道消息为职,又以心腹口传为途径,虽然与今天的记者职业有相通性,但从本质上说差异

3、还是很大。19世纪初期,随着近代报纸的创刊,我国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记者。像1872年创刊的上海《申报》,已经有专职从事采访、写作的记者。尽管当时不称之为“记者”30,但工作性质与清朝邸报的探子已经截然不同,不以打听小道消息为职业,而是公开访问;也不再以心腹口传为消息传播途径,而是以公开销售的报纸传播新闻。当然,这时对于这些报纸专业人员的称谓还很混乱,有延续过去称谓的,如探员、探事、报事人等,也有新鲜的称谓,如采访、主笔、访员等,新称谓比较接近记者的一部分工作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记者这种职业的特点。《申报》对采访新闻者的称呼那么多,却没有严格区分哪是

4、指记者,哪是指通讯员,远不像今天这么规范。“记者”的称谓,是从西方引进我国新闻界的。至于国内最早使用“记者”称谓的人,说法有二:一说是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最早使用;另一种说法是黄远生,他在上海《时报》的“北京通信”中首先使用了“记者”作为自称的代名词,以后就成为从事报纸职业的普遍称呼了。英语reporter一词有多种意思,如报告者、呈报者、采访记者、通讯员、访员等,最早翻译到中国来的以“访员”、“新闻记者”、“外勤记者”三词居多,使用也最为普遍。大约在1925年前后,各报社大体都有了内外勤的分工,并吸取了日本新闻界的叫法,正式把外出采访的人称之谓

5、“外勤记者”。一些研究者认为,记者从兼职、半职业化到职业化,大体经历了古代报纸的孕育阶段(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近代报纸的分离阶段(十九世纪)和现代报纸的提高阶段(二十世纪初到现在)。第二节记者的职责与职业要求一、记者的职责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记者在新闻机构中所处的外勤的条件,我国记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采写新闻这是记者第一位的、经常性的工作,也是衡量每一个记者工作效绩的一个主要标准。一个记者不采写或者很少采写新闻,就不是名副其实的记者。常年采写不出好新闻,也就很难称得上是称职的记者。这里讲的新闻,是广义的新闻,记者不仅要会采访时政新

6、闻、会议新闻,也要会采访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社会新闻;不仅要会写消息、通讯,也要会写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各种文体的新闻报道,记者都要学会采写。采写新闻还要求记者树立强烈的抓“头条新闻”的意识和抓“独家新闻”的意识。这是因为头条新闻和独家新闻是关系到新闻传媒的品位、风格乃至市场“卖点”的一大关键因素。经常采写头条新闻和独家新闻,也是记者成名的一条重要渠道。在采写新闻中,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的、紧迫的、难度大的报道任务,记者应责无旁贷,奋勇当先,千方百计地去完成。一个称职的记者绝不能让自己活动范围内的重大新闻事实和重要情况从自己面前漏掉,否则,对记者来说

7、,就是一种失职。30在采写新闻过程中,记者还应注意处理好与有关编辑之间的关系。一旦在确定采写选题或处理新闻稿件中发生矛盾时,记者既要虚心听取编辑的意见,尊重编辑的劳动,同时又要以诚相见,诚恳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记者应和编辑互相合作,互相沟通,这样才有利于采写新闻任务的顺利完成。2、反映情况。这里所说的反映情况不是指公开的新闻报道,而是特指记者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一些不宜作公开报道,但对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写成“内参”的形式上报。“内参”的内容,一般是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中的情况,社会生活和各条战线工作中的问题,各阶层群众中的思想

8、动向,某些不成熟的新做法、新经验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动态、反映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