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解释问题浅析

法律行为解释问题浅析

ID:34132082

大小:3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3

法律行为解释问题浅析_第1页
法律行为解释问题浅析_第2页
法律行为解释问题浅析_第3页
法律行为解释问题浅析_第4页
法律行为解释问题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律行为解释问题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律行为解释问题浅析摘要:法律行为的解释旨在明晰和充实法律行为的内容,实现意思自治。对于无相对人的法律行为,采用探究表意人的真实意思的解释规则;对于有相对人的法律行为,采用以表示主义为主并兼顾意思主义的解释方法;对于内容不完整的法律行为,采用补充解释的规则,即通过法律任意性规范和推断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来维持法律行为的完整性。法律行为的解释在性质上属于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相辅相成的,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是事实问题或法律问题。法律行为解释的原则有主观解释原则、客观解释原则和主观客观相结合解释原则。关键词:法律行为解

2、释真实意思解释主观解释原则客观解释原则法律行为解释通过法律行为,当事人可以实现与自己的意思相应的法律效果。而行为人的内在意思是通过外部行为表达出来的,因此,法律行为解释的目的,就是寻找表示行为背后的目的意思。外部行为可能具有明确的意思,但也可能是有歧义的;即使它具有明确的意思,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明确的意思与表意人内心的目的意思不同,因此,对法律行为的解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法律行为的解释,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形。各国法律通常都仅作出原则性规定,而具体的解释方法则多种多样。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33条规

3、定:“...解释意思表示,应当探求当事人的真意,不得拘泥于所用的词句。”《德国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对合同的解释,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并考虑交易上的习惯。”事实上,这两条并非分别适用于合同以外的法律行为和合同,而是,第133条原则上适用于无需受领的意思表示,第157条原则上适用于需受领的意思表示。我国《合同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问题定理并约定具有

4、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释。”法律行为解释的性质目前我国法学界对于法律行为解释的性质存在事实问题说、法律问题说以及折中说三种观点。对于法律行为解释的性质存在诸多争议。很多学者认为,意思表示的解释可分为两个阶段,其所涉及的如果为解释客体,如使用的文字、语言、动作及解释资料的探究,属于事实认定问题,亦是法律问题,应当根据其针对的事项作出不同的判断。将法律行为的解释分为两类,一类是就法律行为进行所具有的事实意义进行客观的认识,这属于事实问题

5、;另一类则是对法律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以决定其应有的意义,这属于法律问题。...如果法律行为的解释是个事实问题如果法律行为的解释是法律问题,也就意味着对于法律行为的解释依据就不可能是证据了,而只能是法律,也就是由法官根据法律的规定对有关法律行为作出解释。,那么由于事实问题的解决是通过证据来判断的,对于法律行为的解释也是要通过证据的采信来完成的。三是对于研究上诉范围及法院职能的划分也具有一定意义。在实行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制度的国家中,虽然法律行为解释性质并不是确定能否上诉的绝对标准,但至少在这些国家也具有参考意义

6、,法律行为解释是事实问题还是法律问题与该问题能否上诉是有关系的。此外,与大陆法系法院职能的统一不同,英美法上的法院职能是分割的,在实行陪审团的国家中,陪审团与法官的权限划分往往也是以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为标准的。尽管这些国家并没有法律行为这一概念,但法律行为所统摄的契约、遗嘱、团体设立等行为是存在的,因而确定法律行为解释的性质在这些国家中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四是对于裁判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在我国尽管不存在事实审和法律审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行为解释性质的确定与我国无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1款

7、第2、3...项的规定,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认定事实不清的、证据不足的,二审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直接予以改判,或者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而对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二审法院只应作出变更原判决的裁决。因此,如果对于原审法官关于法律行为的解释不服而提出上诉,那么法律行为的解释性质就有可能是影响二审法院裁判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了。三、具体如何确定?司法是以法官为主导、各类诉讼主体参与、将普遍性法律运用到具体纠纷的案件解决活动。法律行为的解释是司法过程的一项操作,它在司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直接决定着其性

8、质。因而,法律行为解释的性质只能在司法操作的过程中寻找。法律行为的解释到底是发生在司法过程中的哪个阶段呢?法律行为的解释不可能发生在找法的阶段,因为找法阶段中需要解释的是法律,而不是法律行为,法律解释与法律行为的解释从解释的对象、解释的范围、解释的意义理解、解释的技术等多方面看都是不同的。按照概念法学的理解,法律适用过程就是通过三段论的逻辑推论获得判决的过程。法律的一般规定是大前提,将具体的生活事实通过涵摄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