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

对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

ID:34190632

大小:4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对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_第1页
对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_第2页
对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江立献摘要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出发,在对研究性学习和传统学习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在普通高级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符合“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对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其中对学习结果如何评价是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一、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现某个问题或专题,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去认识问题,获取知识,以达到问题的认识深化或者最终解决,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2、是开放的,研究过程是民主的,学习教材是参考的,或者说是不固定的,发展的,变化的。研究方案的确定,资源的开发利用,合作者的确定等均可由学生自主决定,这种学生真正“当家作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提供了空间,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最显著的特点。二、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比较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人们该怎样更多、更好的学习知识或者说是掌握信息呢?一条思路是:“高效的学习”,即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以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们的学习速度。因此,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另一条思路是:

3、“研究性学习”,即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数量是不可取的。一方面,知识爆炸使人们在数量上进行追逐已不可能,以今天的知识产生和传播的速度而言,即使是“胎教”加“终身教育”,一个人所能掌握的信息也是极其有限的,尤其是计算机内存储量的成倍增加和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的出现,知识的记忆似乎不那么的重要了,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信息的分类收集,分析判断和迁移创新。另

4、一方面,掌握知识或信息的多少并不等同于能力的高低,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地接受信息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把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相比较,认为学习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相似之处,容易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它不仅在于获得问题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创造性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并以此为主要目的。因此,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三、创造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新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对研究性学习效果的评价,关键在“研究”中学综合学科网第3页共3页http://zhxk.net二字,评价的不单是研究结果还包括研究

5、的全过程,评价的焦点是“能力”而非“知识”。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曾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高效的评价应当评价受教育者内化了哪些东西。笔者认为,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中,下列指标特别值得注意:(1)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提出问题,传统学习对此并不重视,研究性学习却要对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最好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机会,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针对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题,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2)研究结果的价值。包括对课题的信度,课题目标及教学目标评估,

6、例如课题研究的各项成果是否由学生本人和课题组成员独立或合作完成;对原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课题研究者本人通过此项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其内容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结论等。(3)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能力。有人问爱因斯坦一个问题,爱因斯坦回答:“我从来不记词典上能查到的东西”,与其考核词典上能查到的知识,还不如考核查词典的能力。能否快速采集信息并有效处理加工信息是衡量一个现代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及“菜刀上的力学知识”课题中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4)合作与组织能力。在知识趋向多元化、专业化的今天,任何个人的能力对问题的解决都是有

7、限的,因而合作显得非常重要。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口号中有一条就是“学会合作”,“合作”体现了“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的系统精神,现代科技成果大都是互相合作的结果。从克里克和沃森到丁肇中和杨振宁都是成功合作的光辉典范。合作与组织能力是研究性学习训练的基本能力。2.评价标准学生对物理课学习的习惯反应是“会”与“不会”。教师对学生的试卷、作业则习惯用“对”、“错”来评判。而研究性课题对于不同学生的区分不是会不会,也不是做的对还是错,而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