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教学案

欧阳修教学案

ID:34209716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欧阳修教学案_第1页
欧阳修教学案_第2页
欧阳修教学案_第3页
欧阳修教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欧阳修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装订线欧阳修《踏莎行》编制人:王梅玉、徐洪战、张海涛、姚艳丽、孙慧莲审核:领导签字:2013-12-03【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熟读诗歌,将重点的字音、字形、、词语勾画出来,再研读本学案。2.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导入: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强调今天的【学习目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从闺妇和行人两方面兼

2、写离愁相呼映射的方法。明确学习重点:内容、情感,【合作探究·研读剖析】环节一:检查【预习案】,夯实基础。预习案1.了解作者。2.认真诵读诗歌,利用好注释及工具书解决不熟悉的字词。3.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情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作家作品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对当时的浮艳诗风也有所革新。同时又是史学家

3、,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独力完成《新五代史》。欧阳修善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与晏殊齐名。其词主要内容与晏殊相仿,多写恋情相思、酣哥醉舞、惜春赏花之类,但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家之一,有《六一词》传世。词牌介绍:踏(音ta,去声)莎(音suo,阴平,莎草)行,是词牌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属于小令(58字以内)。(59-90,中调,91以上长

4、调)【自主梳理】疏通诗意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选写候馆、溪桥交待了地点,选写残梅细柳交代了时令。“草熏风暖”是描写春色秾丽,春天的和暖。在大好春光里离家远行,更觉悲伤,于是作者写道“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自主学习指导】了解作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落实基础知,4/4。常理离愁越远越淡,然而这里离愁越远越多,原因是离家,距离思念自己的女子越来越远。生动形象地表现行人的悲伤之情。春水”比喻愁情,承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的写法,以形象表现抽象,化虚为实。描绘了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景物描写的作用是衬托,以乐景写哀情,托物兴怀。下片是行人想象思念的女子的情状:肝肠寸断,粉泪洗面。不要倚在高高的阑干上,因为“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登楼只见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情意深长而

6、又哀婉欲绝。行文上层层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探究案环节三:【探究赏析】突出重点1、赏析: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开头三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早春远行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

7、、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2.赏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似乎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人容易感受,容易亲切。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3、上片手法分析:词上片以乐景写哀情,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上片行文,一扬一抑。先写春色之美,将春色饱满地描写一番,让人觉得春光实在明媚可爱,

8、然后通过“摇征辔”笔锋一转,由春色之美转出折入旅人的怀人之情,离愁无穷,先扬后抑,情景反衬。以乐景写哀,以情景之间的失去平衡来震慑读者的心,把离情浓愁加以夸张,加以渲染,形成强烈的激射。以乐写愁,托物兴怀。这种手法运用得很巧妙。在这画面里,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了南方初春融和的气氛。这美妙的春景,这和煦的春风,引诱着多少人携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