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导学案

ID:34210969

大小:8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04

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课桃花源记编者:吴建波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自学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解疏通第一、二自然段的文意,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3、小组讨论第一、二自然段中的问题。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疏通文意。难点: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疏通文意。三、学生自学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成诵。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黄发垂髫()遂迷()诣太守()刘子骥()此中人语云()3、自学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小题:⑴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2、(填人名)。⑵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缘溪行()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屋舍俨然()阡陌交通()四、小组互学1、根据注释疏通第一、二段文意。2、讨论下列问题:⑴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⑵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⑶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⑷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六、当堂训练15/151、用原文回答:(1)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2)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3)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4)《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5)《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

3、迷人的成语:2、翻译下列句子:(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C.桃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D.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6、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4、?7、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8、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9、背诵全文。15/15第21课桃花源记编者:吴建波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当堂背诵。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解疏通第三、四自然段文意,能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3、学生初步归纳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4、通过教师点拨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

5、想感情。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归纳古今词义的变化,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难点:对作者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的理解,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三、学生自学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当堂成诵。2、自学完成下列小题:⑴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D.处处志之             志:记住⑵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6、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⑶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便要还家()此中人语云()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诣太守()便扶向路()欣然规往()寻向所志()()四、小组互学1、根据注释疏通第三、四段的文意。2、讨论下列问题:⑴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15/15⑵“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各”“皆”有什么作用?⑶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⑷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⑸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六、当堂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⑴阡陌交通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⑶不足为外人道也⑷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⑸芳草鲜美2、在括号里补出被省

8、略的内容。()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3、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简答: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