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

《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

ID:34230451

大小:4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4

《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_第1页
《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_第2页
《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_第3页
《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_第4页
《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现将卫生部脑死亡判定标准起草小组起草制订的《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两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刊登如下。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征求意见稿)一、先决条件(1)昏迷原因明确;(2)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二、临床判定(1)深昏迷;(2)脑干反射全部消失;(3)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诱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以上三项必须全部具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三、确认试验(1)脑电图呈电静息;(2)经颅多普勒超声无脑血流灌注现象;(3)体感诱发电位P14以上波形消失。以上三项中至少有一项阳性。四、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判定后,观察1

2、2h复查无变化,方可最后判定为脑死亡。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脑死亡定义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不可逆转的状态,即死亡。脑死亡判定一、先决条件(一)昏迷的原因必须明确原发性脑损伤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指缺氧性脑病,如心跳骤停、麻醉意外、溺水、窒息等。昏迷原因不明确者不能实施脑死亡判定。(二)排除一切可逆性昏迷的原因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安眠药、麻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温32C)、严重电介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性高血糖脑病)及休克等。二、临床判定(一)深昏迷1检查方法及结果

3、判定:用拇指分别强力压迫患者两侧眶上切迹或针刺面部,不应有任何面部肌肉活动。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测定昏迷评分为3分。2注意事项:(1)任何刺激必须局限于头面部。(2)在颈部以下刺激时可引起脊髓反射。脑死亡时枕大孔以下的脊髓仍然存活,仍有脊髓反射及脊髓自动反射。脊髓反射包括各种深反射及病理反射。脊髓自动反射大多与刺激部位相关,刺激颈部可起头部旋转运动;刺激上肢可引起上肢屈曲、伸展、上举、旋前、旋后;刺激腹部引起腹壁肌肉收缩;刺激下肢引起下肢屈曲、伸展;进行自主呼吸诱发试验时可出现Lazarus征(典型表现为双上肢肘屈、两肩内收、双臂上举、双手呈张力失调型姿势、双手交叉、旋

4、前伸展)。(3)脊髓自动反射必须与自发运动相区别,自发运动通常在无刺激时发生,多数为一侧性,而脊髓自动反射固定出现于特定刺激相关部位。(4)有末梢性三叉神经病变或面神经麻痹时,不应轻率判定脑死亡。(5)脑死亡者不应有去大脑强直、去皮质强直、痉挛或其他不自主运动。(6)脑死亡应与植物状态严格区别。(二)脑干反射消失1髓孔对光反射:(1)检查方法:用强光照射瞳孔,观察有无缩瞳反应。光线从侧面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同侧瞳孔有无缩小(直接对光反射)。检查一侧后再检查另一侧;光线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有无缩小(间接对光反射),检查一侧后再检查另一侧。上述检查应反复两次。(2)结果判定:双

5、侧直接和间接对光均无反应即可判定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3)注意事项;a脑死亡者多数伴有双侧瞳孔散大(>4mm),但少数瞳孔可缩小。因此,不应将瞳孔散大作为脑死亡判定的必要条件。有些药物如阿托品可以影响瞳孔的大小,但不影响对光反射。b眼部外伤可影响对光反射的观察。2角膜反射:(1)检查方法:抬起一侧上眼睑,露出角膜,用棉花丝触角膜,观察双侧有无眨眼动作。两侧同样操作。(2)结果判定:双侧刺激均无眨眼动作才能判断为角膜反射消失。(3)注意事项:a即使没有明确眨眼,但上下眼睑和眼周肌肉有微弱收缩时,不能判定为角膜反射消失。b操作规范,避免损伤角膜。c眼部外伤出血或球结膜水肿可影响角膜

6、反射的出现。3头眼反射:(1)检查方法:用手托起头部,撑开双侧眼脸,将头从一侧急速转向另一侧,观察眼球是否向相反方向转动,检查一侧后查相反一侧。(2)结果判定:当头部向左或向右转动时,眼球均固定不动,没有向相反方向的运动,即可判定为差别眼反射消失。(3)注意事项:颈椎有外伤时禁做此项检查,以免损伤脊髓。4前庭眼反射(温度试验):(1)检查方法:将头部抬起30度,用一弯盘贴近外耳道,以备灌水流出用。用注射器抽吸0-4C冰水20ml,注入一侧外耳道,注入时间为20-30秒,同时抬起两侧眼睑,观察有无眼球震颤。完成一侧检查后以同样方法测试另一侧。(2)结果判定:注水后观察1-3min

7、,若无眼球震颤表示前庭眼反射消失。(3)注意事项:a试验前必须用耳镜检查两侧鼓膜有无损伤,若有破损则不做此项检查;外耳道内有血块或堵塞;处理后再行检查;b即使没有明显的眼球震颤,但有微弱的眼球活动,就不能判定前庭眼反射消失;c头面部外伤造成的眼部出血、水肿可影响眼球活动;d本试验方法与耳鼻喉科使用的温度试验不同,后者用20C的冷水或体温+-7C的冷热水交替刺激,不能用于脑死亡的判定。5咳嗽反射:()检查方法:用长度超过人工气道的吸引管刺激气管粘膜,引起咳嗽反射。(2)结果判定:刺激气管粘膜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