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阅读理解

出师表阅读理解

ID:34245503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出师表阅读理解_第1页
出师表阅读理解_第2页
出师表阅读理解_第3页
出师表阅读理解_第4页
出师表阅读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出师表阅读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甲)侍中、…………,可计日而待也。(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解释加线词的意思。(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其谁

2、可而为之()(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二、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

3、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4、.还于旧都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B. 以奉先帝之遗愿辍耕之垄上C. 而议者谓为非计 水落而石出者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8..翻译下面句子。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②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9.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三、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臣不胜受恩感激。(选自《出师表》)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

5、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选自《贞观政要·诚信》10.下列句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

6、国怀乡,忧谗畏讥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不可知其源C.深鄙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     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1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13.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

7、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8、。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注: ①稷(jì):人名。②乘(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