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稿3篇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稿3篇

ID:34359066

大小:5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5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稿3篇_第1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稿3篇_第2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稿3篇_第3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稿3篇_第4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稿3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稿3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稿精选3篇篇一过去,我们壶关县是有名的干壶,家乡南塔底村又是县内最干旱缺水的地方之一。平常年景吃水,村里有早并积存天上的雨水,可吃到来年初春,然后再到离村一里多地的山池里吃上一段时间,勉强可接住下雨。遇旱年,旱井和山池就流不上多少水。为了能多吃一段时间,刚收罢秋,村干部就组织大家把山池里的水担回来,然后把井锁住控制起来,隔几天开一次,按人口多少分水吃。还没过年,旱井里的水也没有了,只有到五龙头村担水。五龙头村井沟有一眼出水量不大的活水井。我村离五龙头说的是5里,实际有6里多,再加上下井沟还有一里,总共7里还多五龙头村是公社机关所在地。在严重缺水的1978年,我在本公社工

2、作,那时候纪律很严,干部职工没有上下班之说,即使黑夜不请假也不能回家。因吃缺水,领导照顾我,特批每天可以回家送一担水。我每天早上来上班时担上桶,抽空下井沟担一担水放在办公室,傍黑送回家。不误工作也不误担水。其他人可没有我这个条件。担水成了主要任务,家家户户都得来回跑15里路才能担回一担水这条路上有担上空桶去的,有挑着重担回的,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水桶里的水面上漂浮着各式各样的打课有柳条圈、有高粱棒、有透上窟窿的薄木板作用是防止水不漾出来。人们担水不怕出力,不怕流汗,最怕快到家了,担杖又折了,或担杖钩断了,或人绊倒了,或桶漏了。这些意外情况一且发生,就会前功尽弃我没有打过水,桶底漏过一次,有人

3、告诉我抓进去一把土,还真把漏洞给糊上了,有惊无险了一次。记得当时下了一场中雪,把人们高兴坏了,纷纷担上桶,拿上勺或碗到野外挖雪,挖回来倒在缸里。近处挖完上远处挖,向阳处的雪化了就到背阴处挖,吃了十来天雪水,省了很多事。担水困难,水就特别金贵,除保证吃饭喝水以外,其它方面尽量节约,被迫发明创造了很多非常实用节水办法。被褥再脏也不拆洗,衣服尽量洗,就是洗也是要集中处理:先洗白的,再洗浅灰色、深灰色、浅蓝色、深色,最后洗黑色的。洗净的时候还这个顺序,最后把黑水调了煤。洗锅碗也要节约,刷罢第澄一澄,把上面的水出来洗,洗过第二遍的水或调煤,或让鸡喝,一滴水也不叫浪费。有几家喂猪户,不管猪大猪小,全部杀

4、吃了,卖是卖不掉的。洗脸就因人而异了,爱干净的总要好好洗洗,而大多数人是采取毛巾蘸温好好擦一擦的办法。根本是外县人传说的那样:壶关人缺不洗脸,是互相往脸上照住脏处唾哩!后来出了县一听这话,就觉得到了莫大的侮辱,总要争辩几句。吃缺水还有个普遍现象,家家户户的水缸多会儿也是满的。这里有个心理问题,如果自己村井里有水,就是缸底朝天坐不上锅也不怕,几分钟就能担回来。缺水了路远了,一且有个意外担不回来,去找别人借水是个很败兴的事情。有的家户家里水缸多,并里快没水的时候,把水缸全担满了,能存二三十遭水。存水户都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怕搁的时间长了水臭喽,就采取倒缸的办法:把水从这个缸舀到那个缸,等

5、于让水流动起来就不怕腐了。过罢年以后,并沟的活水井也供不上附近几个村的人吃了,排半天队也难等上一担水,五龙头村为保自己吃水也把井锁起来了。我们只得又跑到十几里外的东归上池上去担,没有4个小时担不回家一担水来。吃水形势越来越严峻,县委、地委非常重视,组织汽车给我们送来了救命水,大家很高兴。为了犒劳送水司机,村里规定每担水收一颗鸡蛋去担水的时候装上,大家也很乐意,只要有水就行。这一年,县委号召每户打一眼早井,初步解决了出村担水的问题,但吃的还是祖祖辈辈吃的天上水。天上水是经过地径表面流到井里的,把牛、狗、羊等牲畜粪便和垃圾也冲到了井里,很不卫生、且含氟量高,对牙齿损害很大,我们那一带的人都成了黄

6、牙。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吃水问题非常重视,花大力气为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水管。现在,一拧水龙头,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到了缸里、锅里,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我们这里的小孩子和小伙子、大姑娘也都成了雪白的牙齿,彻底解决了千百年来的黄牙问题。篇二壬辰仲夏,应常行籍县物价局原局长徐迷秋壶关一中原副校长和龙计二位之邀,随同省交通征费局原局长刘书茂同志赴常行访友。午饭后稍事休息,便在供销社原主任侯锁则同志引领下,游览了太行之脊常行神山岭。下山后在北行头村边,由于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店上公社工作时的水荒影响之深,便想起了当年长林片的些村庄因闹水荒,爬山越岭数十里,起早搭黑到头村老井去排队挑水之

7、事以及当地老百姓讲述的关老井的故事。于是,出于好奇之心,便提出了想要看这口老井的想法。锁则同志欣然答应,随即在锁则迷秋、龙计三位同志的带领下,就在北行头村边,距陵公路不足5米处的大路边的荒草丛中,找到了这昔日曾经滋润和养育了祖祖辈辈无数乡民,而今几被人们遗忘而沉寂在荒草丛中的老井时,都被感动了。虽然它已失去了当年那种挤挤抗抗、人来攘往、排队打水时的热闹场面,冷落地湮没在荒草丛中,但仅从井口石头上被人们打水时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