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ID:34381999

大小:4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5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_第1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_第2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_第3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_第4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沿海和地区。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弱势群体目录1.引言2.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言:农民工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生力量。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三农”

2、问题的核心问题,关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关乎社会公平与法治原则的实现,关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发展后劲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准,更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指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公平;人际关系环境和谐,社会稳定。但是如果没有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和谐,甚至连子女受教育这样的基本人权都不能保障,那么我们的和谐社会就只能是少数人的和谐。本文拟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为背景,探讨当前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问题。2.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的全面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逐渐产生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随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产生,然而,这些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的生活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始终和父母一样生活在城市的边缘。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曾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的两大类别,蜂拥入城的农民工居住在城市,户籍却仍是在农村。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应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农民工子女在流动的同时,教育资金并没有随之流转,从而致使处于流入地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不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

4、府的优待。2、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3、农民工经济收入低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农民工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人数超过一亿。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

5、为经济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农民工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拖欠的不公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郊区,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他们只能“望学兴叹”,这是导致他们子女上学难的直接动因。 4、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大,社会交往面窄农民工居住空间狭窄,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农民工子女尽管生活在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这与乡村社会中频繁的互动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

6、了阶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3.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包括两部分:一是随父母进城的子女,即流动子女教育,二是留在家乡的子女,即留守子女的教育。为便于分析研究,本文分别对流动子女教育与留守子女进行分析研究。  3.1流动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核心是子女能适时入校读书,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和责任。但是流动子女读书却存在许多困难。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

7、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2004年3月份,国家又出台规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实际中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办学校资源紧张,而且各地教育局又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加上公办学校的高消费超出农民工家庭的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困难。(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现状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