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ID:34400816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内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内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内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3页
内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4页
内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审注意的几个问题任何一个机构在开展内部工作审计中出了要进行计划管理、人员管理、组织协调、质量考核等外,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其他方面应该注意。一.体系要求具有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l适宜性:适应内外部环境极其变化能力。l充分性:实施的完整性和持续改进程度。l有效性:运行结果实现目标的程度。二.常出的体系有效性问题1.工艺纪律有效性l是否真正按工艺规程进行,如根据工艺操作规程、对照操作记录,液洗水+NaOH+LAS+AES,几小时,泡花碱反应几小时等。l抽查工艺纪律检查记录,对照操作记录检查。同时注意与现场检查结合。l关注对人员配置、培训合格、操作规范风怎么查,关注动不动出现的100%。l注意:

2、①抓关键工艺参数和要求;②选取几个点。2.目标有效性l维持性目标:投料准确率,人员受训率,交检合格率,设备完好率,工艺纪律执行率等动不动100%。l改进性目标:①项目(定位)是否是对,是否捉到点,是否有明确的目标;②原来情况如何,是否进行分析,是否分析道可采取措施;③采取什么措施;④怎样检查考核;⑤结果实际达到程度。提升了、控制了才有效。3.培训有效性l基础培训:(1)到底需要什么能力(能力确定);(2)到底进行什么形式培训、考核和能力确认,是否切合实际、适合自己、用什么证明(不少部门一个人的培训每天签个字,有考勤,或者部门领导签字),要针对岗位,保持适当的记录;(3)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性评

3、价,这是对通过培训上岗及采取其他措施之后进行的评估,也相当于人员培训的总结。如质管人员,培训评估包括:①成绩;②差错率;③对重要问题的处置。l提高培训:(1)需要提出理由;(2)资源保证和准备;(3)释放的记录;(4)有效性评估。4.人员考核、评价的有效性l业绩考核结果,是否搞平均,高低差多少(文件要求≥10分),是否正态分布。l用于绩效考核的关键业绩项目是什么,业绩检查方式和方法,质量如何体现。l素质评价的能力、态度如何根据平时完成工作或目标缩表示的能力和水平。l素质评价结果,是否拉出距离,呈正态分布。l素质评价的应用。5.设备管理有效性l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符合产品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4、。重点为AB类设备及其软件、运输工具。l设备台账完整性(如名称、厂家、启用时间、大中修情况、检修保养等)。l日常设备润滑、维护的规定及记录。l完好的条件及考评。l备品备件管理。6.文件及其控制的有效性l一个文件可包括对一个活多个程序的要求。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可以被包含在多个文件中。l文件适宜性。文件的多少与详略取决于:规模和活动的类型;复杂程度;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是否对同样活动有多个规定,规定的活动执行情况。l文件充分性。没有文件就不能协调统一的活动有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文件的完整性和持续改进程度。会议及纪要会签情况。l文件有效性。执行文件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7.环境因素识别、

5、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控制与应急响应的有效性l一个工序、一个工作,涉及的环境因素很多,不是任何因素都需要识别,但需要加以控制的因素必须识别,并根据评价情况制订措施加以控制。重要的因素控制可在操作规程或工作标准中,重大的要求有应急预案,预案并非都要演练,可行时进行。既然进行,就要认真,才能有效。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环境危害,避免重大事故的。l过程因素识别——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评价。8.特殊过程确认的有效性l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目的: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l特殊过程自有其特殊性,要抓住关键的特性,即关键因素进行确认能力,如洗

6、衣粉后配的4A、香精、非离子等在一段时间内是否确实准确,通过分析结果得出人、机、料、法、环、测组合是否处于受控状态。相当于定期体检,得出结论。9.纠正措施的有效性l问题分析:①系统性的思维,分析到根源,能采取措施;②举一反三。l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及巩固。l效果检查及评价依据充分性。l纠正措施不局限于纠正措施表,与目标管理也紧密关联。10.监视、测量与数据分析的有效性l对过程进行监视,适用时进行测量,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很多结果与目标管理评价有关。l确定要收集和分析的数据,证实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在何处采取措施。具体信息应包括:a.顾客满意;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c.特性趋势

7、,包括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情况等。三.法律法规认识问题1.环境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不少部门都有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出来,法规到底如何规定呢?可能不清楚,这也关系工作能不能抓到点子上,比如洗衣粉粉尘,锅炉烟气排放等。2.外来文件运用于职能部门的工作除环境之外,各职能部门几乎都有对应的法律法规,如采购(包括车辆采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食堂、生产、质量、策划、研发等等都有不少法律法规,要关注到底哪几条适用、如何真正运用。学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