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及其建设new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new

ID:34401187

大小:1.17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3-05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new_第1页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new_第2页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new_第3页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new_第4页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演讲人:XXX一、文明与文明的演进二、生态文明三、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途径wWw.zuaNshiBaijiale.com一、文明与文明的演进(一)文明及其内涵(二)文明的演进(三)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文明的扩张、文明的冲突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教文明古圾及文明、现代西方文明野蛮与文明举止的文明、生活方式的文明(一)文明及其内涵1、感受:(1)在不同的语境里,“文明”的含义是不同的。(2)文明既是一种人的活动状态或结果,又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3)不同的文明之间既又相互对峙又有相互联系,在互动中或兴

2、或衰(4)在一个文明体系里,文明是一种结构,各要素间在协调中互动演进22、文明的内涵界定““文明””:人类进步的状态。(11)人类的活动及其结果(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总和)(22)由原始人性(动物性,美好与野蛮并存)向美好人性(抑野扬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生活更美好)演进(33)文明的结构:AA、文明的内核:人的观念的集合,尤其是价值观。BB、文明的外显形态:人的行为方式:关于学习、关于生产、关于消费、关于家庭人活动的物化结果:政治体制、制度、市场形态、住宅建筑、城市发展(44)一个健康文明体的判断标准:AA、主体(主流)观念

3、的进步水平BB、文明体:人群所持观念的清晰、稳定和普遍程度CC、观念与外化形态的一致性(二)文明的演进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人类社会的文明史:11、原始文明22、农业文明33、工业文明44、生态文明11、原始文明:(11)人的诞生————会制造、会使用工具;(““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区分开””《反杜林论》)(22)经历的年代:共300300万年;(33)主体观念:AA、自然中心主义:无法理解自然现象,导致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的造化,出现灵论、巫术、图腾崇拜等;BB、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不清晰的;(44)实际的关系:

4、AA、顺从关系:人如同其他动物是自然中的一部分,采集野果、捕鱼、狩猎等,以树叶为衣,以溶洞为居,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BB、微弱的征服关系:出现了原始的、零星的耕作行为,但十分粗放,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只取不给,土壤营养平衡完全靠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总关系:原始农业的出现,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第一次分离,人与自然成了轻微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但总体上说,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是一种原始的绿色文明。22、农业文明:(11)标志: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定居;乡村式的居住方式;灌溉;人文文化(农耕文化、人伦文化、人事文化);智慧创造得到了强化。(22)

5、经历的年代:11万年。(33)主体观念:————亚人类中心主义:从自然中心主义向人类中心主义的摇摆。(44)与自然的关系:AA、轻、中度的掠夺与被掠夺关系:大量的烧山、砍伐森林,用于耕作,城建(森林与含水);BB、顺从关系:靠天吃饭cc、与自然科学结合关系:早在数千年前的农耕时代,我国的有机农业就包含了生态合理性的初步思想。积极倡导:精耕细作;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因地制宜,农牧结合,多种经营;保护自然资源,注意生态平衡,反对““竭泽而渔””,““樊数而田””;综合防治病虫害;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总体的关系:仍属于绿

6、色文明,与自然基本是和谐的。33、工业文明:(11)标志:蒸汽机的出现。(22)经历年代:300300年(33)主体观念:一切为了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人服务。(4)与自然的关系:化石能源的超速消耗,导致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生物技术的不当应用,导致科学伦理、生物入侵等问题人口爆炸,导致更多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军事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安全问题总体关系:人类掌握了强有力的现代工具与技术后,与自然的又一次更大的分离。人类在很多地方超脱了对大自然的依附,成了大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7、,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三)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宏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中观:通过工业污染和危害取得的““利””,花费几倍、几十倍代价都难以弥补过来。得不偿失。微观:污染等会通过食物链等影响人类健康。11、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人类不能无限地索取和肆意地破坏自然。人既不是自然神的奴隶,也不是征服自然和驾驭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是自然界平等的一个成员。人必须和自然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否则人类也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最后毁灭人类自身。22、科学技术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科学的双重性科学的伦理性科学是强大的,但不是万能的。33、社会发展

8、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但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更加需要保护自然、改善自然。再生资源、再生能源;人工绿化。44、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思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