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打击能力的发

精确打击能力的发

ID:34406497

大小:83.0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5

精确打击能力的发_第1页
精确打击能力的发_第2页
精确打击能力的发_第3页
精确打击能力的发_第4页
精确打击能力的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确打击能力的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确打击能力的发展目录  一、前言.................................................................................  二、远程和短程精确打击的区别………………………….  三、侦察打击与军事革命……………………………….…  四、为什么侦察打击能力的扩散会如此缓慢?……….....  五、制导火箭、大炮、迫击炮和导弹普及的动因……………..  六、精确作战的发展趋势………………….……………..  七、资源制约…………………………

2、………..  八、中国在西太不断增强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  九、演练和探索性演习…………………….……………………….  十、在精确打击技术逐步成熟环境中的全球兵力投送……….….  一、前言  本论文力图论证非核(或常规)精确弹药及相关传感器和目标定位网络在未来十至二十年将如何改变战争模式。由于未来固有的不可预知性,要想预知未来十至二十年的成熟的精确打击方式并非易事。用一句古代阿拉伯谚语来说就是“预测未来的人都是在说谎,即使他说的是实话”。更准确地说,“没有一种运算程序能预知未来——无论是未来计算

3、机程序、人类思维过程还是整个宇宙”。  然而,未来的某些部分——如人口趋势和经济增长率——则比其它方面更容易预测,诺想描述未来成熟精确打击方式的主要特点就必须利用这类更可测的趋势和因素。所以,当纳西姆•塔勒布(NassimTaleb)警告说,“黑天鹅”的出现——具有极度影响力的、不可能、不可预知的事件——是严重低估了大部分时间和严重高估了剩余时间时,他是对的。精确武器、先进传感器和目标定位网络在许多国家已经使用。但这些武器系统的广泛使用将如何改变未来战争模式或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则远没有这么简单了。  或许,自从

4、1991年冷战结束后,非核(或常规)精确打击最明显的演变特点还没有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们普遍预期,对于诸如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而言,“远程精确打击”将成为“最主要的作战方式”。发生这种转型的概率是每个人都猜想得到的,但许多美国观察家则认为这种新的战争形式将会快速为很多国家所掌握。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将近二十年之后,真正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实际上依然是美军的独门绝技。  在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方面最有可能赶上美国的国家是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发展精确打击能力,包括使用具有机动能力的重返大

5、气层运载火箭和常规弹头的、相当精确的弹道导弹。解放军二炮部队的短程弹道导弹(SRBM)已经对台湾构成了威胁。在未来,二炮部队的中程弹道导弹(MRBM)将会威胁到美国在东亚的前进基地,并且总有一天会对美国位于“第二岛链”、来自日本南部、经过关岛和帕劳驶往印尼东部和澳大利亚的航母构成威胁。此外,中国并不是唯一发展精确打击能力的国家。2012年普京在竞选总统时说道,俄罗斯在这一领域赶上美国的前景良好,并发誓俄罗斯必将达到目的。而且,伊朗和其它美国的潜在对手也在不同程度地发展精确打击能力。但是,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来

6、只有美国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对远距离战区实施侦察打击。  二、远程和短程精确打击的区别  有人认为,时至今日美军几乎仍然是唯一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军队,但也不否认很多国家都具备了短程精确打击能力,即:制导火箭、大炮、迫击炮和导弹(G-RAMM)。但短程精确打击与远程精确打击应如何区分?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用精确武器射向或投放到目标的距离来加以区分。不幸的是,先进技术的发展破坏了这种基于目标距离的区分方式。在越战时期,尤其是在“第一阶段后卫行动”(OperationLinebackerI)(1972年5月-12月)期

7、间,无动力激光制导炸弹(LGB)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由于携带这种炸弹的F-4D战斗机大多(78%)是进行俯冲投放,因而极大缩短了激光制导炸弹的投放距离:机组人员必须通过目视来寻找目标,用激光将其照亮,然后由前座飞行员通过机炮瞄准器对准目标投放炸弹。与此不同的是,在50000英尺高空以1.5马赫的速度飞行的F-22战斗机能在距目标70海里距离外投放小直径炸弹(SDB)。但无论是激光制导炸弹还是小直径炸弹都是无动力炸弹(尽管小直径炸弹装有菱形翼,发射后可伸展开来增加射程)。令人更加混淆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根

8、据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突击破坏者”(AssaultBreaker)计划(见图1、图2)由马丁•马丽埃塔(MartinMarietta)公司研制的T-16和渥特(Vought)公司研制T-22导弹在当时也被看成是“远程”或“纵深攻击”弹药。而这两款导弹都达不到小直径炸弹的最大射程。因此,按照当今普遍认同的概念,从武器发射或投放到目标的距离并不能作为区分短程和远程精确打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