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ID:34422589

大小:215.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_第1页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_第2页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_第3页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_第4页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7期第4期冰川冻土Vol.27No.42005年8月JOURNALOFGLACIOLOGYANDGEOCRYOLOGYAug.2005文章编号:100020240(2005)0420498205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32,32111王欣,谢自楚,冯清华,阳岳龙,杨命青,林剑(1.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湖南湘潭411201;2.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3.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长江源区是青藏高原冰川

2、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冰川总面积达1276.02km2.研究表明,该区属于青藏高原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到2050年气温将比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出2.3~2.7e,降水增加1%~33%.基于冰川编目资料,采用有关对长江源区未来50a内的气温和降水预测数据,应用冰川系统对气候响应的模型,对该区未来50a内冰川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2030年、2050年该区冰川面积平均将减少3.2%、6.9%和11.6%;冰川径流平均将增加20.4%、26%和28.5%;零平衡线上升值

3、为14m、30m和50m左右.最后,针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对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长江源区;冰川;模型;变化预测中图分类号:P343.6文献标识码:A川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中气温升高起主要作1引言[5~9]用,但降水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本长江上游聂恰曲与通天河交汇口以上为长江源文结合长江源区近40a气候变化现状,探讨在气温42[1]区,流域面积12.2410km,共发育冰川753升高的同时,降水也同步增加的情景下,该区冰川2条,冰川总面积1276.02km,冰储量10

4、4.409在本世纪的变化趋势.3[2]km.冰川主要分布于唐古拉山北坡、昆仑山南2预测参数的获取坡、色的日峰等三个相对集中区.[2]近40a来,长江源区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气温依据中国冰川编目资料及青藏高原地图[3][10]升高、降水增加,气温平均增加约0.8e,降水集和高原气象图集(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增加主要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春季理研究所等,内部资料)获取预测的初始参数(表[4]与冬季降水量的增加上.研究表明,现代山地冰1).冰川编目资料来自于1969年的航空相片,气象表1

5、预测的基本参数Table1BasicparametersofthepredictionofglaciersinthesourceregionoftheYangtzeRiver山脉NS0/km2V0/km3ELA0/mSmed/km2AARts/eP0/mm色的日峰146121.176.67153351.610.610.25643唐古拉山北坡5601107.7695.328855375.10.75-0.79468昆仑山南坡4747.092.409653211.230.76-1.03433长江源区7

6、531276.02104.409454974.220.75-0.86458注:N为冰川条数;S0为冰川面积;V0冰川体积;ELA0为零平衡线高度;Smed为冰川中值面积;AAR为积累区比率;ts为零平衡线处夏季平均温度;P0为冰川初始降水量.收稿日期:2004212222;修订日期:20052032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020201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JJ30046)资助作者简介:王欣(1973)),男,湖南耒阳人,20

7、03年在湖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方向研究.E2mail:Xinwang_hn@163.com4期王欣等: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499图集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青藏高原高空气温状SiAiSd=(4)ai+1况,因此本文将预测参数统一修订到1970年作为预测的起点.Sd称为第i年冰川径流复原状态条件.应用中[15]国冰川编目普遍使用的面积与平均厚度的关系,3预测模型简介计算第i年达到复原状态的时间Tei为:[11]本文采用谢自楚等提出的冰川系统变化模1.8(Ai+

8、1)0.3Tei={53.21si[1型,并进行修订,修订部分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9、bni

10、(Ai+1)冰川零平衡线处(ELA1.30)的物资平衡状态能代1-]-11.32Ai}(5)[12]A表整个冰川平均物资平衡状态,在稳定状态冰i+1川零平衡线高度与平衡线高度重合,此时零平衡处第i年的冰川面积Si为:的净平衡bn(ELA0)=0;在不稳定状态,冰川Ai[13]Si=Si-11-(6)ELA0i处的净平衡仍等于整个冰川的比净平衡,(1+Ai)Tei即有:421世纪冰川变化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b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