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

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

ID:34426329

大小:136.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_第1页
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_第2页
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_第3页
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_第4页
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客研究国际新闻界2006.5[文章编号]1002-5685(2006)05-0048-05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莫颖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84)[摘要]本文基于对歪酷博客作者的问卷调查,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博客和网络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用户通过使用博客能够比使用BBS和个人主页更好地建构起网络身份,倾向发表评论的博客用户体现出了意见领袖特点。[关键词]博客;身份建构;意见领袖[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全中国1.03亿网民中已经有10.5%的网[3]。因此,

2、完整的网络身份建构过程实际上包含民经常使用博客[1],对其中大多数普通博客作了三个步骤:展现网络形象、获得反馈、反馈的者来说,博客和网络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如内化。何?本研究就此问题对歪酷博客[2]用户的开展关于网络身份建构功能的研究,现有文献了一次网络问卷调查。主要集中在BBS社区和个人主页上,和这两者相比,博客同时拥有了两个特性——对话性文献探讨(Dialogical)和私人化(Private)。特别是因为博客操作与个人主页相比简单得多,使得参与到根据法国理论家雅克·拉康“分裂的自我”网络身份建构的群

3、体增加了,且更新(身份建说法,每一位网民都要通过网络上所展现的方构)更为频繁。同时,博客能给人带来一种“所方面面,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网络自我”。米德有者”“、主人公”“、当家作主”的感觉[4]。与BBS强调“主我(I)”和“客我(me)”对建构“完整的论坛和网络聊天中瞬间偶然的自我展示相比,自我”的同等重要地位,因而自我的建构总是博客呈现的则是相对丰富和完整的自我,这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完成。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正是雅克·拉康所提到的“整合分裂的自我”。的网络身份建构。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

4、身份建构并非单渠道的“自我表达”,而是论提出“,人们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包含了一种对反馈的渴望。正如一项对青少年[5],因而,持有不同写作目的博客作者对建构网通过网络进行身份建构的研究表明,50%的参络身份的需求也可能有相应的不同。Bonnie等加网络聊天的青少年“积极地”通过因特网进人通过深入访谈发现了五种主要的博客行为行“自我身份试验”,而他们试验的动机之一正动机[6]。国内有研究表明,在人们写作博客时,是“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来发现并建构自我”有自主发表的欲望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收稿日

5、期]2006-04-06[作者简介]莫颖怡,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48国际新闻界2006.5博客研究和形象的提升等三种主要的情感需求[7]。一部问卷从2005年12月下旬挂出到2006年分博客用户实际上已经体现了一种塑造自己年初数据回收历时半个月左右;系统自动删除“意见领袖”形象的建构需求。明显未完成的问卷后,共成功回收有效问卷数据共计4325份。使用SPSSforWindows11.5软研究逻辑和假设件为分析工具。本文所进行的文献探讨遵循了以下这样研究发现的研究逻辑:首先

6、是网络身份建构的过程。博客作者通假设一:博客作者能够通过博客完成网络过撰写博客网志和与博客访客交流,如果能够身份建构的过程实现展现网络形象、获得反馈、反馈的内化三网络身份建构的过程包括展示自我、获得个步骤的不断循环过程,则可以被认为能够通反馈和反馈的内化三个过程。过博客完成网络身份建构。在本次调查的“博客写作的动机”Likert5其次在于博客在建构网络身份上的特性。级量表中,有4个问题是直接询问博客作者对博客与BBS和个人主页相比若能体现出其特“展示自我”过程认同度的,分别是:希望自己性和优势,这将有利

7、于其成为更好的网络身份的观点获得别人支持、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很建构的工具。好的方式、通过Blog告诉朋友我的现状、在自最后讨论的是博客作者在身份建构过程己的地盘上发发牢骚。统计发现,4个问题认同中的使用与满足问题。不同内容的博客可能会度的均值均超过了3.5[9],且用单样本T检验与有不同的身份建构需求。内容倾向于“表达评3.5比较差异高度显著。论意见”的博客可能更有建构意见领袖身份的量表信度检验中运用因子分析,因子提取倾向。方法为主成分分析,发现这4个问题共同体现因而,本文的研究假设可以具体归纳成以了1

8、个因子,且相关度都在0.6以上。下3点:1、博客作者能够通过博客完成网络身对于“获得反馈”和“反馈的内化”两个过份建构的过程。2、与BBS、个人网页相比,博客程,本次调查采用了一个Likert5级量表,含8在网络身份建构上更具有优势。3、内容倾向于问,检测博客作者对访客、评论、博客圈的态“表达评论意见”的博客更有建构意见领袖身度。统计检测方法使用了单样本T检验,比较份的倾向。均值设为中立值3。结果发现,8问均值都超过了3,大多数均值在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