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

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

ID:34429495

大小:1.13 MB

页数:114页

时间:2019-03-06

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_第1页
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_第2页
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_第3页
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_第4页
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公开中图分类号:I222.7硕士学位论文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研究生:邓小清导师:刘奇玉教授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2018年5月30日AThesisSubmittedfortheDegreeofMasterStudyontheZhongFemalePoetsofTaizhouinQingDynastyCandidate:DengXiaoqingSupervisorandRank:ProfessorofLiuQiyu清代泰州仲氏闺秀诗人研究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作者姓名邓小清作者学号15011101015学科(

2、专业学位类别)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专业领域)中国古代文学导师姓名及职称刘奇玉教授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魏书敏教授所在学院人文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5月30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3、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清代中叶是女性文学发展的极盛时期,而江浙一带又是女性文学的重心。自宋代以来,这里人文蔚起,文学社团繁茂,文学活动日益呈现出区域性、自发性、娱情性等特征。地处江苏中东部的泰州仲氏家族就是一个显例。这个家族在清代中叶文风尤盛,从仲素开始一直到

4、其曾孙仲贻勤辈,一门风雅延续四代。其间有多位女性跻身诗词之林,从仲素女仲莲庆始,到其孙女仲振宜、仲振宣,孙媳赵笺霞、洪湘兰,再到曾孙女辈仲贻銮、张贻鷮,凡七位闺秀皆有诗集传世。仲振奎于嘉庆十二年将其诗作汇录付梓,编为《泰州仲氏闺秀集合刻》。仲氏闺秀诗人群体的出现,既是得益于清代女性文学蔚起这一大的时代背景,更是缘于仲姓世系文脉的传承、泰州地域文化的滋养和仲氏家族文化的浸润,是这三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因如此,其诗作也带有区域性、家族性、闺阁化的特点,具有强烈的闺阁气息、自娱性质。诗人出阁之前,生活较为单纯,故常以写诗为娱乐活动的

5、方式,及至婚后,大多饱尝生活的凄苦,乃以写诗为消愁治病的良剂。仲氏之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以写景咏物为中心的咏物诗、岁时诗、即景诗,细致摹写纷繁的物象,并以自身情志投射其上,借物象传递内在情思,时而寄托悱恻缠绵的感伤情怀,时而流露真率炽热的眷恋情结;有以才学交往为主要目的的寄赠诗、唱和诗、答谢诗、题辞诗、题画诗,多以家族为中心,以家庭成员为交往对象,以诗交流才学,借诗沟通感情;有以女性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诗、自咏自叹诗、旅况诗、游仙诗,描写生活起居、贫病处境等日常习见的闺阁生活,展现弥足珍贵的娱乐生活、远游体验,吐露伤老惜贫、红颜

6、薄命等哀婉幽怨的内心苦闷,真切鲜活地呈现出闺阁女性的生活面貌和内心世界;有以表达亲情为旨趣的思亲诗、送别诗、伤悼诗,表现方式风格别具,往往直接抒发情感,淡化对景物或生活细节的描写,无关社会背景,无意时代风云,主题意蕴细腻多样,或表达对父母的牵挂惦记,或表达对兄弟的期盼鞭策,或与姊妹交流心事、倾吐心声。仲氏闺秀诗人的诗歌作品,在艺术风貌上,表现为诗歌意蕴清浅单调,辞藻精致,文风雅洁。诗歌体裁上,趋于单一化,诗人偏好写作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较少写作五言律诗、五言绝句,更罕有长篇的古体诗或歌行体;诗歌意象生活化,诗人局限于当地之物、闺阁

7、之见,热衷于选取阃阈乡邦、庭院园囿的自然景物,侧重于呈现耳目所及、平凡易见的生活意象;情感基调阴柔化,写景状物笔调柔和、含蓄蕴藉,叙事感怀语气温婉、怨而不怒,诗歌韵律轻柔低回、哀婉凄凉;审美风格清雅化,择物取景以“清”为美,状景抒情以“清”为主,遣词造语以“雅”为尚。仲氏闺秀诗人,生活在时代、社会、人生的三重边缘。其身份边缘化,社会地位边-i-缘化,人生境遇亦边缘化。受此影响,作品的创作目的、读者对象的范围极其有限,创作场域、欣赏活动较为封闭,作品内容、艺术风格偏于自足,并不期待社会公众的普遍接受,带有孤芳自赏的意味,表现出典型的

8、“小众文学”特征。这些作品的出现,深受当时女性写诗填词风气的影响,是清诗创作民间化、地域化、普及化的产物和表征。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无疑是清代女性文学的一个小板块,是地域文学中样貌独特的一支:气韵阴柔的女性地域诗歌。在江浙,这样的作品较为多见,表明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