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演讲概说

少儿演讲概说

ID:34445538

大小:313.9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3-06

少儿演讲概说_第1页
少儿演讲概说_第2页
少儿演讲概说_第3页
少儿演讲概说_第4页
少儿演讲概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儿演讲概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少儿演讲概说少儿演讲,也叫少儿演说、讲演。是指少儿在公共场合就某一问题或事件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形式、态势语言为辅助形式,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真实社会活动。“演”是指体态语,包括了少年演讲者的面部表情、手势、身势等形体动作;“讲”是指口语。少儿演讲是少儿口语和体态语的结合,不仅诉诸于小听众的视觉,还诉诸于小听众的听觉,使小听众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共同活动而接受信息,产生共鸣,受到启迪和教育。少儿演讲是把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集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口语表达的最高形式。演讲的源流与发展演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演讲的萌芽和开端时期演讲的产

2、生比文字的产生要早得多。在原始社会里,因为没有文字,所以部落的首领对部落成员的管理以及部落之间的交往,都要当面用口头语言表达,那大约就是最初的演讲了。有文字记载的我国第一位演讲家,大约要算殷商时期的盘庚了。《尚书·盘庚》(三篇)实际上可视为盘庚迁都前后的三次演讲词,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到了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策士说客大批涌现,他们或办学授徒,传播自己的政治信仰、道德观念;或游说诸侯,纵论天下事,阐述治国安邦良策。一时,演讲的风气盛行,像孔子、孟子、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很讲究辞令和口才的,实际上都是一些很了不起的演讲家。先秦诸子散文很多优秀的篇章,就是

3、他们的演讲词、辩论词。战国末年,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一位“娴于辞令”的演讲家。在西方,演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位叫休尼的法老在一张羊皮纸上写意见给他的长子,建议其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表达。公元前2675年,古埃及伊雷斯法老的一位老臣也为指导法老的儿子写了著名的箴言集,着重阐述了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说话。公元前2080年,另一位年迈的法老谆谆告诫即将继承王位的儿子麦雷卡说:“当一个雄辩的演讲家,你才能成为一个坚强的人⋯⋯舌头就是一把利剑,演讲比打仗更具有威力。”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也有这样的记载。著名散文作品《一个能言善辩的农夫》描写一个农夫被一个有权势

4、的家伙抢去财产,他到王宫控告,经过几次巧言辩述,终于取得了胜利。这些零星的记载,虽然不尽完整,但它们足以证明演讲在5000年前就被人们重视和研究了。公元前5世纪的维利克时代,古雅典出现了一个叫“智者派”的集团,该集团由一些口才出众的高手组成,他们专门以传授演讲的逻辑、论辩的形式和技巧等知识为业,从而大大推动了演讲的发展。在“智者派”的影响下,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富有才华和声望的演讲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演讲的曲折发展时期(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对于中国来说,从秦王朝建立到清王朝覆灭,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总的来说,这个时期是我国演讲艺术发展的衰

5、落时期。秦汉之后,国家重视以文章取士,“说”的地位下降,“写”的地位上升。加上孔子的“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言论的消极影响,致使士大夫往往口才木讷,但写起文章来文采飞扬。这种风气,又加上古时候文言文与现在白话文的区别,唐朝之后实行科举制,口语论辩演讲出现得寥寥无几,这个重文章轻讲说的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年。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的各个阶段仍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口才家,并留下了一些相当精彩的口语作品和理论著述。如诸葛亮、魏征等人的政治演说;韩愈等人的口头讲学,都在演讲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于欧洲来说,整个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中(即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

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这一时期),演讲虽没有像古希腊、古罗马那样出现了兴盛时期,但总的来说,它是在缓慢而曲折地向前发展着。演讲的兴盛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公元1640~166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大繁荣为基础的,所以当时学术演讲风气大盛。例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都作过许多著名的学术演讲。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演讲史上出现了政治演讲的典范——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词》。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时由于政治和外交活动频繁,于是出现了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一批著名的政治家、演讲家

7、。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了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与剥削,也积极地拿起了演讲这一锐利的武器。前苏联在1917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后,演讲仍作为宣传方针政策的有力武器。在我们中国,演讲之风大盛也是近代的事。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的危亡,人民的苦难,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呼号。激昂慷慨的言词,读来令人感奋,催人泪下。在中国近代史上,先后涌现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秋瑾、陈天华、章太炎、孙中山等一大批鼓动家和演说家。“五四”运动后,随着无产阶级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