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ID:34450270

大小:615.3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6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22·流行病防治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第38卷第1期布鲁氏茵病的研究进展毛景东1,王景龙2一。杨艳玲2J(1.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2;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兽医研究所第十一所,吉林长春130062)摘要:布病,尤其是由羊种布鲁氏菌引起的布病,目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全世界每年报道的布病病例超过500万。布鲁氏菌已经被CDC列为B类病原体,成为潜在的生物武器。布鲁氏菌也是最常见的实验室源性病原体。布病的流行地域在不断变化,每年都有新发地和复发地的报道。除了那些牛布病已经根除的国家,布病仍然在

2、许多国家的人和动物中存在。全世界由于布病给动物产品及公共卫生安全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虽然许多有效的疫苗正在用于动物免疫,但是还没有理想的人用疫苗可以使用。动物布病的控制将显著降低人布病的发生。关键词:布鲁氏菌病;人兽共患病;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8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236(2011)01-0222—05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该病起源于公元前1600年的埃及第5次瘟疫时期。对公元前750年前的古埃及人的骨骼研究就发现,骨骼中有明显的骶髂关节炎及其他骨关节损伤的痕迹,同时还具有布病常见的并发症(Pappas等,2007)。DavidBruce在1

3、887年从驻守在Malta地区的一个死于热性病(Malta热)的英国士兵脾脏分离到了羊布鲁氏菌(Brucellamelitensis,当时被称为Micrococcusmelitensis)。在M.melitensis分离后近20年的时间里,Malta热仍然是被认为是一种神秘并具有传播性的疾病。1905年ThemistoclesZammit在羊奶里再次分离到了B.melitensis,从此发现B.melitensis具有人兽共患的特性,健康羊是主要的病原携带者。1897年,丹麦兽医L.F.Ben—hardBang分离到了导致Bang病的病原体一Bang杆菌,即牛种布鲁氏菌。美国科学家Alice

4、Evans发现Bang病和Malta热两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着必然的联系,后来把这些病原体进行了统一命名,根据DavidBruce的名字统一命名为布鲁氏菌属,对布鲁氏菌的命名做出了具有里程碑的工作。1990年人们相继在海洋哺乳动物中分离到布鲁氏菌,布鲁氏菌的分布由陆地转向了海洋,扩大了人们对布病的防控范围(Seleem等,2009)。修回日期:2010—09~09作者简介:毛景东(1972一),女,内蒙占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通信作者:杨艳玲(1975一),女,吉林人,博士.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与分子免疫学。E-mail:yangyanlin912280@si—na.Com1病

5、原布鲁氏菌属于兼性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无孢子和荚膜,不运动,但是除了趋化系统外它们却带有所有的与鞭毛合成相关的基因(Fretin等,2005)。布鲁氏菌与Ochrobactrum、Rhizobium、Rhodobacter、Agrobacterium、Bartonella和Rick—ettsia都属于a一2亚类蛋白菌(Yanagi等,1993)。目前已经确认布鲁氏菌有9个种,其中对陆生动物具有致病性的有7个种,即B.abortus、B.meliten—sis、B.suis、B.ovis、B.canis、B.neotomae、B.micro-£i。对海洋动物具有致病性的有2个布鲁氏菌种

6、,即B.ceti和B.pinnipedialis(Verger等,1987)。前3个种被称为经典的布鲁氏菌种,其中B.abortus有7个生物型,B.melitensis有3个生物型,B.suis有5个生物型,其他的种还没有被分型。布鲁氏菌菌株的命名主要依据其优先感染的宿主动物(Ver—ger等,1987)。目前5个布鲁氏菌种的基因组序列已经完成测序并可用,大约还有25个布鲁氏菌菌株正在被测序。所有布鲁氏菌种的基因组大小和组成都十分相似,基因组的平均长度约为3.39Mb,并由2个环形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I约2.儿Mb,G+C含量为57.2%;染色体Ⅱ约1.18Mb,G+C含量为57.3%(S

7、riranganathan等,2009)。布鲁氏菌没有经典的编码荚膜、质粒、菌毛或内毒素的基因,并且与其他的细菌性病原体相比,那些与布鲁氏菌在宿主内寄生及在巨噬细胞内复制的相关因子了解的相对较少,同时对布鲁氏菌与其宿主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仍不是很清楚。万方数据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第38卷第1期流行病防治·223·2布病的分布和经济损失目前布病在全世界的分布范围在发生变化,每年都有新发地区和复发地区的报道。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