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规律理性备考

把握规律理性备考

ID:34469249

大小:55.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把握规律理性备考_第1页
把握规律理性备考_第2页
把握规律理性备考_第3页
把握规律理性备考_第4页
把握规律理性备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握规律理性备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把握规律理性备考一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渗透在高考试题中,彰显新课程理念的命题趋势已十分明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目标)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结构)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

2、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实施)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评价)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管理)二、新课标高考试题呈现的表现v表现一:试题生活化趋势明显v表现二:试题有意识地考查

3、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能力v表现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逐步纳入命题者考试命题的视野之中表现一:试题生活化趋势明显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回归生活¡±:也就是回归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实际生活,即¡°三贴近¡±。把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这是新课程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原则,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试题在积极贯彻¡°三贴近¡±原则。具体表现(1)几乎所有试题素材的选择都来自生活,来自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或社会历史的具体问题。(2)选择题的题干与题枝、主观试题设问及答案,无不充满着生活的气息。表现二有意识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能力v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课堂教

4、学改革的重要的、核心的内容,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是目前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v新课改一个新特点是: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以¡°能力发展为主导¡±,以¡°学习过程为主线¡±。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是:既要注重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和给予,更要致力于形成知识过程的体验,致力于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v(1)知识蕴含在情境中,几乎没有对知识的直接考查。v(2)学生回答的问题,也要描述、阐释解决问题的过程。v(3)尝试着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表现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逐步纳入命题者考试命题的视野之中v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之外的另外一个学习目标,而是整个学习目

5、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种割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有机结合的想法,会有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v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能狭义的理解,它不仅包括情感趋向;还应包括对认识事物的态度以及价值观取向。所以,教学中应该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的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辩证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一个问题的正确态度或观点。三、新课标高考命题三大要素一、课改后高考语文试卷特点(一)结构形式第I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  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9分)  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6、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乙 选考题  第三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第四大题,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第II卷 表达题(80分)  第五大题,语言文字应用(20分)第六大题,写作(60分)全卷共六大题18个小题(二)相比大纲卷的变化:①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有所调整;•②把原来第一、六两个大题合并为一个大题放在写作之前,分值由原来的27分减少为20分(一7分);③一开始就使学生进入阅读状态;④选考文本阅读中增加了探究性试题。(三)形式调整体现课改理念⑤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3分),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⑥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1分),体现了对我国古代

7、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⑦减少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分值(-7分),字音字形等需要识记的死知识的考查弱化,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当然,试卷也进行了稍微的调整。如,将现代文阅读由一直考查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变为自然科学类文章,诗歌鉴赏的第二问适当增加难度,考查带有明显的综合性,语言运用将语句连贯和变换句式进行综合考查,作文也改变了去年和时政紧密相连的命题形式,而走向常态化。(二)试卷特点之1、文言文阅读B、命题方式:形式基本固定,试题仍然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