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

ID:34507701

大小:178.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_第1页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_第2页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_第3页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_第4页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质研究天然气工业2004年5月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李五忠王一兵孙斌鲜保安陈彩红王宪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李五忠等.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前景.天然气工业,2004;24(5):8~10123摘要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埋深1500m以浅的资源总量约为27@10m,广泛分布于五大聚煤区六大含煤层系,但其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在分析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煤层气地质选区条件,通过优选,提出了沁水、鄂尔多斯、宁武、沙尔湖等煤层气有利勘探方向,并对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煤层气是中国二十一世纪现

2、实的能源补充新领域。主题词煤层气资源勘探饱和度高、资源丰度大等突出特点,而且毗邻东部发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达地区,具有广阔的下游利用远景。华北区的煤层3中国五大聚煤区包括西北、华北、东北、滇藏及平均含气量变化范围为4.3~32.8m/t,平均为9.3华南聚煤大区,华北和西北聚煤大区为主,占全国总3m/t;甲烷浓度83%~98%,平均为91%;含气饱和资源量的90.7%,其次为华南聚煤大区,东北聚煤大度介于20%~98%之间,平均42%;资源丰度的变区煤层气资源量相对较低,滇藏聚煤大区煤层气资832化范围为(0.25~3.17)@10m/km

3、,平均为1.24源量极少(表1)。各聚煤大区煤层气分布特点分述@108m3/km2。如下。本区煤层含气性具如下特征。(1)煤层含气量和资源丰度东西向展布较为明表1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数据表显,与煤级展布特征具有一致性,表明生气条件和煤聚煤大区西北华北东北滇藏华南储层性能对含气量和资源丰度的控制较为明显。含煤区(个)13209323(2)富气组合带与主要区域构造带相邻,表明石123资源量(@10m)7.6517.130.40.012.15炭)二叠纪煤层含气性的区域展布特征是聚煤期构资源比例(%)27.9862.671.460.047.85造和聚煤

4、后构造共同控制的结果。(3)煤层含气饱和度和甲烷浓度南北向分带现1.华北区象明显,表明他们与煤层气保存条件密切相关。华北聚煤大区位于中国中、东部,东临渤海,西2.华南区界为贺兰山和六盘山,南为秦岭、大别山,北为阴山、华南区是我国另一个重要的煤层气富集区。主42燕山,面积为120@10km。主要目的层为石炭)二要目的层为上二叠统煤层,以川滇黔地区为富煤带,叠系和中)下侏罗统煤层,其中石炭)二叠系煤层可采煤层总厚度在10~20m以上,其中六盘水、重富集稳定,大部分地区煤层总厚度都在5~10m以庆、织纳地区形成煤层总厚度20~40m以上的富煤上,在

5、晋西北)陕北、保定)开平、贺兰山)桌子山中心。华南区煤层含气量大,含气饱和度高,但受后形成15~25m以上的富煤中心。中)下侏罗统煤期构造影响,煤层气资源分散。层主要赋存于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可采煤层5~7华南区煤层的平均含气性变化范围为4.8~33层,厚度15~40m以上,以盆地西部和东北部最厚。27.1m/t,平均11.4m/t;甲烷浓度变化介于87%华北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煤层气赋存地区,不仅~96%,平均92%;理论含气饱和度23%~90%,平具有煤层气资源丰富,含气量高、含气质量好、含气均为52%;资源丰度变化介于(0.03~5.35)@

6、作者简介:李五忠,1967年生,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煤层气综合研究,已发表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3项。地址:(065007)河北省廊坊市。电话:(010)69213106。E-mail:liwuzhongyux@sina.com.cn#8#第24卷第5期天然气工业地质研究83283210m/km之间,平均为0.95@10m/km。在华北等盆地,含煤性较好,常有巨厚煤层,最厚可达90南聚气区,含气量、甲烷浓度、含气饱和度三个要素余米。的区域展布特征较为吻合,而资源丰度的展布与它东北地区煤层含气量变化范围为4.9~18.033们却不尽一致

7、。华南聚气区西部的煤层含气性较m/t,平均9.1m/t;甲烷浓度87%~94%,平均好,但变化较大,展布格局较为复杂;东部煤层含气90%;理论含气饱和度27%~79%,平均53%;资源832性相对较差,但含气性变化较小,展布格局较为简丰度为(0.80~6.59)@10m/km,平均1.63@832单。10m/km。富气评价区组合带受区域构造控制,并与煤的煤层气有利勘探区带高变质区相伴而生。西部与扬子板块西缘的构造带有关,东部富气组合带与武夷山构造带有关。借鉴国外选区评价标准,根据中国煤层气选区研究表明:华南区的含气性主要受控于煤层气评价的基本

8、条件,结合中国不同地区聚煤盆地的地的保存条件和煤层储层性能,而煤层生气条件不是质条件、投资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对中国煤气勘探主控因素。有利选区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