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ID:34540760

大小:55.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7

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1页
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2页
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3页
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4页
资源描述:

《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王炳君(徐州市铜山中医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目的:观察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牵引及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及腰痹通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o结论:采用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较好的综合疗法。【关键词】牵引针灸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330-01腰椎

2、间盘突出症乂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属祖国医学“腰痛、腰腿痛或痹症”等范畴,是我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发于20-40岁之间,临床上以腰3至紙1之间的椎间盘较易发牛病变。笔者自2010年来,运用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庆1.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1.2常发牛于青壮年。1.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1.4脊柱侧弯,腰牛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

3、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1.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1.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牛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72例均为我科患者,并经本院或外院CT或核磁共振进一步检查,诊断明确。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0-53岁。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18-5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差异。2治疗方法2.1治疗组

4、2.1.1牵引治疗:患者仰卧电脑牵引床上,常规固定,根据患者体重、体质、肥瘦情况及耐受程度调整牵引力,牵引30分钟,下床。稍休息,准备针灸治疗。2.1.2针灸治疗患者俯卧或侧卧(以患者舒适为度)治疗床上,取相应突出节段之华佗夹脊、肾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阿是穴,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得气,平补平泻,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一日,进行下个疗程。2.2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7.5mg每日两次,腰痹通胶囊3粒每日三次。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5、。3丄1痊愈:腰痛症状和体征消失,腰部活动灵活,直腿抬高在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3.1.2好转:腰痛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在50-70°,行走正常,活动后偶有腰部不适,休息后可缓解。3.1.3未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3.2临床疗效3.2.1.1治疗组:痊愈26例,占72.22%,好转8例,占22.22%,未愈2例,占5.56%,总有效率94.44%。322.2对照组:痊愈10例,占27.78%,好转17例,占47.22%,未愈9例,占25%,总有效率75%o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明显差异(P&l

6、t;0.05)o4讨论4.1发生本病的原因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椎间盘本身缺乏血液的供给,修复能力较弱,而口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因此容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变化。腰椎间盘纤维环在后外侧较为薄弱,且自第一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渐渐变窄,至第5腰椎和第1紙椎间,宽度只等于原来的一半。腰紙部又是承受动、静力最大的部分,造成了髓核易向后方两侧突出。突出物对周围组织刺激造成腰部疼痛。或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通过部位疼痛、麻木

7、,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外因主要为受寒或劳损:“寒则血凝”,受寒后局部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n“寒主痛”,是以腰腿疼痛。过劳则耗气,气虚推动血行功能降低而致血行不畅,不畅而痛。是以受寒或劳损为本病两大主要外因。4.2腰椎牵引降低了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力,促使突出物冋纳,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了突出物的位置,松解了局部粘连,解除或减轻了对周围神经根的压迫。足太阳膀胱经“挟脊…络肾…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胭中…过髀枢…”华佗夹脊、肾俞、委中、阳陵泉、昆仑等合用通调租太阳经气、消脉络之瘀滞,化瘀止痛

8、;腰为肾之府,肾俞补益肾气;华佗夹脊、阿是穴又为近部取穴,疏通局部经筋、脉络气血;环跳乃坐骨神经刺激点,且可祛风湿、利腰腿。诸穴合用,加之牵引治疗,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加强局部气血循环,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正常功能,是以疗效较好。4.3本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措施,根治比较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