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

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

ID:34568882

大小:196.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8

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学术界6(双月刊)总第138期,2009.5ACADEMICSINCHINA1域外参考2No.5Sep.2009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o贺哲(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学院,上海201620)1摘要2通过介绍国际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内容,探讨国际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高等院校拥有大批研究人员,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因而很自然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1关键词2国际产学研;高等教育;创新体系;转型尽管各国在谈论/产学研0这个概念时,所采用的术语略有出入,有Academ-ic-industrialrel

2、ations,University-industrycollaboration,University-industrylink,以及日语中的/官产学0等等,但国际上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在当今这个日益开放与融合的国际环境中,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完全取决于技术上的优势。因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本国的高等院校寄予厚望,希望借助于产学研合作体系,促使高等院校在加快技术进步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成为科学知识、优秀人才和创造发明的孵化器。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因而有必要沿着国际产学研发展的历史轨迹,深入探讨其多元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内容

3、,以资借鉴。一、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正如产学研合作在各国呈现多种形式与内容,产学研合作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也有其多样性。以下按时间顺序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作者简介:贺哲,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287)学术界2009.5#学界观察1.德国早期的劳作教育思想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德国统一后,消除了原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以及经济发展的阻碍,为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和统一的国内市场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工业生产方面,它已经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德国工业的发展需要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

4、时,欧洲其他国家的传统学校教育也受到了来自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等方面的挑战。作为20世纪初期欧美教育改革运动的先声,从19世纪后期起,以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GeorgKerschensteiner)为代表的劳作教育思想开始在德国和其他欧美国家流112行。劳作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教育改革,而且对这些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美国早期的实用主义哲学与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是美国重要的哲学传统。自19世纪末由皮尔士(CharlesSandersPeirce)创建以来,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一种哲学精神和思维方式深深影响着在美国出现的各种哲学思潮。而20世纪

5、90年代后122出现的实用主义的复兴,又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是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它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美国教育家林顿和爱尔曼在其5大学的优先考虑:满足社会对实用知识和合格人才的需求6一书中指出:/现在是大学和学院作出明智的决定性的努力以创造性地适应那些急迫的教育需求的时候了,大学将与所有的社会部门合作,一起组织有用的知识并使之132应用于解决问题。03.技术创新经济学技术创新经济学是从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Theory)发展

6、而来的。熊彼特1921年在5经济发展理论6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创新理论是一种动态经济发展理论。按照他的观点/组合0与/过程0是技术创新理论的核心词。在熊彼特之后,众多学者延用他所开创的思想深入下去,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索洛、曼斯菲尔德、林恩、弗里曼等等。他们针对技术创新的概念、类型、演进方式和过程模型及技术创新的费用分布、信息分布、创新的扩散、创新与企业规模、创新与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技142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两个分支。4.人力资本理论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

7、论。在此之前,费雪(IrvingFisher)在1906年发表的5资本的性质与收入6一文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与舒尔茨同时代及以后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贝克尔(GaryS.Becker)、明赛尔(JacobMincer)、丹尼)288)国外高校产学研建构的理论与实践152森(EdwardF.Denison)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论述。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