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

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

ID:34603578

大小:7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8

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_第1页
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_第2页
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_第3页
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_第4页
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十二五”期间批准建设的全国第七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012年5月动工,通过三年多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部分功能区已发挥作用。为了确保市场建成后正常运展、发挥作用,真正带动我县猕猴桃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积极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特制订本规划。一、“十二五”发展取得的成效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是农业部2012年12月批准的全国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是科技部2015年2月批准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2014年12月陕西省确定的知名品牌示范区。市场位于眉县常兴镇,规划总

2、面积2800亩,其中一期占地1098亩,规划建设科技研发与会展中心区、果品及果用物资交易区、鲜果冷藏及处理区、综合加工区、物流配送区、综合管理服务区6大功能区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市场计划总投资30.5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6.2亿,占总投资的20.27%;企业投资24.38亿元,占总投资的79.73%。市场动工建设以来,已有新西兰环球园艺、天人集团、陕西百贤酒业、御醇酒业、齐峰果业、第五村猕猴桃合作社等1314户知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入驻,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8.17亿元,其中政府完成投资4.36亿元,企业完成投资13.81亿元,总建

3、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已基本建成了科技研发与会展中心区、果品与果用物资交易区、鲜果冷藏及处理区、综合加工区,以及水电路气、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属部、省、市、县四级政府联建项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从政策扶持、招商引资、融资贷款、争取国家投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目前在建设和运营发展方面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市场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服务设施、信息平台、质量检测和现代化物流等方面因资金困难,进展缓慢。市场作为引领和带动全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需要继续强化部、省、市、县四级联建机制,将市场打造成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引领世界的综

4、合性农产品物流中心。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立足地域、科技、外资三大优势,紧紧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树品牌、占市场、保安全”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使我县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1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在国内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农业更加对外开放、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步伐,完善市场功能,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一)管理体制不顺,国家层面缺乏统一权威的规划与布局。我国现行农产品流通由多个政府部门管理,职能重复交叉,政出多门。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包括从产地收购与批发,到物流运输、储藏加工,再到城市销地批发、配送与零售等各个节点,都缺乏统一、权威的全国性和区域性规划与布局。各级政府用于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出现市场建设进度缓慢,甚至出现“有场无市”的情况,这不利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的形成,不利于建立健全统一有序畅通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二)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制约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康发展。国家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目前还处于建设、探索阶段,至今没有一部国

6、家统一的关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法律法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性质、地位不明确,对行业发展和政府行为都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和约束,相关合法权益缺乏保障等问题得不到解决。(三)政策缺位,市场公益性服务作用很难发挥。国家级批发市场信息平台和质量检测体系最终是要建成全国性的信息中心和果品质量检测中心,如何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联网,全面解决当前市场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不具体、不详实、不及时、不相关以及涉农信息农民“看不见、听不懂、用不上”等突出问题。政府14还是要强化市场公益性,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农户提供定向信息服务的生产者信息服务系统。同时,建立全国性农产品信息统一发

7、布平台,逐步形成重大信息权威发布制度,创造信息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四)市场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营销规模小、效率低。  由于农民个体户或农村经纪人是目前承担农产品运销的主要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起步较晚,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大多数经销商的营销规模小、效率低,缺乏有实力、信誉好、规范化的大批发商、代理商接管或整体负责市场的管理运营,因此不能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的农产品供应链条。而且,运销商与生产者之间是一种买断关系,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能力,又不能使农民分享流通环节的利润。(五)流通成本费用偏高,不利于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农

8、户家庭小规模经营方式的制约,农民缺乏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或发展农产品直销业的载体和渠道。农户生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