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28672new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28672new

ID:34652372

大小:298.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8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28672new_第1页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28672new_第2页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28672new_第3页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28672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28672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NewMedia新媒体一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口杨晓茹I:m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10)02,--0073—2。【内容提要】微博的出现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具有网络融合时代的典型特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这一传播活动的传播模式、传播特点和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分析,为微博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微博;传播模式;传播特点2009年随着3G牌照的发放,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时代宠儿的“徼博”具有网络融合时代的典型特征,它打

2、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并借助自身强大的传播优势蓬勃迅速地发展起来。一、“微博”的发展现状“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基于Web3.0平台新近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与传统“博客。不同的是,写“微博”不需要长篇大论,每次最多只能发送140个字符,只要能起到表达心情,发布信息的作用就可以了。“微博”主通过手机或电脑上传文字或者图片,他的“跟随者”(fo卜lowers)就能及时查看该信息并发表评论。在“微博”的世界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博主”,人人也都是“跟随者”。与“博客”相比,“微博”的发布方式趋于多样化、简单化

3、。由于其具备手机发送文本的功能,用户不必坐在电脑桌前,便能实现与网络的联通。从微博客的发送特性上来看,微博客具备了4A的元素(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成为一种流动的互联网装置。①在城市化快节奏的生活中,“微博“显然比“博客”更具有时代特点。更能满足普通人需求。微博客的出现,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领了大量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o国际上最知名的“微博”网站是Twitter,眼下也是最受用户欢迎的网站之一,目前Twitter的独立访问用户已达3200万。国内的“微

4、博”网站发展数量和速度惊人。短短两三年的时间,网站发展已至几十家,而且还处于继续扩张的状态中。二、“微博”传播模式探析虽然“微博”是“博客”的~种类型,也可以认为是“博客”的衍生品,但是由于两者使用的传播媒介不一样,“博客”以网络为主,“微博”以手机为主,这决定了两者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差异,所以为“微博”建立属于自己的传播模式【作者简介】杨晓茹,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是很有必要的。“微博”传播模式图在上图的“微博”传播模式中,处于中心的X是“微博”网站,是信息传播的起点也是终点:A-N代表不同的“微博”使用者,是信息传播的传播

5、者和接受者:DI-Dn代表“博主”跟随者,是信息传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M代表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是“微博”传播发生、完成的传播环境,由网络、手机通过宽带、3G等技术构成,网络和手机是“微博”的传播介质。在“微博”传播过程中,“微博”使用者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将信息上传到网站,其跟随者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收到“博主”的信息,同时发表自己的评论。“微博”这一传播过程充分体现了互动性、能动性、多向性与时效性。它建立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传播模式。无论是“博主”还是跟随者都既是传者也是受者,传者与受者之间没有明确不

6、变的界限,地位平等。基于上述“微博”传播模式,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1、谁能成为受关注的“博主”?从传播层级的概念上说,传播学的两级流动传播和多级流动传播曾经深入人心,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导致传播规则与方法论发生巨大变革,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信道定义的变异:信道将不再是线万方数据一新媒体NewMedia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与此同时,传播层级也不再是有量化定义的,而成为泛化的和未定义的。网络传播的革命意义,并不是取消信息链,而是在变形信息链,传播层级仍然存在。o虽然人人都可以成为“博主”,发布信息,但是在信息爆炸

7、的时代,谁的信息可以成为注意力信息呢7从A到N,选择谁作为追随者呢,7又怎样吸引更多的追随者呢7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个是处于信息源的上端,会成为注意力信息的权威发布者。如汶川发生大地震,Twitter的用户在约14时35分33秒披露了这一震撼性的消息,其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新闻媒体,这一信息的发布使得“博主”追随者数量猛增;第二是博主具有权力社会身份。打开新浪的“微博”。可以发现许多知名人士开博,这些名人受关注的程度远远高于普通人。而“微博”的这种传播特点对名人的帮助作用也不小,如在2008年美国总统

8、竞选中,Twitter成为奥巴马竞选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是“博主”的发言是否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微博”是一种草根化的传播行为,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在这种传播情境下,谁的发言最能代表广大“微博”使用者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谁的发言最能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谁发布的信息就能吸引到更多注意力。2、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