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基培训试题答案

中医三基培训试题答案

ID:34836262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2

中医三基培训试题答案_第1页
中医三基培训试题答案_第2页
中医三基培训试题答案_第3页
中医三基培训试题答案_第4页
中医三基培训试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三基培训试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中医三基培训试题答案  1、简述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在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大体上,太阴行于内侧前缘、阳明行于外侧前缘、少阳在外侧中线、厥阴在内侧中线、太阳在外侧后缘、少阴在内侧后缘  2、简述正常脉象及其特点。  正常脉象即平脉,指正常人的脉象,具有胃、神、根三个特点。胃即胃气,有胃气的脉象是从容、和缓、流利;神即神气,有神气的脉象是柔和有力;根,指尺脉而言,有根的脉象是尺脉沉取应指有力。  3、苔色的主要变化有几种?各主何病?  苔色的主要变化有白、黄、灰、黑。薄白之苔为正常现

2、象,若有病也主表证,属邪轻病浅。白苔增厚主寒证、湿证,也主热证。黄苔主里证、热证。灰苔主里证,见于里热证,或里寒证。黑苔主里证,或为寒极,或为热极,病均较重。  4、失神的表现有哪些?  主要表现是目暗睛迷,瞳神呆滞,神志昏迷,面色晦暗,大肉已脱,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或有不自主动作,呼吸微弱,语言失伦。这是脏腑精气衰竭,生理功能衰败的表现,预后不良。  5、何谓“除中”?  指久病重病,本不能食的病人,突然索食、能食的一种现象,是脾胃之气将绝的表现。页脚..页眉.  6、肝胆湿热证与脾胃湿热证如何鉴别?  两者都是感受湿热、饮食不洁、

3、湿热内生而引起。因此,都有湿热的共同表现,如黄疸、身热、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脉濡数。  肝胆湿热和湿热蕴脾的区别:肝胆湿热多有胁痛,湿热蕴脾多有腹胀便溏;肝胆湿热证由于肝经络阴器,故每见疮疡、湿疹、风疹等病。  7、五脏气虚证有何异同?  同点 均有气虚证表现: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苔白,脉虚。  异点 心气虚证:气虚证共性症基础上,兼见心悸或怔忡,胸闷等症;  肺气虚证:气虚证共性症基础上,兼见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痰清稀或声低怯等症;脾气虚证:气虚证共性症基础上,兼见纳差,腹胀,便溏等症。  肾气虚证:气虚证共性症基础上,兼见腰酸

4、腿软、耳鸣耳聋等。  8、怎样理解五脏“藏而不泻”和六腑“泻而不藏”?  “藏而不泻”是指五脏生成和储存精气的功能,“泻而不藏”则指六腑传化水谷糟粕和排泄五脏浊气的功能。后世治则中“六腑以通为用”的论点,用于治疗急腹症,就是根据“泻而不藏”的生理特点制定的。  9、结合附子的性能特点,说明其主治病证及服用方法。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1.亡阳证。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用治亡阳证。2.阳虚证。峻补元阳、益火消阴,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微者均可用之。寒痹证。能温通经络,散寒止

5、痛用治寒痹证。  本品有毒,内服需炮制,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10、黄芪与连翘皆有“疮家圣药”之称,临床上如何区别应用?页脚..页眉.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治痈疽疮疡阳证、实证,疮疡出现红肿热痛者。多配伍金银花、野菊花等。  黄芪具有补气、托毒生肌之功。用于疮疡正气不足,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难敛者。常与人参、当归等同用。  11、简述石膏的主治病证。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2.肺热喘咳证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12、简述半夏的功效及使用注意。  

6、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使用注意:反乌头。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慎用。  13、简述龟甲与鳖甲的功效的异同点。相同:均能滋养肝肾之阴,平肝潜阳。异:龟甲:长于滋肾,兼能健骨、补血、养心。鳖甲:长于退虚热,兼能软坚散结  14、何谓“透热转气”?  是治热邪初人营分的一种治法。当热邪初入营分而见身热夜甚,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时。除用解毒清营法治疗外,尚可用透热外出的药物治疗,使初入营分之热,透出气分而解,这种治法称为“透热转气”法。  15、何谓“甘温除热”  是治疗气虚发热证的一种治法。当脾气不足,中气下陷

7、时,出现身热汗出,渴喜热饮,面色恍白,体倦气短,四肢乏力,饮食减少,舌胖苔白,脉虚时,采用甘温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等,补益中气,使脾气健旺,发热消退,这种治法称为“甘温除热”法。  16、温里剂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①药多辛燥温热,易耗伤阴津,用时须注意防燥。②凡真热假寒者,不宜应用。③素体阴虚或宿有失血者,虽有里寒,用量宜轻。④页脚..页眉.素体阳气虚者,常配伍补阳药,温补并用,虚寒并治,才可持续发挥疗效。⑤阴寒太盛而拒药者,宜配反佐法。  17、试分析小柴胡汤的组成原则、功效、主治。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

8、草七药组成,功能和解少阳,主治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并治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病而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