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ID:34843064

大小:2.50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12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_第1页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_第2页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_第3页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_第4页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459学号或申请号201212443314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作者姓名:桑亮导师姓名:夏磊学科门类:医学专业名称:骨科学培养院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时间:2015年3月AthesissubmittedtoZhengzhou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PosteriorCorrection,DecompressionofTheResponsibleandLong-segmentalInstrumentalFusionforDegenerativeLumbarScoliosisByLiang

2、SangSupervisor:Prof.LeiXiaMedicineOsteopathic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March2015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Bm�2化年片月对円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3、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3i邮月:>咚年5月4曰摘要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研究生桑亮导师夏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郑州40052中文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

4、变性腰椎侧凸的中期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诊治的33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33例患者均采用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及矢状面稳定性进行对比,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1.1年。术前患者JOA评分为12.8±3.4分,VAS评分为7.6±1.9分,冠状面Cobb角39.4±11.6°,矢状面腰椎前凸角17.6±10.3°,冠状位失衡2.8±1.1cm

5、,矢状位失衡4.4±2.6cm,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为24.1±2.8分,VAS评分为1.8±0.7分,冠状面Cobb角14.5±5.4°,矢状面腰椎前凸角30.2±12.5°,冠状位失衡0.9±0.6cm,矢状位失衡2.5±1.6cm,末I摘要次随访的JOA评分为22.8±3.6分,VAS评分为2.1±1.5分,冠状面Cobb角14.1±5.8°,矢状面腰椎前凸角29.4±10.8°,冠状位失衡0.9±0.4cm,矢状位失衡2.1±1.3cm。术前与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比较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发

6、现VAS评分、JOA评分、矢状面腰椎前凸角效果轻度丢失,腰部轴性疼痛加重3例,轻度下肢麻木4例。结论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是治疗冠状面Cobb角>30°、冠状面和矢状面失衡的DLS的一种有效方法。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长节段减压融合IIAbstractPosteriorcorrection,decompressionoftheresponsibleandlong-segmentalinstrumentalfusionfordegenerativelumbarscoliosisPostgraduate:SangLiangTutor:XiaLeiDepartmentofOrtho

7、paedics,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52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edium-termeffectofposteriorcorrection,decompressionoftheresponsibleandlong-segmentalinstrumentalfusio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