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木薯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ID:34844346

大小:3.05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3-12

木薯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_第1页
木薯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_第2页
木薯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_第3页
木薯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_第4页
木薯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薯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文献综述1.1木薯的概述木薯∞以泐,聊沈掰),木薯又名树薯,树番薯,木番薯。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纲(DfcD∥8如玎伽s),蔷薇亚纲∞船协P)、大戟目∞印矗甜6妫、大戟科㈨砷蛔∞D淞)、木薯属@砌珈Df)植物,属内有98个种,其中仅有一个栽培种(R09盯吼al,1973)。木薯为多年生热带作物r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马铃薯、木薯、甘薯)之一,具有高生物量、高淀粉含量和抗早、耐贫瘠等优良特性,其中块根淀粉含量在27~34%之间,被誉为“淀粉之王”。1.1’.1木薯的生物学特性木薯是灌木状多年生作

2、物。主茎直立,木质,高2~5m,单叶互生掌状深裂,纸质,披针形。单性花,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同序。雌花生于花序基部,浅黄色或带紫红色,柱头三裂,子房三室,绿色;果实蒴果,矩圆形,种子褐色。根有细根、粗根和块根。块根肉质,富含淀粉。木薯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短日照作物,喜阳光而不耐荫蔽,对光照反应敏感,阳光充足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木薯对降雨量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年降雨量600~6000IIlnl的地区生长,多湿有利于它的生长,最适宜在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同时,木薯也是耐旱性很强的

3、作物,当年降雨量少于500Inm时也能生长,但是表现为产量低、品质差、淀粉含量下降,而氢氰酸含量增加(沈光,2001)。木薯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很高的产量潜力,它是一种C3~C4中间型作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很高的光合效率:在干早和高温环境胁迫下,也能保持较高的光合效率。生长期有一年木薯的最高产量可达8伽IllrIl2(CLAT,1989)。其次,木薯能耐贫瘠的土壤及干旱的气候,能生长在酸度很高的土壤上,这一点没有其它作物能与之相比。此外,木薯种植和收获的时间灵活,可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种植,便于和其它作物

4、间种。木薯的块根可在种植8个月后收获。块根也可保存在地下直到需要时取用,因此它有“饥荒储粮库"的美称(李洪清等,1999)。1.1.2木薯主要经济利用价值木薯的主要用途是食用、饲用和工业上开发利用,块根是工业上主要的制淀粉原料之一。世界上木薯全部产量的65%用于人类食物,是热带湿地低收入农户的主要食用作物。作为生产饲料的原料,木薯粗粉、叶片是一种高能量的饲料成分。在发酵工业上,木薯淀粉或干片可制酒精、柠檬酸、谷氨酸、赖氨酸、木薯蛋白质、葡萄糖、果糖等,这些产品在食品、饮料、医药、纺织(染布)、造纸等方

5、面均有重要用途,在中国主要用作饲料和提取淀粉。。,目前国家制定的“十一五”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新颁布的《国家可再生能源法》中,将木薯、玉米和甘蔗列为未来生产燃料酒精的首选原料。权威资料表明,2006年我国木薯种植面积为657万亩、产量达730万吨.、总产值近30亿元。随着能源供给的紧缺,利用荒山、荒坡及盐碱地种植木薯进而生产燃料乙醇,是完全可行的。表1.1能源作物的净能(NER)比较1.ablel-lTheNERofenergysourcescrop作物NER木薯甘蔗玉米甜高粱甜菜O.69~3.561.

6、90~2.70O.741.OO0.56资料来源:美国夏威夷再生能源协会表1-2各种能源作物单位面积产酒精比较Tablel-2Variousenergyc阳ppmductionperunita№acomparedalcohol土地产量糖或淀粉酒精产率土地酒精产量原料(m12)含量(%)(m原料)(kg/hITl2)甘蔗7012.5704900木薯40251506000甜菜45161004300甜高粱3514802800玉米5694lO2050小麦466390560稻米5754502250总而言之,木薯具

7、备抗风、抗旱、耐贫瘠和抗病虫害,光、热、水资源利用率高等独特的生物学适应性和经济价值。一般品种能抗9级台风,抗风品种可抗10级台风;木薯能在其它作物难以生长的贫瘠土壤顽强生长;中国目前几乎没有发现严重的木薯病虫害。木薯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高于大多数栽培作物,10个月周期的鲜薯单产可以达到9m/l】m2,鲜薯干物质率和淀粉含量分别可达40%和30%左右,均高于甘薯和马铃薯。1.·1.3木薯种植分布状况木薯起源于热带美洲,在全球南北纬230~300和海拔1000m以上的地区均有分布,广泛栽培于热带和部分亚热

8、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波利维亚、泰国、哥伦比亚、印尼等国。木薯在其原产地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直到19世纪20年代才被引入中国,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广东和广西的栽培面积最大,福建和台湾次之,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亦有少量栽培。1.1.4木薯生产概况1.1.4.1收获面积2005年世界木薯总收获面积为1851万公顷,木薯收获面积位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尼日利亚、巴西、刚果(金)、印度尼西亚、莫桑比克、泰国、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