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pdf

120例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pdf

ID:34872060

大小:983.15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3-13

120例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pdf_第1页
120例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pdf_第2页
120例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pdf_第3页
120例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pdf_第4页
120例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120例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位论文120例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TheStudyonthedistributionofTCMsyndromefactorsin120casesofgastricpolyps任登杰指导教师姓名:张怡教授申请学位: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名称: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论文提交时间:2018年4月论文答辩时间:2018年5月二零一八年五月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目的:通过对绵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120例胃息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完善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指导临床治疗,以期能降低胃息肉复发率。方法:1.病例来源:在2017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

2、28日期间,从脾胃病科住院病人中,选取第一诊断为胃息肉的符合本研究的患者。2.在2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级别的老师的指导下,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相关内容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对所筛选出来的病例进行证候要素辨别。3.设置《胃息肉临床资料记录表》收集信息,运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数据使用频数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20例病例,其主要证候要素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气滞(70.83%,85/120)>痰

3、(40.83%,49/120)>气虚(28.33%,34/120)>郁热(25.83%,31/120)>瘀血(5.00%,6/120)>湿热(4.17%,5/120)>阴虚(2.50%,3/120)。2.120例胃息肉病人体重过低有5例,约占总样本量的4.17%,体重正常者有48例,约占总样本量的40.00%,体重超重者54例,约占总样本量的45.0%,肥胖者13例,约占总体的10.83%。3.胃息肉的好发年龄段为年轻老年人及中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14。胃息肉2枚及以上多发为多见。胃息肉临床最主要表现为胃脘痛。4.本研究所收集病例的胃息肉病理分型

4、中,炎性息肉所占比最高(48.33%,58/120),其次为胃底腺息肉(29.17%,35/120),然后为增生性息肉(14.17%,17/120),腺瘤性息肉(8.33%,10/120)。另外,其中约10.83%(13/120)的患者病理合并肠上皮化生,2.5%(3/120)的患者病理合并上皮内瘤变,1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67%(5/120)患者合并胃黏膜萎缩。5.胃息肉好发部位以胃体(55.32%)、胃底(53.19%)、胃窦(27.66%)为主,十二指肠球部(6.38%)、胃角(4.26%)、贲门(2.13%)部较少发现。136.120例胃息肉

5、病人中C呼气试验阳性者31例(25.83%),阴性89例(74.17%)。7.120例患者中甘油三脂增高80例,约占总样本量的66.67%,胆固醇增高49例,约占总样本量的40.83%,LDL-C增高共46例,约占总样本量的38.35%。结论:1.胃息肉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气滞>痰>气虚>郁热>瘀血>湿热>阴虚。总体病机主要考虑为气滞痰凝,气虚郁热。2.胃息肉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病程半年以内郁热病机更重。病程在半年以上的胃息肉患者气滞病机更多;2-10枚胃息肉者病性多痰。胃息肉为炎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者多考虑气滞。甘油三酯升高时痰、气虚及郁热病

6、机更重。胃息肉合并HP阴性时痰与郁热为主要病机,HP阳性者,考虑瘀血为主要病机。3.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病位与大小均不影响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4.胃息肉合并HP感染患者病理类型为炎性息肉及胃底腺息肉的可能性较大。5.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血脂与胃息肉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关键词:胃息肉;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发病因素2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AbstractObjective:Theanalysiscollectandanalysisbyclinicalanalysisof120gastricpolypinpatientsofdepar

7、tmentofspleenandstomachdiseaseinmianyanghospitalofT.C.M,improvingtheknowled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etiologyandpathogenesisandguidingtheclinicaltreatment.Method:1.Sourceofsubjects:duringthetimeofFebruary1,2017toFebruary28,2018,choosethepatientsaccordingwithresearchthatthefirs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