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

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

ID:34887230

大小:3.17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3-13

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_第1页
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_第2页
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_第3页
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_第4页
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编号:中囯农业科学院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StudyonSustained-releaseFungicideofControllingTobaccoBlackShank硕士研究生:董瑜指导教师:孔凡玉研究员申请学位类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领域名称:植物保护培养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5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2、为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屮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4时%丨〉年j'月吋丨-j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研究生签名:时间:年少月>少円时间:74、年厂月2^日

3、导师签名:3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论文题目论文作者t研究方向收狁燕寒祕通卿专业指导教师fLX培养单位(研究所、中心)m^%f姓名职称筚位专业签名评氣i.——^—阅m山水i(种ft物紗人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李鹏程研究员海洋生物学-究所%v^lfk^秦副研究曲明静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员_屮国水产科学研究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周德庆研究员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程鄭後答青岛农业大学农学武侠教授植物病理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辩张智猛研究员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i委员会议丨己录(秘书)

4、申莉莉论文答辩时间地点2015年5月19日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综合楼第三会议室密级:论文编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防治烟草黑胫病缓释型杀菌剂研究StudyonSustained-releaseFungicideofControllingTobaccoBlackShank硕士研究生:董瑜指导教师:孔凡玉研究员申请学位类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领域名称:植物保护培养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5月Secrecy:No.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Dissertati

5、onStudyonSustained-releaseFungicideofControllingTobaccoBlackShankM.S.Candidate:DongYuAdvisor:Prof.KongFanyuDegree:MasterofAgriculturalExtensionSpecialty:PlantProtectionResearchDirection:PlantDiseaseControlMay2015摘要烟草黑胫病(TobaccoBlackShank)是由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6、parasiticavar.nicotianae)引起的危害烟草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制备微胶囊剂通过缓慢释放,达到延长杀菌剂的持效期的目的。首先通过室内生测等方法筛选出能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杀菌剂;然后制备成微胶囊剂并设计正交试验探讨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将制备的各杀菌剂的微胶囊缓释剂进行温室盆栽试验,调查试验烟株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具体结果如下:1.选择甲霜灵、烯酰吗啉、氰霜唑、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和丁吡吗啉六种大田生产上防治烟草黑胫病的常规杀菌剂,以烟草黑胫病菌0号小种为供试菌株

7、,进行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1-1甲霜灵、烯酰吗啉、氟吡菌胺和丁吡吗啉EC50分别为0.2847μg·ml、0.4563μg·ml、0.1242μg·ml-1和1.3614μg·ml,抑菌效果较好,因此选择甲霜灵、烯酰吗啉、氟吡菌胺和丁吡吗啉四种杀菌剂制备为微胶囊剂型。2.通过分别加入不同的助剂,将溶于二甲苯的甲霜灵与水充分振荡混匀,形成稳定O/W乳液,筛选出最适助剂农乳0203。微胶囊制备过程中,为明确15%甲霜灵微胶囊缓释剂配方及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并优化工艺,对获得的微胶囊进行

8、释放规律研究及评价,并通过盆栽试验确定其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微胶囊缓释剂最佳配方为(用质量分数表示):15%甲霜灵原药、27%二甲苯、2.5%0203、2%氯化铵、4%乙二醇、0.2%黄原胶、2%NNO、47.3%水;制备工艺为:芯壁比例1∶1、搅拌速度400r/min、调酸时间2h、pH4.5。所获得微胶囊制剂表面光滑致密无凹陷,大小均一,平均粒径12.93μm,包覆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