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

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

ID:34960178

大小:481.3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15

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_第1页
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_第2页
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_第3页
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_第4页
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鄂科协办〔2018〕90号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2019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汉市科协、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大学及相关中学: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英才计划”工作的通知》(科协办发青字〔2018〕28号)精神,切实促进高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决定2019年继续实施“英才计划”,现将《湖北省2019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1—附件:湖北省2019年“英才计划”工

2、作实施方案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教育厅2018年11月26日—2—附件:湖北省2019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一、目的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

3、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工作范围(一)高校及学科湖北省参与高校为武汉大学,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五个学科。(二)参与中学及学生武汉市省级示范高中及在校学生。三、导师推荐、中学确定与学生遴选(一)导师推荐“英才计划”导师原则上应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3—划”导师中推荐,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为主。武汉大学根据上述条件推荐导师人选,报省级管理办公室审定后,正式确定2019年“英才计划”导师。新增导师获得全国管理办公室制作的导师聘

4、书,往届导师自动进入“英才计划”导师库,优秀导师将获得全国管理办公室表彰。导师应组建由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组成的培养团队,团队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二)中学确定已加入计划的中学可继续开展2019年活动,但需向省级管理办公室递交项目确认书。新加入计划的中学需向省级管理办公室提交项目申请书,经省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审核批准后,确定为2019年英才计划湖北省实施中学。(三)学生遴选省级管理办公室联合武汉大学及相关中学向中学生广泛开展招生宣传及选拔动员工作。各实施中学按分配名额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

5、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申报,学生相应学科成绩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前15%。已入选学生可申请继续培养,比例不得超过20%。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高校导师的研究领域选报导师,并在网上提交相应材料。—4—省级管理办公室和武汉大学联合对报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创新潜质进行笔试、面试。笔试可选用全国管理办公室提供的五学科潜质测评试题。导师根据学生报名材料和笔试情况确定进入面试人数,面试学生与入选学生比例原则上不少于3:1,学生通过面试后进入培养环节。根据全国统一安排,分配湖北省2019年英才计划培养学生名额为35名(含确定继

6、续培养学生)。每位导师培养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四、学生培养(一)培养周期“英才计划”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2019年1-12月)。培养周期结束后,学生可申请继续培养,报名遴选程序与新生相同。(二)培养原则1.兴趣导向。导师应从中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实质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创造条件。2.名师引领。“英才计划”导师以著名科学家为主,注重发挥著名科学家在精神熏陶、学术引领和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导师及培养团队应着眼于为国家

7、培养未来拔尖科技创新人才,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5—(三)培养方式1.导师培养导师应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平台和学术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导师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取指定阅读书目、参加学术讨论、听取学术报告、指导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切实体验科研过程。对于兴趣爱好或科研项目属于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生可以推荐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导师、不同实验室或校际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导师应保证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原则上应每月至少与学生面谈一次,对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导师应要求学生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原则上

8、培养周期内学生到校参加培养不应少于10次,督促学生在每次活动后登陆网络平台提交《成长日志》,记录培养过程。导师及培养团队应加强与中学教师的联系,视情况邀请中学指导教师加入培养团队,协助导师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培养。2.科学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