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惠州

苏东坡在惠州

ID:35017518

大小:5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16

苏东坡在惠州_第1页
苏东坡在惠州_第2页
苏东坡在惠州_第3页
苏东坡在惠州_第4页
苏东坡在惠州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东坡在惠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东坡在惠州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一生三次在朝廷做高官,官至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三次遭受贬谪,曾先后被贬谪到湖北的黄州、广东的惠州和海南岛的儋州。他是在59岁高龄时被贬到惠州来的。一、一代文豪贬惠州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实行变法,其中也包括苏轼提出的一些改革主张。但,要比苏轼的激进得多、丰富得多。按理,苏轼是应该拥护变法的。但,由于王安石思想激进,而苏轼思想稳健且偏于保守,故产生了矛盾。苏轼认为,新法“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上皇帝书》),不利于国家。还认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

2、不惊”(《辩试馆职策问札子》)。故苏轼是主张渐变的。况且苏轼长期生活在下层,对农村情况比较熟悉,对广大农民的疾苦也比较了解,所以他只看到变法中的毛病和不足,因而和保守派站在一起,反对新法。但,王安石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变法大张旗鼓地进行着。于是,他不得不要求外任,离开了朝廷。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再起,章惇一伙对“元祐党人”进行疯狂的报复、迫害。苏轼又首当其冲,在被迫害之列。御史赵挺之、来之邵等人又重演“乌台诗案”,弹劾苏轼所作之诰词“谤讥先帝”。于是,苏轼在定州任上便落端明、翰林两学士,落职贬知英州(今广东英德)。苏东坡是哲宗皇帝的老师

3、。起初,他对哲宗还是抱有幻想的。当年仁宗在世时,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而神宗更爱苏轼之文,宫中读之,进膳忘食,称之为天下奇才。可是,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哲宗皇帝根本不讲情面,也不顾及先帝们对苏轼的褒奖,不顾及苏轼是否是个人才。一年前,他首先准苏轼辞去礼部尚书而出知定州,东坡临行前要求向皇帝“陛辞”,也不获准。种种迹象表明,苏东坡是不容于朝的。但是,东坡还是逆流而上,上书皇帝,劝他不要听信新党的胡言乱语:“臣恐急进好利之臣辄劝陛下轻有改变,故辄进此说,敢望陛下深信古语,且守中医安稳万全之策,勿为恶药所误,实社稷宗庙之利,天下幸

4、甚!”(《朝辞赴定州论事状》)。按照宋代的政治制度,谪官接到诰命之后,必须立即离任,不须交代,不得逗留。苏轼在绍圣元年闰四月三日接到诰命,便立即前往贬所。当他还在赴英州的途中,政敌章惇、蔡京、来之邵等人又不断地在皇帝面前攻击苏轼,说苏轼罪大恶极,贬谪英州仍不足以惩罚。于是,哲宗皇帝又两次对东坡加重处分,把苏轼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这时的苏轼,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囚犯了。在古代,岭南广东是比较落后的,人们称之为蛮瘼之地,加上气候炎热,疾病较多,人们又称之为瘴疠之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是把不同政见的“罪大恶极”者贬谪到岭南来。而从定

5、州到惠州,有4千余里。当时没有汽车,没有轮船,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和帆船了。而这时,苏东坡已是59岁了,加上身体又不好,患有严重的痔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对家人作了重新安排:令苏迨一家及苏过的妻儿去宜兴,和大儿子苏迈住在一起;自己则与幼子过、侍妾王朝云并两老婢,主仆五人奔赴贬所。值得安慰的是,苏轼此次南迁,沿途多遇故旧,并得到他们的帮助。尤其是在扬州,以龙图阁知润州事的张耒,怕东坡在路上遇到不测,特地挑选了两名士兵随他南行,沿途照顾他,一直护送到惠州。但,苏东坡对此次贬谪是不服的。当他翻越大庾岭即将踏入广东时,心绪突然高涨起来,竟然写诗表白自己

6、的高洁:“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静。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过大庾岭》)说自己是“11/11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一股凛然之气跃然纸上。二、惠州父老喜迎苏东坡经过长期跋涉,苏东坡一行终于在九月进入岭南广东了。当他乘坐的船沿北江顺流而下,行至清远时,看见岭南都是青山绿水,气候宜人,本来就十分高兴。更令他高兴的是,一位姓顾的秀才还热情地向苏东坡介绍了惠州的情况。东坡听了之后,禁不住写下了一首《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闻道

7、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九月二十三日,苏东坡携着家人从广州向惠州进发,他们坐船沿东江溯江而上。一路上,苏东坡都在盘算着游览罗浮山之事。罗浮山在博罗县境内,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它,山势雄伟,风景秀丽。在260多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900多处,洞天奇景、石室幽岩近百处。它,还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号称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十月二日,苏东坡一家就到了惠州。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刚踏入初冬的岭南气候,不冷不热,十分宜人。当苏东坡从船舱中走出来时,看见码头上站满了人,大家都用奇异的眼

8、光望着他,有些人还向他问好。顿时,苏轼热泪盈眶,一首《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诗便口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