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培优练

高二下培优练

ID:35025556

大小:11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6

高二下培优练_第1页
高二下培优练_第2页
高二下培优练_第3页
高二下培优练_第4页
高二下培优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下培优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下培优练习历史(一)班级:姓名:1—25题各3分共7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B.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C.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2.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梭伦改革前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A.国王与贵族B.贵族与平民C.贵族与奴隶D.国王与贵族4.庆历新政的内容不

2、包括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B.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属“恩荫”做官C.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D.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5.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B.从各等级公民中抽签产生C.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6.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A.赋予公民的国家主人地位B.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C.引导公民切实地关心国事D.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7.均田制推行的前提是A.俸禄制度的实行B.政府掌控着大量无主荒地C.三长制的推行D.新的租调制的实行8.北

3、宋初年所设参知政事的目的在于A.使调兵与统兵权相互牵制B.加强对带兵将士的防范C.取消宰相对军事与财政的支配权D.帮助皇帝管理国家的财政大全97/7.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土的旧制,改考经义策论,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A.主要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C.否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10.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C露田又叫桑田,可以买卖D.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11.观察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B.都促进

4、了大民族融合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1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属性的是A.方田均税法     B.募役法    C.青苗法    D.保甲法13.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统一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4.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否定血缘关系的改革措施有①按财产的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按地域划分部落③按公民大会的决议决定内政外交④按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15.从“男子15岁以上,授种票谷的露田40亩,妇人2

5、0亩。奴婢同样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的规定中,看出北魏均田制的最大特点是A.计口授田B.劝课农桑C.授田可以买卖D.官民平等16.宋仁宗时,“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指官僚地主)所占”,对此宋代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均田制B.农田水利法C.青苗法D.方田均税法17.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政治家是7/7A.商鞅B.范仲淹C.王安石D.康有为18.韩琦曾这样评价王安石改革中的一项新法:“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该新法是A.市易法B.青苗法C.募役法D.方田均税法19.商鞅变法时规定

6、:“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两者的共同作用是A.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B.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20.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中,正确的是A.整地碎土工具进一步发展B.因战乱,对外贸易萎缩C.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D.实物交易越来越频繁21.下列对梭伦改革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B.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C.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D.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22.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7、②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④促进雅典的民主进程A.①④B.③④C.①③D.①②23.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2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由此可见,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