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研究

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研究

ID:35065214

大小:18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7

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研究_第1页
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研究_第2页
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研究_第3页
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研究_第4页
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研究-经济福安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研究张禧摘要:城市化是步入现代化的必然发展历程,它在给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当然也会难以避免地造成对资源及环境的压力。如何让城市化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寻求一条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的优化协调之路,为越来越多人所注意。利用综合化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福安市城市化同城市生态环境现实状态予以评价,并利用其耦合协调度对该地区城市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情况予以分析。其结果可以显现: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地区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是呈现不断变化的,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协调度不够,200

2、0年之后,协调度有所好转。另外,看2013年该地区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态,可以发现其同经济发达程度有较密切的关系。关键词:福安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度8/8城市化属于人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的综合产物,是一种难以逆转的必然趋势[1]。从20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普遍加速,在1800年时,城市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2.5%,而到2010年时,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在城市中工作与生活,预计到2030年时,这一比例更是会高达65%。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同经济与社会发展有较为密切的关注,在1949年时,城市人口和全国总人口的比值大约为1:9,而到2008

3、年时,这一比值则改变为1:1.7。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城市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转变,再比如资源结构、资源形态等方面的变革,这些都将造成最终的资源分配利用方面的问题[2]。这些问题已经为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关注,分析研究城市化同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寻求出一条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的优化协调之路,是目前我们所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一、研究区域基本情况(一)城市概况福安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位于闽东中心地带,该市东邻柘荣县、西接周宁县,南与宁德市相接,北和寿宁县毗邻,东西距离37千米,南北距离80千米,是闽东北地区的活力城市。福安市是中国绿竹

4、笋之乡、民间船舶修造基地,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工作重点市、体育先进市,沈海高速、福泰高速等越境而过,使该地区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福安市目前辖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别是福安经济开发区与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共有5乡、13镇、4街道,全市人口总数近70万人,其中有十分之一左右为畲族。从地形地貌上来看,福安市位于鹫峰山脉、洞宫山脉及太姥山脉之间,山体走向大致是东北至西南,中部交溪河畔为平原与丘陵,地势由北到南方向倾斜,东西高,中间低,是南北走向谷地。从气候上看,福安市气候湿润温暖,是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因为处在低纬度地带,又加之濒临东海,受到季风环流影响所致,四季明显而夏季稍长,雨量

5、集中,台风频繁;又因为境内山地地貌的影响,气候还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二)城市化发展概况8/8从改革开放以后,福安市各项经济与社会事业即取得了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渐渐增速。2013年,全市共完成生产总值136.02亿元,依可比价格来说,较2012年增加了12.9%,连续5年呈现出两位数高增长态势。城镇人口比重为41.2%,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07元人民币,较2012年增长8.7%。福安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93至2013的20年里,增长规模翻了15倍[3]。(三)生态环境概况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福安市第二产业所占的国民经济比重有所降低,可是依然占据相对重要的地位,其

6、中船舶制造业、轻化工业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可小视。在1993至2013年里,福安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在1998年左右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逐步降低,可是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却未见降低,而是有所增加,到二十一世纪后进一步提升。直到最近三年,废气与废物的排放量才有所缓解,但是却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特别是行业结构的相似性特点让重复建设问题与过度竞争问题显现,均造成了环境治理的高难度状态,环境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二、耦合理论与研究方法(一)基本理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有其独立特征。比如城市化的特征在于,首先,某一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集中地区,城市持续扩张,农村用地量降低;其次经

7、济结构出现新的变化,农业活动的主导经济状态发生根本性改变;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出现蓬勃发展;第三,出生率与死亡率一类的人口结构指标出现显著变化;第四,新兴城区规模较小,一般处在城乡交界地带。再比如生态环境的特征在于,首先,生态环境内的各要素互相联结为一个整体;其次各要素的表现多样化[4];第三,生态环境不断循环,只要合理利用,便能够持续应用,而肆意破坏则会显现出恶性循环的后果。8/8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自的特征研究基础上才能谈及二者的耦合。所谓耦合,原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体系、运动形式利用相互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