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ID:35100172

大小:2.84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3-17

上传者:U-24835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_第1页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_第2页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_第3页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_第4页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i11?,y—:.-'^.-;—余.'<言令rf:巧讚VT;a?!i議顯-顧.賴ii"—''?一':-.一一.、?"*4t?::;*^<*;々:C■、二?一*以^亡,公jA苗茫''^:..V皆嗜/再-.楚请庫r資'告‘契'巧:t学位论文魏農顯萌F;遠梦ijf譜!'—皆.巧戦謹顆杠:/參誦|11|型城典麟議i養麵"一、'-?叫、K.'^-;‘,該r驚请巧马.:可;議;;讓采.成公蘇皆;'.餐每:^‘.:.声變&产京^每;苗接社Y踩;,J.巧\;媒謀《?'-'?..^;.'.:-乃:^声一‘一,A"片掉為..-—-;勢葦顯L。._^'—-古‘苗-聲-哀讀冷'.y'^-个--:--^^‘;.t;:t?i;';\或疋金繁今:人</;;乂片苗為巧M與-■::/■^;:^fv.>{:;.IV’'?、?-少:V別:%紀為^嫁謀专擊據鮮卽请; ̄為義I:試’.—‘?;^;^式咬議;.争^每AJ與<全。/么绵臀巧聲禱,气巧TT^sr與'"■^V\.%X.:v^:冉亚清授卢話¥與讀指穿教师、教參‘..:..辩,:记寒這着,V..v鑽讀av#黨義;.业:思主义:国:洋名務马克中化擁旅心苑楚巧寶谭變:-I—’?;、..??攝::-,說破W戸f'矣’'^-^^逆?曾;:色经巧理论,;;巧方中国特的与实践么^艇巧向)点/詞;^^:-:'V:.片今>:.己马-錄某,扛幾知錢麵v舞爲.-'*.,;::.等:識鑛讀八心:纔作I;也/r增充t边送、/梦祕c\蔡.皆-:—鞭打謂管讚矣譜獅薄窦I-:%;Iu每巧繁幾聲邊麵:L^;:考爲强f式&舒巧^'〇康亞I知牟巧鸯.;站铅:窜r心命纖然皆艇蠻i-i::l/M;^-?';>.璋若與谭7鶴.觀祭巧非嫌蟲歡^填—-踩穿.城纏難与;i鐵繩麵巧寒穿寿1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硕士研究生:胡萤骅指导教师:冉亚清教授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05月 AThesisSubmittedtoChongqingNormal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newurbanizationinChongQingCandidate:HuYingHuaSupervisor:RanYaQingProfessorMajor:StudiesofMarxisminChinaCollege:CollegeofMarxismChongqingNormalUniversityMay,2016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领头羊”,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强力”引擎。努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为我国赢得发挥后发优势的巨大空间。一座城市的城市(镇)化水平直接反应这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城市(镇)化的优质发展更是一个城市实现现代民主和文明的有效载体。本文以科学发展观的视域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提供一项扩大内需,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强调一项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这在中国西部开发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等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分析了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知识,分别阐述了城镇化的理论基础,对工业化、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等概念的认知,并论述了传统城镇化的不足与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为整篇文章的架构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与出发点。第三章,分别从英国、日本、瑞士三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总结经验,为本文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第四章,分析了重庆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与现状发展。第五章,从科学发展观的几大观念对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理念。第六章,结合前文提及到的国外发展经验、重庆城镇化历史发展状况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提出了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策略。关键词: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策略I 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newurbanizationinChongQingABSTRACTNewurbanizationisanimportantstrategyintheprocessofour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andthehistoricmission,isinlong-termmotivationtoexpanddomesticdemandandpromoteeconomicsustainableandhealthydevelopmentofthe"leader"isourcountrytobuild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andfromeconomicsuperpowertoeconomicpowertowardsthe"power"oftheengine.Pushinganewroadofurbaniza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owinthebackwardnessadvantageofhugespaceinourcountry.Acityofcity(town)leveldirectresponsethecityandeventheentirenationaleconomicstrengthandthelevelofproductivitydevelopment;Highqualitydevelopmentofcity(town)isacitytoachieveeffectivecarrierofmoderndemocracyandcivilization.BasedontheconceptofscientificdevelopmentperspectiveforpushingforwardtheconstructionofthenewurbanizationofChongQingisdesignedtoprovideanexpandingdomesticdemand,thetransformationofthemodeofthelocaleconomicdevelopmenteffectivemeans;Emphasizeatospeedupthepaceofurbanandruralintegration,contributingtotheinevitablechoicetobuild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InthewesternChinadevelopmentstrategyforthedevelopmentanddeployment,hasfar-reaching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paperisdividedintosixparts.Thefirstchapter,theselectedtopicbackgroundandresearchsignificanceofthisarticleexpoundsbriefly.Thesecondchapter,thepaperanalyzestherelatedconceptsandtheoreticalknowledge,thisarticleinvolvestherespectivelyexpoundsthetraditional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newurbanizationoftheoreticalknowledge,andbrieflyintroducesthetraditionalurbaniz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andessenceofthenewurbanization,forthearchitectureofthewholearticlelaidatheoreticalfoundationandstartingpoint.Thethirdchapter,fromtheUnitedKingdom,Japan,Switzerlandthreecountriesintheprocessoftheurbanizationdevelopmentofsummingupexperience,toprovidereferenceinthispaper.Thefourthchapter,thepaperanalyzesthehistoryandcurrentsituationoftheurbanizationdevelopmentofChongQing.ThefifthII chapter,fromtheconceptofscientificdevelopmentofseveralbigideasonthedevelopmentofnewurbanizationofChongQingdevelopmentconceptsareputforward.Thesixthchapter,combinedwiththeabovementionedtotheforeigndevelopmentexperience,ChongQingurbanizationdevelopmenthistoryaswellastheconceptof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putforwardscientific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inChongQingstrategy.Keywords:ChongQing;NewUrbanization;DevelopmentConcept;StrategyIII 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1绪论........................................................................................................................................11.1选题背景.............................................................................................................................11.2研究意义.............................................................................................................................21.2.1理论意义..................................................................................................................21.2.2实践意义..................................................................................................................31.3研究综述.............................................................................................................................31.3.1国外城市化发展相关理论研究..............................................................................31.3.2关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的研究...........................................................................51.3.3对重庆城镇化的研究..............................................................................................61.3.4小结..........................................................................................................................8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81.4.1研究内容..................................................................................................................81.4.2研究方法..................................................................................................................91.4.3创新点......................................................................................................................92城镇化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102.1城镇化的理论基础...........................................................................................................102.1.1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理论....................................................................................102.1.2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102.1.3人口迁移理论........................................................................................................102.2城镇化相关概念界定.......................................................................................................112.2.1工业化与城镇化....................................................................................................112.2.2城镇化与城市化....................................................................................................122.2.3传统城镇化及其缺陷............................................................................................132.2.4新型城镇化的本质................................................................................................153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173.1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173.1.1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173.1.2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及经验启示............................................................................173.2瑞士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183.2.1瑞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183.2.2瑞士城市化的特点及经验启示............................................................................193.3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19IV 3.3.1日本城市化的发展进程........................................................................................193.3.2日本城市化的特点及经验启示............................................................................204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与问题分析..........................................................214.1重庆市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214.2重庆传统城镇化发展问题分析.......................................................................................234.2.1城镇化重“量”而轻“实”................................................................................234.2.2产业发展有待更好的协调互动............................................................................244.2.3小城镇环境问题堪忧............................................................................................254.2.4农村人口市民化面临阻碍....................................................................................265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285.1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285.1.1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285.1.2新型城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295.2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305.2.1遵循整体性原则: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305.2.2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强调“新四化”协调发展.............................................305.2.3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315.3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统筹兼顾...........................................................................325.3.1统筹城乡发展........................................................................................................325.3.2统筹区域发展与对外开放....................................................................................326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策略...............................................................346.1优化空间战略布局是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346.1.1积极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346.1.2城镇规划与生态环境、地方特色相融合.............................................................356.2健全交通网络是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366.2.1健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366.2.2积极推行“PPP”融资模式..................................................................................376.3打造产业集群是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力支撑...............................................386.3.1创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386.3.2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396.4加强社区建设是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406.5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民市民化是促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41结语.........................................................................................................................................43参考文献....................................................................................................................................44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46致谢..........................................................................................................................................47V 1绪论1.1选题背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表明,一个国家想要顺利实现现代化,在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同时,必须重视城镇化的发展。作为中国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经济实体地区的一员,重庆市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开启了独具重庆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探索道路。着眼于国家范畴,全国的城镇化统筹发展会议明确提出了如下方向:要明确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对于建制镇、落户问题的行政限制要及最大的努力放开。时至2003年,重庆市开始把市级中心镇列为重点的发展对象,尽可能地发挥重点对象的示范带头作用和辐射带动力量,协同其他小城镇共同发展。一方面力图突出主要对象、兼顾一般类别的原则,分门别类地推进小城镇建设,这是发挥示范带头的功能;一方面,结合实地研究,通过落实1个中心镇最大限度可带动周边5—10个小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发挥辐射带动的功能。历经多年的政策驱动,我市110个市级中心镇大多数已具备相当规模,联系且带动着周边合约500个小城镇,并相互联系,促成城镇群,这样的发展模式使各城镇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功能互补、加强了相互的相关性、促进了各组成部分的良性循环。时至2014年,110个市级中心镇完成建设项目116个,全市常驻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达59.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0.5%。如今,重庆作为一个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节点,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纽扣,在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具有特殊而不可取代的地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群是重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实国家重大决策,实现重庆在全国“一盘棋”中科学作为、大有作为的战略选择。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将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重要载体,有利于提升重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海上丝绸之路产业腹地的功能定位,有利于发挥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带动功能以及对我国西部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1 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首先,本研究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底,工业化成就了现代社会的现代化特征的形成,工业化更是在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个重要要素,机器大工业不仅使封建主义社会架构坍塌,而且促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立并使之发展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凭仗大工业生产,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产生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产生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些思想为譬如中国这样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家或者地区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理论指导。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明确十八大对我国“四化同步”的重要指示,就四者互动关系来看,工业化旨在创造,通过转化自然力获取供给,城镇化则通过聚集人群从而营造市场,提供需求。这两者一起协同带动和武装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二者提供必要的支撑和基础保障,第四方面的信息化则为其他三者的运作提高了经济效率。所以不难看出,力促“四化”在运作中互动既可以并驾齐驱又可以良性互帮互助,在互动往来中实现步调一致,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大步发展。这对研究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理论性的先导意义。其次,本研究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文以发展为切入点,在分析了重庆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点后,着重罗列了在将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科学发展的原则并提出了以此为基础的理论建议。这有利于贯彻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对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城镇建设方面的拓展理论研究并丰富其理论内涵。最后,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与长江经济带三叉路口的枢纽点上,发挥着连系东西部、串接南北方的经济战略地理优势。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积极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有力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阶段已踏入工业化后期,只有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产业布局与城镇特色相协调,形成产城互动才能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研究根据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研究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重庆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丰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2 1.2.2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有助于为重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现实指导。城镇化的优质发展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有效引擎。一座城市的城镇化水平直接影射这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城镇化的优质发展是重庆市实现现代民主和文明的有效载体。以科学发展观的视域推进重庆城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在重庆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本研究有助于完善“五大功能区”布局并提供决策参考。分析重庆城镇化发展状况,有利于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在未来道路上扬长避短,挖掘自身发展优势,有利于为重庆市市委政府提供可行性决策参考,为党员干部提供一定的政策执行思路,这对重庆市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亦具有长远意义。1.3研究综述一直以来,城市(镇)化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国家政府、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根据本文所涉及的内容,笔者将国内外学者们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总结如下:1.3.1国外城市化发展相关理论研究“S”形城市发展曲线规律。焦秀琦(1987)在《城市规划》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世界城市化的"S"形曲线》,首次系统地介绍和推导了城市化增长曲线的“S”形城市发展规律(受启发于美国经济地理学者诺瑟姆(RayM.Northam)1979年编著的《经济地理》一书中关于城市化发展研究)。他把城市化发展进程概括成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的曲线如图1.3.1-1所示,并将城市化进程划分为初期—加速—成熟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城市化各有特点。初期阶段的判断标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30%以下。在这个阶段里,农村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水平较低;中期阶段的判断标准是城市化水平在程度数值30%至70%之间。该阶段里工业基础已然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使整个城市化进程大幅度上升,突破50%,直逼70%;后期阶段的判断标准是城市化的水平达到70%以上。该阶段城市化发展已经成熟,农村人口数量无论相对量还是绝对量已经下降到最小限度,为保持农业发展的基本进度,农业人口趋于停止转移,最后停留在相对稳定的10%左右,整个城市化水平相对稳定。3 图1.3.1-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其著作《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与《经济增长理论》(1955)中提出了“两个部门结构发展模型”的概念,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图1.3.1-2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发展体系,这两种结构构成了“二元经济结构”。他指出,起于工业方面的劳动产出量超出了工业部门所应付的工资总额,从而出现了一定量的剩余产出。倘若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再次投入进生产线中,现实就是工业部门的资本运作就会要求更多的劳动力投入进来。只要农业方面还有过多的劳动力存在,这一种投入的需求就会一直延续,一直到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出现短缺的信号,这时工资水平线将由水平直线变为具有正斜率的曲线,工农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收入都将随资本投入的递增而上涨,两行业走向均衡发展,国民经济结构趋向逐步转变。经济学里把劳动力由剩余到短缺的那个节点称之为“刘易斯拐点”如图1.3.1-2示。按照刘易斯的设想,从二元经济走向一元化的工业社会的过渡主要依赖于现代部门的扩张。钱纳里多国模型。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多4 国发展模型”(1975)。该理论概括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他们通过这个模型指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关系由紧密到松弛的一个发展过程。一开始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当双方的发展率均达到13%,城市发展加速,速度明显超过了工业化。到了工业化的发展后期,制造业在GDP里的百分比逐渐下降,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作用也逐渐下降。1.3.2关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的研究王玲杰、武文超、杨兰桥等人在其研究专著《新型城镇化引领论》里各自总结其科研成果,将中国城镇化历史演进轨迹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78年,曲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节点。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1978年的17.9%,平均每年不足0.25个百分比。30年间城市数量仅增加61个,平均每年只有2.03个。这个时期的城镇化进程波折、反复,其中,1949年到1958年城镇化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吸收大批农民进入工厂,由工业化带动城镇化,1958年到1978年的城镇化率达到16.25%,每年平均增加0.63个百分点,在大跃进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全民大办工业,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导致过度城镇化现象。第二个阶段,1979年-1992年,恢复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人们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规律与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一时期对推动城镇化发展起了重要影响的有四件事:第一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个是国务院制定了“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规定;第三个是中央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粮食进城务工经商;第四个是对外开放的迅速推进。到1992年,全国总人口由96259万增加到了117171万,年均增长了1.5%;城镇人口由17245万增加到32175万,平均增长4.9%;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27.5%,平均增长3.4%,平均提高0.74个百分比。第三个阶段,1993-2000年,加速发展阶段。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从1993年到20世纪末,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化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中国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工业化和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36.2%,全国城市总数发展到675个,年均增长22个城市,是改革开放前的3.53倍。第四个阶段,2001-2012年,转型发展阶段。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科学5 发展观指引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背景,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全面加速的同时,转型发展成为主题。这一时期,中国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如何有效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并且滞后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处境亟待解决。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逐步体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着中国城镇化向提质增效方向发展。在这十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7个百分比,比1978-2000年的平均速度提高了65%,到2012年已经达到52.57%。1.3.3对重庆城镇化的研究第一,对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意义的研究。王英在《重庆城镇化分析及对策研究》中认为,重庆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战略意义在于“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关系到能否有效完成历史所赋予的重大使命,能否探索出有效破解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功之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重庆城镇化问题,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袁野在《关于加快重庆城镇化进程的思考》里提到,重庆“推进城镇化有助于巩固重庆西部重镇以及承东起西重要联结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长江经济带西部增长极、成渝经济新高地和长江上游最大中心城市发达经济圈三大战略制高点的构筑,使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战略支撑、对外窗口和辐射带动等重要功能。”张舰,李浩在《重庆三大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趋势及模式思考》中认为,“分析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趋势,选择符合重庆实际的城镇化道路与模式,对促进重庆城镇化进程和重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第二,对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困难的研究。蔡书良,吕小文在《重庆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探讨》中指出,重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重庆市内部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西部主城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东部地区的2倍,是东南部黔江地区的3倍。”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农业劳动力转移率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生活质量差;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城市体系不完善,城镇分布不均匀,“核心城市重庆的地位突出,首位度高达8,是绝对的主导地位。城市体系中缺失大城市,中等城市大多数刚由小城市升级上来,因而规模偏小。6 小城市数量则极少。”赵涛涛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重庆城镇化道路研究》中指出,“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突出的地区,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既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特大型城市,一方面农村地区面积大,农业比重高,农村富余劳动力仍较多,另一方面,全市城镇体系不健全,城镇化水平差异大,对广大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市域中心城市功能不强,与其他直辖市和大区一级的中心城市相比,重庆的中心城市功能还不够突出,产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金融实力和融资能力、物流配送和集疏散能力,以及对流域腹地的资源整合能力都还有待加强。”“重庆的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于祥文在《重庆城镇化发展特点分析》中提出,“重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地区和渝东南地区三大经济圈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二是重庆三大经济圈内各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重庆城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即各区县城镇化梯度发展的断层现象明显。”“重庆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中期,发展任务艰巨是其另一个特点,要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还需着眼于长远发展。”第三,对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袁野在《关于加快重庆城镇化进程的思考》里提到,“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城镇化的推进最终是把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向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聚集和转移,有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才有非城镇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才有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结构调整是重点。对于空间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关键。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制度创新是关键。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制,使政府政策性投入与市场补偿相结合,城市建设由以公益性为主向以经营开发性为主转变。”王英在《重庆城镇化分析及对策研究》中认为,推进重庆城镇化建设可以试行以下对策:“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健全城镇体系,扩大城镇规模。扩大资金来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坚持城镇化建设持久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蔡书良,吕小文在《重庆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探讨》中作出了以下探讨,“国家应加大向重庆投资的力度,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速乡村城市化是提高重庆城市化水平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如何理顺城乡关系。重庆西部地区主城区要建设以重庆市区为核心,沿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渝合高速公路的城镇群。调整重庆的企业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7 企业规模结构和技术结构,以获得更大的产出效益,吸纳更多动力为目标。”孙久文,彭薇,黄其刚在《“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思考》中提及四点建议:“1.实施渐进铺开式户籍改革,保障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土地股份合作机制。3.建立新型融资机制,培育新型农村金融。4.建设环绕主城区的一小时生活圈,推行圈内公共服务均等化。”1.3.4小结通过以上我们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在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国外学者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对我们颇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成果。其次,学术界对于中国城镇化历史沿革、建设发展方向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知。最后,目前为止,对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的学术研究仍然不够全面,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提出过后,在这样的一个政策背景下,重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该以如何的思想作为指导?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该如何推动其发展?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的问题,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4.1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章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以及对学术界关于重庆城镇化发展的相关观点进行了综述。论文第二部分介绍了城镇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与特点,理论上划清了二者的界限,区分了异同。论文第三部分对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与借鉴。论文第四章梳理了近几年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对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做了总结。论文第五部分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秉持的发展理念。论文第六部分针对第二部分对传统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比、第三部分外国城市化的经验的借鉴、第四部分重庆城镇化发展历史的传承以及第五部分的8 思路与原则的秉持提出了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策略。1.4.2研究方法①文献研究法通过在校内外图书馆,学术研究网络资源等资料库中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对研究问题形成了系统的认知,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②比较分析方法从纵向角度考察事物发展的历程,从横向角度考察事物的发展过程。二者相结合,有利于总结事物发生的规律,探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在本文中,对重庆城镇化发展历史的探寻以及对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横向比较,即是这两项研究方法的直接体现。③理论联系实际法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我国关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观点融入到对重庆市以人为本城镇化的分析与论证之中。1.4.3创新点本文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现目前关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讨论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学术文献很少。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通过对重庆城镇化发展历史的梳理与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对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做了系统的研究,并综合以上研究成果为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作出了相应的策略。9 2城镇化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2.1城镇化的理论基础2.1.1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理论马克思指出,每一座城市虽然都有其特殊且独特的集散功能,但是它们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公共政治架构,譬如地方机关、警力、税收等等。所以一座城市的发展,政府的公共职能是其必然产物,同时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功能性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理论里,关于城市发展目标中表示,虽然城市是依靠着人群不断聚集而形成的,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城市对人的影响和改变。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要基于一定社会现代化发展标准来谈的,城市在向其现代化目标发展时所发挥的功能性作用都是为了促进人本身的发展。2.1.2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形成了关于“现代”的相关概念。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就明确揭示了由蒸汽机和大机器引起的工业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现代时期。这个时期,以大工业生产和其创造的世界市场为特征,利用自然动力为工业生产服务,采用机器化大生产实现最为广泛的分工。马克思与恩格斯也首次提出,世界逐渐步入“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从私有制到“现代私有制”;从手工业者到“现代工人”;“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到“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这些论述都表明了现代化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结果。从历史层面来看,现代化是由工业革命点燃且延续的,世界史中的现代化就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性的改变。2.1.3人口迁移理论西方学者莱温斯坦(E.G.Ravenstein)所提出的“三大研究领域与七大定律”(如表2.1.3所示)是人口迁移理论中著名的“推拉模型”的历史溯源。莱温斯坦认为人类的迁移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推拉模型”进一步指出,人口迁移的状态,不仅受到“七大定律”中各因素的影响,更是由迁出地的向外“推力”与迁入地的向内“拉力”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局面。10 三大研究领域七大定律经济律迁移机制城乡律性别律迁移结构年龄律距离律空间特征递进律双向律表2.1.3莱温斯坦:三大研究领域与七大定律发展经济学理论视阈下的人口迁移理论。该理论由刘易斯—托达拉模型为代表,在“完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将国家经济宏观性地划分为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随着工业部门的发展不断壮大,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了,那么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就宣告完结了。配第—克拉克定理。由英国学者配第提出,克拉克对其加以验证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人口转移与根据收入高低而产生的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是密切相关的。整体趋势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继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人口的迁移亦随这样的转移而不断演进。2.2城镇化相关概念界定2.2.1工业化与城镇化学术界对工业化的普遍认识是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里比重的提高或者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就业总体人数里的上升,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①。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强调,坚持走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中,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生产力在其客观发展的要求上,需要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这样的客观要求刺激、加快了人口、资金等因素向城镇的聚拢,可以说,工业化为城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11-08.11 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储备和人才保障。城镇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工业在其背后的强硬支撑;同时,工业化也为现代化的实现创造了一定时代需求的技术条件,且同样地为其提供了在资金上与物质上的支持。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工业化发展促使了技术的进步、吸引了资金的拢聚、吸引了人才的转移,从而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提升了现代化发展水平。城镇化,是非农业人口向城镇聚集、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名词与西方国家城市化的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它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在历经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告诉我们:一个国度要成功过渡到现代化的状态,在大力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同时,必须并重城镇化的提高。此二者是保证现代化进程顺利前行的重要引擎。2.2.2城镇化与城市化城市化的英文单词Urbanization中的“Urban”,它既可以解释成城市,也可以翻译为城镇,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镇)集中的过程以及在城市(镇)发展的二、三产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过程。所以城市化和城镇化都强调的点在于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会逐渐从农村转出,不同的是一个强调转向于城镇,一个强调转向于城市。在西方国家的城市发展史中,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地理因素加上工业化的发展、发达所积累下来的雄厚经济基础,西方国家一直秉持的是大城市的建设目标,豪华大都市的建设路径,强调人口向大城市聚集,非农产业向大城市集聚,这样就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造就了纽约、巴黎、伦敦等国际大城市的繁荣,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的建设则被摆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上,直到城市化后期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中国的城市发展却和西方的正好相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城市建设才刚刚起步,百业待兴,既没有那么强大的工业化作支撑,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所以在关于大城市的建设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因而,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我们从小城镇的建设入手,这样一方面,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广阔,能这样做,另一方面,在农村搞小城镇建设可以摊薄建设资金。更重要的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吸纳农村转出劳动力方面,更具有可行性。这就应运出了一种特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模式。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提到了“城镇化”这个术语,在他一系列的学术研究中,他拓展了中国城镇化的概念,并获得一些研究成果:“城镇化”这个词更适用于中国的发展现实。在后来众多学者、专家的学术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并符合中国西12 部地区现实的说法是: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一段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不管是西方国家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中国以小城镇为中心,它们都赋予着同样的历史内涵,那就是让人从农村走出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这就是他们共同的本质内涵。从这个角度讲,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本质区别。2.2.3传统城镇化及其缺陷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建设发端的时候,百业待兴,不太可能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搞大城市建设,只能从小城镇的方向着手。因为中国是较大的农业国家,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下,在农村搞小城镇的建设可以均衡建设资金的需求。并且,小城镇与农村的联系更容易建立,乡镇产业的发展对于将来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动力更强。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注重小城镇发展城市建设模式。传统城镇化①,是指一种不彻底、不全面的城镇建设模式,它单纯地依靠修建楼房,圈建住宅小区,盲目扩大城镇的占地规模;对于资源的运用是粗放型的,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更加不会关心一个农村人到城镇人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十二五”前两年分别提高了1.32和1.3个百分点。虽然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国情的掣肘、机制体制的发展等原因,以及一些地方对于中央的领导指示认识不清或者单纯追求自身政绩,在践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我国传统城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与缺陷,这样的建设不但影响了中国实现城镇化的正常推进,还可能损害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城镇化质量较低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的官方数据呈现的是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但是它并未与我国工业化水平相匹配,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更相去甚远。城镇化质量低,主要是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各大城市或多或少出现了“城中村”这一中国式“贫民窟”区域,这说明我国城镇建设在规划的执行力度上、城市建设的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城镇基础设施差,城镇功能较弱;另一方面,人的城镇化不得到重视。人,是城镇的主体,城镇的一切建设都应该围绕人来进行。农村人①本文提及的传统城镇化是相对于2013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所提及的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而言的。13 口向城镇转移的同时,他们在适应城镇居民生活的过程里,需要经历职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一系列整体化的转变,以此去融入到城镇的生活节奏中,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是一项仅仅通过一个身份的官方认定、一个城镇居民标签的标识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农村与城镇的生活习惯迥异,生活环境有变化,农民的个体文化素质与城镇生活环境不匹配,农民在城镇就业欠缺必要的职业技能学习与培训,等等都是导致传统城镇化质量欠佳的原因。(二)城镇发展方式粗放传统城镇化的思路是注重城镇建设的面积扩张、大量资源的投入,目的在于呈现出都市繁华的片面形象。我国城镇群的数量已经为数不少,但与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群相比还存在发展模式上简单粗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尤其是部分化工、煤化工厂,资源不均衡、设施不配套、管理不科学、技术不到位,作为部分城市的支撑产业,为城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三废”。在“全球变暖”这个话题下,反观我国二氧化碳的排量,增长的确不那么受到控制,2010年,我国的排量已经是欧盟与美国排量的总和,2012年的二氧化碳排量占到全世界的1/3,2013年的排量则占到世界的32%左右,可以看出,中国如果不着手于大规模的减排,基本上做不到防护全球升温不到2度的控制要求。再加上云南滇池污染、北京雾霾天气等等环境问题,这都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粗放发展脱不了干系。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袤,但是人均资源量与世界水平相比并不可观:我国的人口密度是其他大国的几十倍,但人均耕地只有其他大国的1/10,人均水资源只有1/10,人均森林面积只有几分之一。中国实际上是用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煤矿、矿产资源,4%的石油资源,2%的天然气资源来支撑占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和工业化①。综上所述,传统的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三)规模结构有待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3年科研成果发布会发布了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报告称,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程度在全球范围属平均水平,但存在城镇发展的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大城市过度膨胀,中小城市则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大城市因为地域原因、历史原因、人文原因等,对外辐射的可能与能力有限,而小城镇又因为自身经济基础较弱、人口承载能力较小,在经济方面对外有一定依附性,不具备独立式的发展和稳定的人口规模。大小城镇之间的联系不大,互动小,传统城镇化中忽视的问题,比如铁道交通不贯通、无产业支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都是制约其的重要现实因素,从而双方交往①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0(4):第56-58页14 程度难提高,小城镇聚集程度较低,人口总规模还比较小,人口吸纳、依附的能力不强。而对于我国整体发展而言,我国大小城镇还处于人口聚集、产业集成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规模结构的完善是未来长远发展的着眼点。(四)特色产业支撑不足传统城镇化面临着诸多困境,关键在于产业支撑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产业发展滞后,支撑能力不足。政府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不鲜明,一味地搞重工业、化工业、制造业,缺少区域产业分工和错位发展,产业结构严重雷同,竞争力弱。片面理解“产业支撑”的含义,忽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城市服务功能不足,人气不旺。从而,城镇“空心化”现象严重,产业发展不能形成集聚,青黄不接,就业岗位下降,就业难所引发的紧张社会气氛,致使城镇内劳动力向外流动,继而就减少了城镇的税收基础,恶性循环到最后将影响到整个城镇化的发展进程。2.2.4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结合国内众多学者及政府报告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阐释,本文将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含义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是以产业支撑作为内在动力,产城互动的城镇化;是以生态文明要求为内在要求,集约节约、生态环保、和谐共进的城镇化;是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有力保障,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它全新的本质内涵,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城镇化。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就是强调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的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①。把以人为本作为首要核心,不断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实现常住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支撑作为内生动力,正确推进就业和创业的城镇化。我国在践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归纳出了三项“聚集模式”,即农民向城镇聚集、农业向生态园区聚集、工业向工业园区聚集,这一结论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农业、工业、服务业这三大城镇化发展内在动力,其本质就是表明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经济的依托与支撑。产业的发展更是解决城镇①《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4):第16页.15 就业、“城市病”的有效途径,更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事实上,也只有具备了强大的产业经济发展能力,才能为城镇的建设提供不竭动力。(三)新型城镇化是以生态文明作为内在要求,集约、环保、和谐共进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里,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幸福、民族未来的大事,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融进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部过程,这样的要求也是我国当前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增大所提出的紧迫要求。城镇化是工业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城镇规模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人口的聚集和资源的消耗,且对于既有的生态环境系统也会形成一定的冲击,打破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造成不断地被改变。所以,城镇化的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建构必须和谐共进、协调发展,把生态建设的理念贯彻到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四)新型城镇化是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有力保障,持续健康发展的城镇化。“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在把持底线、完善制度、突出重点的前提下,注重公平,保障民生;从广大百姓最关注的切身利益出发,强化政府职能,提升公共服务共建能力与共享水平。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加快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且要因地制宜,将生产发展、生态维护、社会稳定纳入建设布局当中,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16 3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3.1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3.1.1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英国的城市化要追溯到18世纪上中叶,在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经济迅速大变革的前提下,在接下来的大约一个世纪里,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和城镇化进程。城市化进行前,英国的城市人大约只占英国全国总人口的1/5。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已有超过一半的公民是城市人,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有近600座。时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大约2/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英国早期的“圈地运动”为后来的产业革命带来了土地、劳力等重要因素。16世纪的商业革命则带来了强有力的市场需求,这就最终确立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应运而生。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纺织、钢铁等产业大量涌现、成长,蒸汽机与铁道交通的普及,使产业的集聚、区域的联系在英国国土上渐渐建立起来,这都成为了推动英国城市化的不竭动力。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这一近百年的时间里,威尔士和英格兰持续着一股移民浪潮,这从侧面带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因为城市化的重要变化就是农业从业人员向城市转移,转移人员则带来生产因素的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这是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出台《城市规划法》的国家,也是第一个践行社保体系的国家。根据相关统计,英国从20世纪初以来,前前后后共颁布了四十多部关于城市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条文着重点在于保障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和社会文明的建立。英国的城市化是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实行政府职能的合理互动,将“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握在一起。20世纪的二战结束后,战后的英国也开展了城市的建设计划。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只重视楼房的建设,把房屋修得华丽漂亮,舒适程度堪比伦敦市区房屋,但却忽略了社区的配套建设,人们纵然居住在舒服的大房子里但是却找不到“家”的感觉。3.1.2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及经验启示英国的城市化历经了一段很艰辛的过程,是从“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到“每个毛孔都渗着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段历史过程中在工业革命推17 动下的英国城市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工业革命在英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一方面,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对的就业人口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农业转出人口数逐年增加。18世纪末,英国农、林、渔业的从业人口占了总劳动人口的40%,时至1801,降到了35.9%,1851年降到21.7%,1901年降到了8.7%。另一方面,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在人类社会的地位,这里汇集了金融机构、教育资源、公共基础设施,同时更是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这一切都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第二,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也加速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引导手段共同串成了英国城市化成功的秘诀;第三,20世纪,英国着手建设城市化时,在社区建设这一城镇化进程“神经末梢”的环节上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一些地方开始试行社区规划,这一项规划旨在集汇各类公共部门、各商业部门与社区本身,共同行动,去认识与解决当地问题,并分享公共资源,从而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区生活得到不断完善。3.2瑞士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3.2.1瑞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有“世界屋脊”之称的瑞士,是一个多山内陆国家。瑞士境内地势以高原和山地为主,阿尔卑斯山脉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60%左右,耕地不到30%。历史上这样的地域属于穷山恶水,矿产原料又不丰富,要举国开展工业革命,普及蒸汽机是不行的,再加上地势分裂不开阔、不连贯,这使得手工业、轻工业等遍地开花,分散落户,国内无集中的大型工厂。在这样的条件下,伴随瑞士工业化的城市化规模不会太大,工业集聚区业大都向农村蔓延,这样的局面,有关学者如是评说“工业的分散化布局和乡村化形式有助于缓和工业革命必然①会带来的社会后果。”瑞士的第二大城市:日内瓦相对于欧洲大陆其他著名城市而言,往往被戏称为“大城市中最小的城市,小城市中最大的城市”。它面积不大,却是世界有名的国际中心城市,它的城市环境、管理方式、交通条件比巴黎、伦敦更为称道。追溯到18世纪的日内瓦,和欧洲大多数城市一样属于封闭式城市,而因为其地理位置毗邻法国,所以接受了多数移民,居民的增长势必会增加居住场所。有趣的是,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是自由的,没有政府领导的,移民者们自发地在街道两旁修建房屋,在村落与村落之间的道路两旁想方设法搭棚设屋。①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M].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四卷下册,第219页。18 日内瓦真正开始城市化是在19世纪中叶,日内瓦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以旧城区为辐射点向四周发散开来,这样的好处在于既逐渐适应人口的增长又慢慢实现由商业式城市向工业化城市的转变。现如今,昔日郊外的新区已然成为现在的商业活动中心(重庆渝北区、北部新区等建设思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工业化的影响,日内瓦的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区域的划分与规划。一些地区被划分为专门的工厂区、工人住房区、服务行业区、手工业区。这样的划分手段让有限的地域资源得到有效的资源分配,提高了城市区域的利用效率,尽管后来也多多少少有些许变动,但是总体架构就在那里。瑞士的其他城市的建设与日内瓦均较为相似。3.2.2瑞士城市化的特点及经验启示瑞士的城市建设环境是高原、山地的格局,这对于我国云南省、重庆市等有相似地理环境因素的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瑞士城市化独居风格的特点在于大大小小的城区散落在湖边、街道两旁,这样的构造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不需要额外开垦土地,就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中的一方点缀出一簇簇城区住房,无数小的城区通过街道、交通要道汇聚成一张城区联系网络,这既与自然相融又将城区的建设自然绿化。瑞士城市化建设最可取的一点在于,兼顾大城区与小城区的建设。历史长久的城区或者地理位置优越点的城区逐渐做大,商业活动也日趋频繁,多数人都在大城区工作而在小城区生活居住,这样运行的好处在于,人员在两个地区流动,大小两个地区的生活指标、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等等都趋于同化。小城区要满足居住者的日常需求,各项基础设施的指标也会上升,这样的好处最直接的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我们可取的关键点是:瑞士城市建设的空间优化布局,使有限的可建设地域资源得到合理的资源分配,做到保障城镇居民个人生活环境的同时,提供优良、公平的社会环境。3.3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3.3.1日本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日本的城市化历经100多年(1898-2011)的时间,城市化率由初始的11%发展到了90%以上。可以说,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建设中的后起之秀。日本的城市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带来的工业化,使日本开始投入大量的大机器生产,并很快地建立起了机器工业的生产体系。为了加速这一阶段的进程,日本当局加强了城市化发展的力度,废除了籓置县,从此,19 日本城市数量飞跃式增长。在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日本完成了城市高速发展阶段。日本政府依靠借助外力,吸收、引进、再加工、再创新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逐步独具一格,独创了自己的产业体系与创新机制。时至1970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城市化程度高达70%。到了之后,日本城市化日趋成熟的发展,城市人口开始向周边小城市退散,但是日本的都市圈却日趋明显,并逐渐形成以其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国际性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圈,强力拉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3.3.2日本城市化的特点及经验启示日本大都市圈的形成,有赖于其错落有致、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推动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单一的城市管理机构个体,而应着眼于整个管理机构群体,形成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要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城市管理机构的有机合作,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城市化的推动是世界各个国家发展都需要经历的难题。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经历过一段瓶颈期。当时的日本,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化发展进度,一度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空气和河流污染,孳生出不少社会问题。从日本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来看,城市化应当是要建立在协调互补基础上的有机协调的城市管理机构群之上。在建设和运营城市时,不能只把城市管理机构作为单独的个体,而是要从更广阔的视角予以通盘考虑,促进管理机构之间功能的有机结合。增强城市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横纵联系,形成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既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又能提高城市管理的运营效率。做到这一切联系的关键在于交通道路的科学设置与城市交通布局的合理规划。据笔者了解,日本北海道新干线于2016年3月开业,各类宣传活动、庆祝活动很多。日本的铁路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新,已然形成了集交通、观光、娱乐、购物为一体的铁路消费文化。比如,日本每一个枢纽车站都是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下班时间的东京电车上,很少有年轻消费者空着手回家;再比如,日本镰仓市的“高校前”站因日本动漫《灌篮高手》而出名,已成为游客争相拜访的景点。尽管现在我国的道路交通、铁道交通难以像日本那样覆盖多项领域。但是,譬如旅游线路上的观光铁路、河道码头的人文文化方面还是有开发、创新的空间。20 4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与问题分析4.1重庆市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表4-1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1996-2013年)单位:万人年份常住人口城镇乡村城镇化率(%)19962875.30848.212027.0929.519972873.36890.741982.6231.019982870.75935.861934.8932.619992860.37981.111879.2634.320002848.821013.881834.9435.620012829.211058.121771.0937.420022814.831123.121691.7139.920032803.191174.551628.6441.920042793.321215.421577.9043.520052798.001265.951532.0545.220062808.001311.291496.7146.720072816.001361.351454.6548.320082839.001419.091419.9150.020092859.001474.921384.0851.620102884.621529.551355.0753.020112919.001605.961313.0455.020122945.001678.111266.8957.020132970.001732.761237.2458.3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14》整理而得21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改革发展是快速的,区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直逼10%,这时候的重庆城镇化虽然还未独具规模、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模式,但是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庆逐渐开始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医疗、化工、造船基地以及军工厂。同时,第一、二、三产业的格局也在随之调整。重庆的工业被带动起来了。时至20世纪90年代,重庆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左右,这个数值是1978年的工业总产值的三倍多,年增长率高达10%。工业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也在向前推进,商品经济的推广、乡镇企业的崛起,小城镇不断出现。1978年重庆的小城镇只有不到四十个,1992年,重庆开展“撤区并乡建镇”,时至1996年,重庆的小城镇数量已然增至400多个,较之1978年增长了10倍。通过对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的城市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的分析(详见表4-1),市内常住人口2878.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90.7万人,城镇化率为31%。到2007年底,城镇常住人口已达1361.3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3%,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在十年的时光里,重庆的城镇人口在快速增加、城镇体系在不断健全、基础设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公共服务也有了有效提升、产业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2008年到2012年间,这一时期的重庆政府提出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的“五个重庆”建设概念,以及以“积极稳妥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等转户进城500万人,户籍城镇化率达到50%。”为基调的“重庆共富十二条”以及包括“建设3000万平方米、60万套公租房,配合其他措施,力争解决占城镇人口30%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城区绿化率达到35%,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十条政策的“民生十条”。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重庆的城镇化率每一年上升的幅度平均在2%左右,较之前的发展速度要快。2010年,“重庆模式”概念的提出,更是加快重庆城镇化建设步伐历史节点。到2011年底,城镇常住人口已达160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5%,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4个百分点;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87万人。2013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在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3年至今,紧跟着中央政策的走向,重庆开始了因地制宜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之路。综上来看,重庆市推行了一些城镇建设概念,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虽然在决策部署上有了宏观的概括与认识,但仍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细化的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进行解决。22 4.2重庆传统城镇化发展问题分析4.2.1城镇化重“量”而轻“实”表4-2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率关系(2008-2013年)单位:%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镇化率20089.952.837.350.020099.352.837.951.620108.655.036.453.020118.455.436.255.020128.252.439.457.020137.950.541.658.3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14》整理而得当一个城市的发展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时,它的基础设施、城市的服务功能都还没完善的时候,就有大量人口涌向这个城市的中心,这样的社会结构的改变、这样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仅仅体现在城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的“量”的提高,而这一大批涌入城镇的人,并未彻底成为一个城市人,而只是有了一个“市民”的称号。城镇化,不能单纯的理解为高速膨胀的市区人口数量、城镇的数量与规模以及林立的高楼大厦与片区分布式的住宅小区的建设。盲目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和城镇化率的一个数字,大搞房地产的开发投资,超前的规划各种开发区、城市新区,缺乏一定的产业支撑,造成“空城”、“鬼城”的怪现象将会后患无穷。从2008年至2013年重庆城镇化率与产业结构关系发展(见表4-2)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数据的变化所反映出来的细节问题。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工业化会通过对就业形势、收入多少、土地建设等形式的拉动来影响城镇化的发展状况,两者联系较为紧密。在之前的一段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庆乃至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率都是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时至近几年,重庆加大了工业园区的建设,注重产业的培养与发展,第二产业的结构在23 逐渐调整、城镇化率在逐年增长,二者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表4-2中2008年至2011年第二产业结构百分比与城镇化率的百分比的数值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进步发展。但是,之后的数据却有了变化,一方面,从2010年到2012年的城镇化率都呈现出2%的增长速率;另一方面,2012年城镇化率与第二产业的比率差距拉大。2008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的城镇化建设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镇化速度虽快但是质量不高,人的城镇化并没有跟上土地城镇化的速度。不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虽然转变了户籍并被统计成了城镇人口,实行了农转非,但是“名”并不符“实”,这一部份人群不仅在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与城镇常住居民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城市生活习惯与个人公共行为管理方面,都说还未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如果长期不重视这些问题,城镇常住居民与新迁居民之间可能容易发生冲突,继而易产生社会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为解决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的问题在努力,但是,如果城镇化率的数字上涨太快甚至短期一年上升的比率超过产业布局发展比率太多,这样的城镇化建设就会呈现一种为了一个数字或者为了地方政府政绩的“好看”而去计划式的做任务达标的状态,而不是一个与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均衡发展的健康发展形势。4.2.2产业发展有待更好的协调互动表4-3重庆市2008-2013年产业比重与其就业人数比重变化单位:%产值比重就业人数比重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9.952.837.3200843.720.635.79.352.837.9200942.221.536.38.655.036.4201040.322.936.88.455.436.2201138.124.737.28.252.439.4201236.325.937.87.950.5201341.634.526.938.6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14》整理而得由图表4-3可知,重庆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由2008年43.7:20.6:35.724 到2013年的34.5:26.9:38.6;三产业产值比重由2008年的9.9:52.8:37.3到2013年的7.9:50.5:41.6。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我们知道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并最终向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产业转换。重庆工业部门的产值在上升的同时,自然也拉动了其单位就业人数比例的上升,第三产业也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与转型,重庆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逐渐下调,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在加大。重庆的就业结构的变化也与之相适应。然而,从各产业比重与其就业人数比重发展历史来看,虽然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减少,第二产业的发展已达到近半数的数值,但是,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还是多于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几年时间里,各产业间的人员流动速度还是比较缓慢。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第二产业的发展与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重庆市的经济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最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二产业。这个和重庆的城市历史相关,因为重庆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资格较老的工业基地,且它的工业基础也较为良好。但通过以上表格数据显示,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就业人数虽然在逐年进步,但是重庆的第三产业在总量和质量和四大直辖市中其它三座城市相比仍然显得比较落后。产业与城镇的相互发展如果不相融、不配套、不充分,就容易受到虹吸效应的影响。“被城镇化”造成土地的浪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城市用地超过国家标准,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反而增多的现象。为了加快城镇化的建设进度,对产业发展进行提速、集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在具体建设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科学的分析,避免搞大工程,避免大即是好的主观建设标准,避免城镇化建设的被动倾向、强力而为。这种“被城镇化”现象蕴藏着巨大风险,投入了资金、资源,不仅得不到发展的好局面,可能还会向反方向发展,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阻碍了城镇化的整体进程。4.2.3小城镇环境问题堪忧小城镇,是城市群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城乡转型的过渡形态。在重庆,它们依托重庆主城区加强与周边城镇的联系,从而组成大重庆城市群格局。小城镇处于城乡结合的境地,在环境问题方面,既有大城市的城市环境污染,又有小乡镇的生态环境的困扰:首先,生态环境堪忧。在这个过程当中,建筑材料的消耗扩大,资源的需求是一个方面,个别主导人士,因为个人的私利、政绩的驱动或者为求短期效益随意开阔疆土,破坏生态格局,例如多年前南岸区黄角垭镇的采石场的分布,分布密度过大,破坏了当地生态与其他可开发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重庆地势本多山地丘陵,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和明月山等四座山脉由南向北25 穿城而过,山上的森林被称为“主城肺叶”。这些森林不仅源源不断为重庆主城输送着氧气,还调节着区域气候。一些依山傍水的小城镇,在推行工业化、机械化的同时,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与管理。比如水泥厂的分布,如果不加以规划管理,它制造出的烟尘将对森林环境造成巨大伤害;重庆南山上的企业驻地,为了交通便利,开山修路,都对山与树造成伤害。其次,土地污染堪忧。城镇化应用最多的是土地资源。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如果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规划不合理,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形成毫无用武之地的“空城”“鬼城”。但是另一方面,在为城镇居民提供种植蔬菜的土壤环境中,其污染问题也尤为突出。2014年上半年,重庆市某中学做了一次生物调研活动。实验者从不同开荒地取来土壤种植小白菜,通过研究发现,所种植的小白菜经检测结果显示所有采集的开荒地土壤所种植的小白菜重金属铅、铬明显超标,有的开荒地土壤种植出来的小白菜,超标甚至达到十倍以上,还有开荒地土壤种植的蔬菜镉超标。土壤中的铅一部分是因为人在交通运输、工业建设的过程中排放的。铅的人为排放是造成当今世界铅污染的主要原因。相关文献指出,铅、镉等重金属对人体无任何生理运作帮助,且具有毒害人体神经作用。再次,水源污染堪忧。千丈岩水库,为巫山、奉节等周边4个乡镇51400余名群众提供生活及灌溉用水,是巫山已建成的容量最大的水库,库容量达405万立方米,目前蓄水近280万立方米。此外,该水库地处三峡库区腹地,距离长江仅13公里。如此“身居要职”的水库,于2014年被媒体曝出水污染严重。巫山县的当地居民取水饮用时发现水质发出怪味且颜色灰暗,整个水库成了“黑水沟”。经相关部门调查研究,被污染水体悬浮物高达260mg/L,具有有机物毒性,COD、铁分别超标0.25和30.3倍。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即是附近的矿场废水的违规处理。“两江汇合,清浊争流”的重庆小城镇大多傍水而建,随着城镇建设的推广,常驻人口递增、聚集后,生产、生活用水大幅度上升,水资源本已短缺,再加上水质污染,境况雪上加霜。4.2.4农村人口市民化面临阻碍城镇化是一种社会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人口的市民化是一个关键点。市民化,不仅仅是指赋予这一部分转移人口一个城镇人的身份,在表面形式上获得和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更重要的是提高其自身的各项素质,使其在思想品德的教育方面、内在修养的提高方面,城市生活习惯、意识状态等方面有所质的提高。首先,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城乡之间的发展条件差异颇大,不仅仅在物质文化中存在距离,在思26 想意识里也存在差异。生活习惯、经济收入、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差异乃至歧视,都对农村人口融入城镇生活形成了物质与心理的障碍,从而使城乡两大居民群体间存在一定误解与距离,继而农村人员对融入城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抵触情绪。再者,农村转移人口通常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技能相对不足,由此限制了他们所能从事的职业和工种,工资收入较低,难以负担较高的城镇定居、生活和发展成本,也很难满足城市入户的经济条件。更甚者,在法律上、市场竞争、生意经营上缺乏一定认识,在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易于他人产生摩擦、矛盾,形成社会问题。27 5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5.1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5.1.1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人类的过往文明都会在当今的社会文明中留下印记。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民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人为本思想源远流长。在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春秋时期就有明确的记载。在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费尔巴哈把人本主义发展到最高境界。再到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并超越了人本主义的合理思想,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置于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从而为人的解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解与说明。中国古时的人本思想,体现的是在政治统治上朴素的重民价值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统治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其根本性质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古时先人们的思想,但又有实质性的区别。今天的以人为本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在西方历史中,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他们称之为人本主义,这一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早期,世界万物的起源、发展等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宗教流派所探讨的主要对象。直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人的起源,把目光从解释自然转移到了关注人本身,从此,人们开始了对自身及相关的一切的探索。从对“无上神权”的崇拜,到提出“万物之灵”的观点、反对神权。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了著名人本主义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催生了西方古时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到了近代,欧洲文艺复兴以重视人权为起点,反神权,将对神的崇拜转向对人本身的崇尚,以人性对举神性,其核心就在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以提升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为目的。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以人为基础、为出发点来讨论,且以人实现自身价值为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样的观点在西方一直延续至今,实现了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成长与延续。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与西方古时的人本思想,二者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种族文化的差异有差别,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关心、关注人的命运、价值以及存在于世的意义。28 马克思在构建自己哲学世界观时,辩证地思考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异化和关于人的抽象思考,他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像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他更在其批判黑格尔哲学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提出“人的解放”,且在其其他文稿中指出“解放头脑的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②马克思所探讨的人是具体的、个体的,他所主张的以人为本是以工人、以穷人为本,它要达到的目的是求得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每一个人的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阐述道,在消除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这里强调的就是共产主义的以人为本,就是要达到每一个人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综上所述,如今我国政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承接了我国古代和西方社会文明的精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精神,顺应当今世界发展主流的正确理论。这对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5.1.2新型城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任务是实现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转型。在将来,随着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所面临的物质条件变化、资源需求量的增减、主导与协助的角色转换,新型城镇化始终要围绕着“人”这个元素来发展,顺应“人”的需求,以此为目的,从而提升城镇的品质。我们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④其中的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之所以是内在要求,当中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社会的和谐,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话题。若不改变之前物化、土地化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不走关注人的城镇化道路,社会不和谐音符势必将接二连三的出现。因而,新型城镇化的每一步建设目的、方案的内在要求都是把以人为本放在其中的。四化同步,重庆素有工业老区的名号,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补互助,其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是为了产城共融、就业转移、人口聚集;统筹城乡,重庆本就是大城市带大乡村的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各要素平等发展、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其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是为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两江交汇、山地丘陵纵横,重庆的地理环境依山傍水,将生态环保概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第23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第16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第294页.④《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4.第16页.29 念融入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力求绿色发展、资源的循环运用,低碳环保,各项资源的节约运用,其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减少对自然的伤害与污染,也会得到人自身生存环境的优化与质量的提高;文化传承,巴渝山地历史悠久,地域的特殊赋予了重庆独具一格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城镇化建设中力求留得住“乡愁”与历史的记忆,其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是为了保住人类历史的痕迹,有了对历史的记忆,才能明晰未来发展的前景,继往开来。5.2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5.2.1遵循整体性原则: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城镇化的空间结构是可以让人最直接的看到其整体的规模,以及全面的格局发展。它主要包括城镇常住人口的分布和主要经济活动区域分布,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的分布构成是主要因素。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分布是当地常住居民长期生养、繁衍的结果,分布的特点与当地的水土、气候、交通环境、历史人文等发展条件息息相关。一般来说,优化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可以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优势,促进城镇化率的提高;优化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可以使城镇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更加匹配;优化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可以促使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和融合发展。重庆市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乡村”的城市。在目前的城镇体系发展结构中,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大小、不同区域分布的城镇都因为直辖市的设立而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发展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重庆目前主要有三大城镇发展区:五大功能区中的都市功能扩展区将会是重庆城市高密度区,将聚集65%左右的主要城市区,渝东北是生态型城市集中区,渝东南是少数民族聚集区。5.2.2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强调“新四化”协调发展党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工业化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发展的动力;信息化是后起之秀,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与平台,承载着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地域空间。重庆直辖以来,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四大马车拉动着重庆社会生产力向前奋进,但是前行的过程仍然存在一些不平衡,当前的重庆城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创新,使“四化”协调发展:工业化提供就业岗位,城镇化创造各类需求,工业30 化与城镇化一起带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与基本保障,而最后的信息化则是提高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的效率和运行质量。四者在互动中协调运作,才能使重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上一层楼。目前来看,“新四化”的提出对于重庆的发展具有若干重要性,首先,重庆仍然存在剩余的农村人员,需要用工业化来实现就业人口的转移;其次,重庆市工业老区,传统工业需要依靠信息化来提高运作效率,这样才能与国内乃至国际的同行同业站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来;再次,大大小小的城镇必须日益完善体系和结构,以此来容纳日益增加的参与到工业化工种行列的农村转移人口,使农村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最后,农村、农业产品需要转型,要从数量的高指标转型到质量的高水准,要从解决温饱的水平层面转型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5.2.3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新在转变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其着力点在于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重庆的新型城镇化必然要重视生态保护,加强生态建设。重庆的城市依山傍水,山地资源、森林资源也很丰富,地理位置更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点,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以及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建设和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尽管有关部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措施,但是生态环境仍然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这大大制约了重庆市经济的下一步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到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面临西部大开发和重庆成为新的西部经济特区这一契机,治理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我们既要为重庆人民的社会经济、生活质量筹谋,更要为重庆的一片青山绿水担责,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就像是一副挑担,一边要挑着发展的欣慰与自豪,一边要挑着保护的挑战与压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历史文明是延绵不绝、承前启后的,这更应该是一段可持续发展下去的文明之路。在欧洲许多历史悠久的国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你可以在英国看到400年前的木房甚至草房,在西班牙看到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几百年、上千年相悖、相融的历史印迹,在意大利还能找到许多15世纪的建筑,甚至一整条街......在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力气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域、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31 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表述,深刻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在重庆小城镇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除了不要盲目劈山砍树、盲目扩张、圈地盖楼,去注重有效规划、生态保护、环境低碳,更应该去策划建设一座座有当地地域人文风情的美丽乡镇,避免传统城镇化“千城一面”的困局,从而使城镇的建设可以延续历史文脉的肌理和质感。在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乡镇、小城镇的建设应该保有一份对传统、对文化、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敬。相信这样的建设,百姓生活其中才会更舒心,心灵有了依靠和落脚处,另一方面,城镇的建设也更显活力,从而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5.3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统筹兼顾5.3.1统筹城乡发展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设立直辖市以来,重庆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城乡土地运用。在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对城区的土地利用要提高其集约度。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既要不影响城市的稳步向前的发展节奏,又需要兼顾和保证粮食种植土地的安全保护。统筹城乡产业成长。根据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原则,力促分布在城乡各处的产业形成有机关联性,比如:在开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可以将农业生产链接扩展开来;将食品加工等行业与城区工业部门高效对接。如此以来,不仅能形成城乡合理分工、独具区域经济特色产业的良性循环格局,且为击破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产业基础。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伴随着重庆市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开展,城乡人员往来互动频繁,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卫生医疗等宰城乡范围的覆盖需要不断健全起来。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社保体系也应覆盖全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应日趋完善。5.3.2统筹区域发展与对外开放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32 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重庆处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面临众多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为了顺应国家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重庆应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友城和港、澳、台的经贸往来,促进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协作,并发展全面对接、融入国家战略,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开放水平,进一步明确定位,着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和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一方面,完善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建设。首先,大平台,重庆应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首先是打造大平台,以重庆市铁、水、空三大枢纽三大口岸和三个保税区为载体,联动各级开发区(园区),构建覆盖全市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促进全域对外开放。其次,大通道,重点支持“渝新欧”国际联运大通道建设,积极争取重庆铁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支持依托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开展整车平行进口试点,帮助正式开通“渝新欧”运输国际邮包等新业务,促进“渝新欧”常态化运行。最后,大通关,在继续深化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和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的基础上,支持重庆率先在内陆地区开展“单一窗口”试点,积极探索内陆与沿海沿边通关一体化管理。另一方面,作为西部直辖市,重庆城乡区域差距突出,但差距可以产生“势能”。为此,重庆应进一步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将“势能”转化为动力。33 6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策略6.1优化空间战略布局是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重庆作为“西三角”的一个重要支点,城镇体系比较完善、经济状态较为发达、中心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较为明显,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战略布局优化的前提下,加快人口集聚,培育新的城市群,在中国西部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6.1.1积极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早在2006年,重庆就发出了“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圈”),建设以以万州为中心的①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城镇群(渝东南翼)。随着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的召开,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区域战略也在深入推进。五大功能区战略把现代城市治理与区域治理、产业发展三者有机结合了起来。此功能区划分最大特点在于深化了重庆区域建设的基础,强化了“一圈”,突出了“两翼”,将“一圈”细分为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这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区,而另外一个生态涵养与一个生态保护区则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对象。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组成了大城市建设区,首要任务是集聚人口和经济,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提供主要的财政税源,兼有保护好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任务;而对于“两翼”渝东北生态涵养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的是生态发展区,基于其山地丘陵地貌广布,人口分布零散的现实并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要突出涵养和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并依托着长江黄金水道的扩大开放,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把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力求发展与生态的“双赢”。我们应该认识到,五大功能区划分是指导性战略,是大蓝图,不是细计划,因此各个区域的建设都要各显特点、明确重点,既要有一定的战略性、走向性,又要有一定的自由性、兼顾性,各个区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自身的自然、历史基础上,积极有为的加快发展。这就要求五大功能区既要有各自的首要任务,又兼有其他发展和保护职责,各功能区之间要是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关系。①百度百科:一圈两翼[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a_2XxwYD2rx2PYBG7AkIOSKY3eZcSlYstFgHDMFenqo2wpEeP9GuWDlBUHDBw84dswKt3rlXas-w9VxKJqxjq,2015-07-09.34 加快大都市区发展,能对两个生态区形成强有力的反哺;加强两个生态区的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能对大都市区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支撑、提供特色农业和生态产品、发展所需的人口输入,等等。这样的良性互动与循环既兼顾了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城乡、地区差异极大的实际,也照顾了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以及发展思路、重点不同的需要,最终使全市发展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这样的整体布局,才能为重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铺平发展的道路,提供合理建设的地域平台。6.1.2城镇规划与生态环境、地方特色相融合前文我们提到了,渝东南、渝东北两大生态区是国家支持的两大重点对象,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性可见一斑。那么在关于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以及城市发展新区这三个人口密度相对叫大的地区,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未来的重点和难点。因而,一方面为了使重庆五大功能区主体功能更加明晰、新区开发更加规范、人口与资源合理分配;另一方面,为重庆未来在西部地区能成为成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典范提供环境支撑,本小节基于一定的文献参考、现实资料以及前文对于瑞士城镇化发展关于空间优化布局的经验借鉴,力求相对科学提出以下相关要点:都市功能核心区:力求提高环境质量,保障市民居住环境。首先,对于该区内重要的生态重点保护区、重要生态屏障以及两江水岸消落区湿地等划为生态红线保护区,严格把控两江(长江、嘉陵江)的水岸线区域的开发力度,保护水岸线生态长廊。其次,严格把关工业项目的招标。对一些具有放射源、核技术利用项目、会产生重金属排放的工业项目以及一些批发性质的物流项目在考虑到城市居民生态健康的居住环境以及城市景观设计的相关要求下应该给予禁止新建或者扩建。再次,人多的地方肯定就会有污染物,对于核心区,都市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该严格把控,全面整治累积性污染,限制乃至淘汰关闭一些污染企业,高标准建设和管理城市污水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大幅减少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最后,市环保局应强化其职责,加强对核心区内大气污染、水污染监控、监管力度,将其纳入环境保护重点考核对象。都市功能扩展区:提高环境质量,保护城市生态,打造高质宜居城。一方面,这个区域有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与俗称“重庆主城小四山”的歌乐山、南山、缙云山、铁山坪以及饮用水源重点保护区,这些地区应该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另一方面,要建立促进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两宜环境和污染防治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国家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工业项目的施行要从严执行相关排污限制标准,推动城镇建成区新建建筑逐步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35 城市发展新区:扬长避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新区,环保基础设置需要优化升级,重点保护长寿湖等重要湿地生态资源,重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大产业集聚区与现代山水田园城镇群。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区: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生态服务。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目标是:加强生态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沿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和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同时,将该区域中的大部分工业项目均迁入规定、集中的工业园区,且项目的执行必须遵循重庆市产业发展规划,严控保留下来的极个别对象的规模和门类。五大功能区各有各的特色,城镇建设的突破口在于各区域功能的确定以及相关产业的培育。按照“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的发展理念,每一个区都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的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强调大小各城镇间相互协作、专业分工,加强区域内的产业承接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历史文脉的传承在小城镇建设中一定不能缺失。巴渝的乡镇、村落有许多历史记忆,特别是一些市级和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以及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历史文化是极有价值的人类文明遗产,在重庆新型城镇化中需要切实保护和传承。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应该努力保留其原有肌理和风貌,要强调传承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留住我们共同的“乡愁”。6.2健全交通网络是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一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它得以生产运作的物质基础,更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在重庆,各大基础设施,就是沟通连接城市群的血管,是重庆城市群的纽带和脊梁骨。随着各项项目的建成,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城市群的脊梁骨就在这个基础上建起来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庆市内部建设的重大工程,是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6.2.1健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联系本研究对于日本城镇化经验的总结与借鉴,交通道路的科学设置与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既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又能提高城市管理的运营效率。结合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建设和产业布局以及链接重庆交通运输部的相关政策,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求发展:都市功能核心区:发展公共交通,缓解都市拥堵。重点在于调整交通网络,提高轨道交通载客率,加强公交与轨道交通的交接、合理布局交通线,加快公36 交站场建设,增强公交、轨道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功能,培养市民选择公交出行的习惯。都市功能拓展区:提高进出城镇道路通行效率,构建统一的换乘枢纽和物流枢纽体系。建设一批综合换乘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高效换乘,承接龙头寺北站等长途汽车站,并在绕城高速周边建设一批大型货运枢纽,引导区域内货运站外迁,避免大型货车对城市交通产生干扰,缓解城市拥堵。城市发展新区:建设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城市和产业快速发展。加强该区域与都市功能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对内对外通道,着力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支持永川、合川、涪陵等地建设高速环线,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集聚能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构建生态绿色交通,方便群众安全进出。加快推进三峡库区各流航道整治,建设重点港口,更可大胆结合重庆的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升级旅游码头,制造地方特色观光点。策划建成一批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提高农村公路通畅率,解决农村地区出行问题。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构建生态旅游交通,支撑扶贫开发项目。形成武陵山区旅游环线,重点改造通往武隆仙女山等旅游景区的国省干线公路。同时,加快交通扶贫开发,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解决农民群众“乘车难”问题。关于公共交通建设的费用,按照公共交通建设经营的公平性原则,不能只有使用者承担建设费用,因由公共交通建设开发而获益的各方受益者承担相应的费用。对于这当中的各方受益主体,通过灵活合理的方式使其负担合理的费用,这样一来,一方面保证了交通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哪方受益,哪方承担的模式,可以建立起公共项目开发、融资良性循环。6.2.2积极推行“PPP”融资模式“PPP”(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缩写)模式即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某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签约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最终达成更有利的结果,标榜“利益共享、风险公担、全程合作”的投资方式。2014年起,重庆市政府签约的几项重大项目标志着“PPP”融资模式在重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践行这一大胆举措,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在某一阶段的财政出现瓶颈状态,而民间资本的可挖掘性很大,从而利用这一合作模式以解当务之急,这更为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PPP”融资理论上为重庆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建设是有很大益处的:一是更多资本的参入,对于围绕枢纽、口岸和“两带一路”发展战略节点新定位,37 抓好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管道、物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二是加快城镇整体建设,一方面政府机构的财政债务问题,另一方面政府有更多资金可分配,可大展拳脚,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三是这一融资可以扩大民营、外资资本的活动范围扩大化,促进国有企业加入混合所有制,加速体制改革的步伐。关于积极推行这一融资模式,结合市政府相关条例以及重要领导人的发言与倡导,总结出应有以下几点原则需要在推行过程中注意与贯行:一是利益共享,与政府合作的一方是商人,所以整个项目的结果是使商人有利可图,且政府要达到预期的建设期望;二是风险公担,既然是融资合作,就是同行一条船,有风险、有困难,合作双方理应共同承担;三是这个合作的项目是作用于公共对象,合作的项目是为城镇建设、为百姓谋利的惠民工程,所以应该让社会利益最大化,这应该是一个首要目的;四是PPP领域的投融资应该区别于高科技、风投、房产等领域,这些竞争领域有失败也有暴利,而PPP领域该是有一定盈利但是不含暴利的,因为它的工期长,无论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应该是细水长流的。6.3打造产业集群是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力支撑我们通常提到的“产城融合”,是以“城”为基础,承载产业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重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不能单刀直入,没有产业的支撑,就难以维持健康的发展。6.3.1创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结合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立足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借助国家所倡导、实施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机会,调整自身经济架构,主动顺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态势,力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通过调整区域结构、创新带动升级,提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五大功能区中的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市工业化主战场,是集聚新增产业的重要区域。因而,政府在这个区域要把壮大工业经济放到首要任务上,立足与整个重庆市的产业布局,结合本区域自身的地方特色,大力推进传统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其次,推进工业化的发展,资本流通是关键,结合之前我们提到的“PPP”投融资模式,适时引进带动性强、支撑作用大的项目,形成多支点的产业格局。再次,新的工业园区建设应该以“绿色”“集约”38 为宗旨,通过促进工业的区域集聚化、发展集约化,譬如长江沿岸的长寿地区,接近生态保护红线区,必须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环保安全,以此来形成绿色生态的良性循环。五大功能区中的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发展中心在于全线保护为主,以点开发有度。凭借着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与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创新开发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与此同时,牢牢把握保护生态、绿色文明的建设思想。农业是百业之基;农民富,全民富。在垫江、梁平等地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应该力图做到把为农民创收作为开展工作的中心,站在本土优势资源的位子大胆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积极提高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尽早实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生产。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农业科技应用,加强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种植养殖、特色花木、生态观光等特色效益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重庆,是两江交汇的支点,地理环境特殊且优越。2014年下半年,随着“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建立,重庆铁路口岸正式宣告挂牌运行。重庆成为内陆唯一拥有航空、水运、铁路三种国家级口岸的城市,立体口岸体系逐步趋于完善。这样的开放口岸体系在全国都不多见,重庆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展口岸经济,形成功能性互补。尤其是都市功能核心区与扩展区,更应该抓住口岸经济带来的机遇,首先,顺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思想上树立口岸经济新观念;其次,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口岸经济相关产业,通过产业链接,带动五大功能区建设;再次,统筹好口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输物流体系和口岸周边集疏运网络,推动江海联运、铁海联运、水空联运;最后,统筹产业加速升级。立足口岸,利用口岸资源建设口岸新城。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产城共融”。6.3.2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经过前期的高速发展,重庆目前发展动力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注重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当前社会共识。五大功能区战略的区域探索,顺应了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大转移对国际分工、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建设、生态治理等要求,也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的战略布局。现如今,重庆作为东西双向开放的战略节点和两带交汇的国家中心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需要在深刻理解五大功能区战略的基础上,处理好产业集群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实现良性循环。由此我们需要关注一下几对关系:39 一是城市区域功能与产业的关系。尤其是重庆作为东西双向开放的战略节点和两带交汇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五大功能区各战略平台的发展要实现平衡,而且一些功能亟需强化。目前重庆面向内陆市场的物流功能、金融功能、口岸功能等硬件性功能进步大,成效明显,甚至具有国际性的意义,比较典型的就是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开拓。但是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文化、教育等软件性功能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城市功能尚需大大强化,这样才能够支撑重庆未来工业产能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区域地理优势与产业关系。结合五大功能区各主体功能区战略计划对本地域的定位,找准优势,结合市场需求,这样的配对组合任务任重道远。三是市场与产业关系。从重庆现在的国家战略地位来看,要发挥他的国际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以及推动五大功能区城市内部建设,这当中,市场是关键,需要考虑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需求,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与发展出发,设计好自己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立足重庆融入全球市场的步伐,把城市发展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其对西部城市的发展也将形成良好示范。6.4加强社区建设是推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前面章节的内容,通过对英国城市化发展的认识,让我们总结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城镇化的建设在着眼大局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掉细节。社区,这个城镇结构体系中的“神经末梢”的建设也很重要,它是城镇建设中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以人为本的重庆新型城镇化得以推进、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相关政策与社会现实,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建设思路与对策:社区建设重在规划。规划是对社区建设总体的蓝图绘制,其目的是在有效动用城市资源、协调好各方社会关系的同时,主动维护社区生活环境,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伴随着重庆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趋势,社区规划要在原来成熟的城镇社区建设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向着新型的城郊社区、小城镇社区延伸;从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引导方式向着社区居民自管自治的社区规划转变。在建设中,政府与居民理应在社区规划中共担责任,着眼社区近期状况、放眼社区未来发展,共同努力做好全面的规划,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社区建设重在服务。社区的服务是为了解决社区内居民所遇见的种种复杂社会问题而存在的。做好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社区服务的原则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方面是“以人为本”,想居民所想,急居民40 所急,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社会化服务,另一方面是,服务内容要注重向多元化发展,积极稳健地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且有一定规模,能够全面覆盖社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建设重在文化。现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在社区应该日益完善一些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前提下,利用社区室内活动室、人民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组织有趣有益的文化活动;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服务渠道、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倡导科学健康、文明有礼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形成和谐共处、文明讲理的社区氛围。总之,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工作的基石,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具体表现,是推进一个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把社区建设作为重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且社区生活还是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以社区建设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关注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6.5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民市民化是促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重庆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并融入城镇生活的过程,所以,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必然选择。首先,把农民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农民工要生存就要工作,所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最关键的就是要为他们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因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很有必要。可以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就业的战略之举,其旨在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以学历凭能力”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创业方面,鼓励返乡创业。其次,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农民市民化不只是农民社会身份、职业的转变,也不仅是农民居住地域的转移,而是社会角色意识、个人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变迁过程。可以说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势在必行。重点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增强对党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信念和坚定决心,使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引导,尤其是融入城镇、城市中时应培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遵守41 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讲究文明礼节。更重要的是,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利益。重庆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该加大查处力度,除了受理劳动者投诉举报外,每年都应当要开展若干次专项执法行动(包括对农民工权益的专项执法检查),并且对日常巡查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农民,不是一种身份,应该是一种职业。农民除了与其他行业一样有固定收入,和城里人享有同样的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还应当享有政府额外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在这方面,重庆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贷款、增加补贴、发展教育等政策,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引导年轻人到农村创业。同时,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农民,这也是响应农业现代化的一项举措。42 结语城镇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对当前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和社会问题的梳理与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2014年11月,重庆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意见》,该文件坚定了一个信念:坚持全市一盘棋,确保路子正、步子稳,科学有序、积极稳妥扎实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重庆市要全面实施五大功能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以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城市集群发展态势为目标,以求得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减缩。通过以功能日趋完善、公共交通日渐便捷的集约型城市发展模式为主导,升级城市内部空间布局,使外部各城市组团间分工更加合理,联系更加便捷,经济发展更趋平衡。此外,重庆市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不断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将为城镇管理注入更多人性化、智能化的管理元素。当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资源将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统筹兼顾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经济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总之,在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中无论理论构建还是在实践上的研究和操作,仍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更多的学者对其作出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是,笔者相信未来的探索之路,道路虽曲折,前途仍光明。43 参考文献(一)专著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霍利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590一1970)[M](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4]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段进军,姚士谋,陈明星,等.中国城镇化研究报告[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6]陆大道,姚士谋,刘慧,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3)[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4.[8][美]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M].顾朝林,汤培源,杨兴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张占斌.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11]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新玉言.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前景透析[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13]新玉言.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14]李强.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二)期刊论文类[1]王英.重庆城镇化分析及对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6)[2]袁野.关于加快重庆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9)[3]张舰,李浩.重庆三大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趋势及模式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3)[4]孙久文,彭薇,黄其刚在.“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思考[J].探索,2010(5)[5]蔡书良,吕小文在.重庆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1(12)[6]陈金田.我国城镇化建设:问题与出路[J]集美大学学报,2013.[7]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8]于祥文.重庆城镇化发展特点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9]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10]冯煜雯.关中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1]曾志伟,汤放华,易纯,宁启蒙.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44 [12]方创琳.中国城市化进程亚健康的反思与警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13]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4]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15]刘静玉,刘玉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6]张燕.统筹城乡发展中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以陕西延安为例[J].农业经济,2012.[17]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J].改革,2010.[18]王千等.城镇化理论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9]常青等.中国城市化的新选择[J].东方企业文化,2012.[20]张敏.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处发展阶段的理论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1.[21]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22]李冬晓: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2.[23]王学峰:发达国家城镇化形式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24]白永秀,王颂吉:由“被动城镇化”到“主动城镇化”—兼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11.[25]厉无畏.要克服片面追求过高城市率[J].网易财经,2010[26]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三)学位论文类[1]常益飞.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以甘肃为例[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5[2]王琳.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济南为例[D].价值工程硕士论文,2011.04[3]王晓晴.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1.6[4]林斌.重庆市巴南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0[5]吴江.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04[6]刘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成都市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12[7]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2.05.01[8]王蕾.甘肃城镇化水平测度及战略选择[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45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1]胡萤骅.中国梦的历史内涵与实现路径[J].智富时代,2015(12)[2]胡萤骅.关于渝东南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J].国企,2015(12)[3]胡萤骅.重庆渝东南城镇化建设措施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胡萤骅.推进新型城镇化值得注意的几对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6(4)46 致谢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过得很快。感慨很多。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读书多了、久了,的确会让人信仰些什么,这是一种过程,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是一个提升修养的过程。这三年要感谢的很多:首先,感恩我的父母,他们在我学习生活中无论物质、精神都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只言片语很难表达这份感恩,唯有以自身奋斗回报养育之恩。其次,我要感谢我研究生导师冉亚清教授。在我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中,冉老师从论文选题、提纲拟定、论文开题直至最后的论文定稿,都给予了我精心的指导并严格把关。求学三年里,冉老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给予我用心指导,更在处世为人方面不吝赐教,让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良多。在此,向冉老师致以真诚的感谢。然后,我要感谢在我论文开题报告会上、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给予过我细心指导的以下学者:冯沈萍教授、陈松教授、柯佳敏教授、陈志军教授、王桂林教授、祝玉峰教授、张明志教授、程新平教授、王勇教授,各位学者从自身严谨的专业知识架构出发,站在各自成熟的学术高度,从不同角度给予了我专业的学术意见,开拓了我的学术研究思路,让我获益匪浅。在这里,郑重地向各位教授表示由衷的感谢。再次,我要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领导对我学习、生活的关怀,以及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的李剑老师、廖文梅老师、梅仪新老师,他们均在各方面给予了我颇多的帮助和指导。最后,感谢伴我走完三年求学生涯的二十四名同窗好友,对于这些同学对我的帮助在这里一并感谢。胡萤骅2016年6月4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