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ID:35132481

大小:21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19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4页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兴山县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兴山县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兴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武汉开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一月兴山县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1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2第三章用地规划布局.......................

2、.....................................3第四章专项工程规划............................................................6第五章规划控制................................................................10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14兴山

3、县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章现状概况一、规划区位置范围本规划区东临香溪大道河堤,南邻大连路,西邻兴山一中,北临古东口电站排水尾渠;项目基地北靠山体,东望溪水,具有依水面山的自然景观,山体植被较好,树木茂盛。香溪由北向南川流而过,三级橡胶坝的设置形成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本规划的所有规定与建设指标适用于该范围内的所有用地与建设行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本区为生态居住和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区,体现依山滨水特色。规划区为二类有地,实际建设用地面积:93486.32m2二、用地概述1、地形:小区用地成不规则

4、,地势南低北高,最高处位于规划区北面,海拔标高237.45米。最低位于规划区大连路与香溪大道交汇处,海拔标高232.17米,相对高差5.00米。属低山地貌地区,规划区大多数用地在海拔229.00米至232.00米之间。2、水系:规划区内现状主要河道为古夫河(香溪)、古东口电站排水尾渠。3、地质:规划区土层主要由杂填土、粉质粘土、卵石、坡残积土灰绿色与灰黑色泥质粉砂岩、页岩组成。地基允许承载力为15吨/平方米。根据《湖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规划区属六级地震烈度区,在修建大型高层建筑时需考虑抗震设防

5、。3、地物:规划区内目前有少量的散布的农村居民点,其它基本为农田、池塘。农村居民点一般为1~3层的独立式建筑,建筑质量、居住环境较差,各项公共设施配套均不完善。4、城市道路:南侧为大连路(路宽12m),东侧为新规划香溪大道(道路宽14m)。5、城市公共绿地:主要分布在大连路两侧。6、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区内主要位于大连路上目前城市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已建成。三、区位分析及功能定位小区位于兴山县中心区东北部。东临新规划香溪大道河堤,南邻大连路,西邻兴山一中,北临古东口电站排水尾渠,交通方便,周围生活及专业

6、工程配套已成系统,项目基地北靠山体,东望溪水,具有依水面山的自然景观,山体植被较好,树木茂盛。香溪由北向南川流而过,三级橡胶坝的设置形成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适宜居住、休闲和投资。规划区东面是古夫河(香溪),北面紧靠山体,古夫河(香溪)是兴山县重要的水体,其周边用地的性质要综合考虑对水体的生态保护,体现本规划区滨水特色。针对以上优势,结合《兴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修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本区为生态居住和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区,体现依山滨水特色。兴山县桑树拐片

7、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B50180—93);6、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8、《兴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9、《兴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修编》;1

8、0、《兴山县中心地区用地整合规划(2005-2020)》;11、《兴山县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2、中心区东北片区1/2000地形图;13、甲方提供的现状基础资料及其它要求。三、规划原则1、整体效益最优原则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从整体上研究人口发展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等问题,从兴山县中心区东北部的发展出发,遵循《兴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修编》基本纲领原则和规定,促进兴山县中心区东北部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2、可持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