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ospf协议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ospf协议

ID:35217689

大小:362.4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22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ospf协议_第1页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ospf协议_第2页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ospf协议_第3页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ospf协议_第4页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ospf协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网络协议原理大全ospf协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OSPF协议第12页共12页目录1.概述32.SPF算法33.OSPF协议原理53.1自治系统的分区53.2区域间路由63.3Stub区和自治系统外路由63.4DR和BDR74.OSPF报文74.1OSPF协议报文74.2OSPF包承载的内容95.OSPF协议的运行105.1Hello协议的运行105.2DR和BDR的产生105.3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115.4路由表的产生和查找11第12页共12页1.概述OSPF协议是由Internet网络工程部(IETF)开发的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即网关和路由器都在一个

2、自治系统内部。OSPF是一个链路状态协议或最短路径优先(SPF)协议。虽然该协议依赖于IP环境以外的一些技术,但该协议专用于IP,而且还包括子网编址的功能。该协议根据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来进行路由选择,一旦决定了如何为一个IP数据报选择路径,就将数据报发往所选择的路径中,不需要额外的包头,即不存在额外的封装。该方法与许多网络不同,因为他们使用某种类型的内部网络报头对UDP进行封装以控制子网中的路由选择协议。另外OSPF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使路由选择表收敛。OSPF还能够防止出现回路,这种能力对于网状网络或使用多

3、个网桥连接的不同局域网是非常重要的。在运行OSPF的每一个路由器中都维护一个描述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统一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由每一个路由器的局部状态信息(该路由器可用的接口信息、邻居信息)、路由器相连的网络状态信息(该网络所连接的路由器)、外部状态信息(该自治系统的外部路由信息)等组成。每一个路由器在自治系统范围内扩散相应的状态信息。所有的路由器并行运行同样的算法,根据该路由器的拓扑数据库构造出以它自己为根节点的最短路径树,该最短路径树的叶子节点是自治系统内部的其它路由器。当到达同一目的路由器存在多条相同代价的路由时,

4、OSPF能够实现在多条路径上分配流量。RFC2178中删除了OSPF的TOS功能,但是为了保证和以前版本的兼容性,在各个链路状态宣告中还保留了TOS项目。2.SPF算法与V-D算法相比较的一组算法叫作“链接-状态”(link-state)算法,又叫最短路径优先或SPF(ShortestPathFirst)算法。按照SPF算法的要求,网关寻径表依赖于一张表示整个Internet网中网关与网络拓扑结构的图。在这张图中,节点表示网关,边表示连接网关的网络(link),我们称之为L-S图。在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所有网关的L-

5、S图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各网关的寻径表是根据相同的L-S图计算出来的。L-S算法包括三个步骤:(1)各个网关主动测试与所有相邻网关之间的状态。为此,网关周期性地向相邻网关发出Hello报文,询问相邻网关是否能够访问。假如相邻网关做出反应,说明链接为“开”(UP),否则为“关”(DOWN),链接-状态的取名即出于此。(2)各网关周期性地广播其L-S信息。这里的“广播”第12页共12页是真正意义的广播,不象V-D算法那样只向相邻网关发送V-D报文,而是向所有参加SPF算法的网关发送L-S报文。(3)网关收到L-S报文后,

6、利用它刷新网络拓扑图,将相应链接改为“开”或“关”状态。假如L-S发生变化,网关立即利用最短路径算法,根据L-S图重新计算本地路径。在实际应用中有好几种最短路径选择算法,大多数是以A算法(algorithmA)为基础。该算法已作为互连网络SPF协议的模型,并且多年来被用于优化网络设计和网络的拓扑结构。各节点用自己拥有的统一的描述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数据库,以自己为根,建立一个路径选择的寻径表。在图1中,节点A是源节点,节点J是目的节点。其具体的步骤如下:(1)在图1中,网络中的每条路径有一个权值,该权值是根据某一标准

7、(如考虑距离、时延、队列长度等)得出的;(2)为每个节点标上一条已知路径从源端到该节点需要的最小代价。最初不知道任何路径,所以每个节点的标号为无穷大;(3)为每个节点检测它周围有哪些相邻的节点,源节点是第一个被考虑的节点,并且变为工作节点;(4)为工作节点的每个相邻的节点分配一个最小代价标号。如果发现一条从该节点到源节点的更短的路径,则修改标号。在OSPF中,当链路状态报文广播到所有其他节点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即因发现更短的路径而修改标号);(5)在给相邻节点分配了标号以后,检测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如果某个已分配了标

8、号的节点拥有较小的标号值,则它的标号变为永久标号,该节点变为工作节点;(6)如果某节点的标号与到它的某个相邻节点路径上的权值之和小于该相邻节点的标号,在改变该相邻节点的标号,因为发现了一条更短的路径;(7)选择另一个工作节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穷尽所有的可能。最后的每个节点的标号就给出了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一条端到端的代价最低的路径。第12页共12页图1A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