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

ID:35267932

大小:14.4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 _第1页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 _第2页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 _第3页
资源描述: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笔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8年9月变法失败,逃亡日本。1918年底赴欧,亲身了解了西方社会的许多问

2、题和弊端。1920年初欧游归来后,开始从政治活动转向国民运动和基础教育,对中学的教育状况痛心疾首,连续发表了多种演讲和文章,探讨有关基础教育的具体实施和实际操作问题。其中集中反映梁启超的中学语文教育思想的,是1922年7、8月的讲演《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对中学生怎样从经典中学习作文的方法做了详细的讲解。他主张小学应主要解决语体文的应用问题,中学以上学校应解决文言文的读写问题。同时他主张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写的水平,读的注意中心应该在写上,所以他把文章定名为《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本书除小引外,分成两大部分,先

3、论作文法,后论教授法。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与当时的流行观点相左的独特观点。(一)重视文言文。中学国文教学是以白话文为主还是以文言文为主?梁启超明确主张应为文言文。他认为语体文在小学期间教的已经够了,现在中学无专讲之必要,只教文言即可。不仅讲读是文言文,作文也允许用文言,文白均可。他的理由是文言文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各类文体的精华都有,容易选出作教材。而白话作品近世的不够成熟,不足成为学习的典范,历史上的长篇小说又不宜分割节选。他认定经典读本仅存于古籍之中,坚持古文在中学教学中的头号位置,并不意味着反对白话、提倡古

4、文。他举例说:许多有名的古文,不了解他真意何在,谬为高古,搬上满纸难字或过去的文法,令人连句也点不断,段落也分不清。他认为作文最重要的是文章的思想和结构,即作到言有物,言有序,至于采用何种语言倒是不重要的。梁启超本人的写作就是他这一观点的绝好例证。他那些对读者具有魔力的文章,文言、白话兼有,只要宜于表情达意,不避骈偶,不避长比,不避佛书的名词,不避诗词的典故,不避日本输入的新名词。中学国文课如果仅仅出于语言形式的考虑去教内容先天不足的白话作品,轻视博大精深的文言典籍,那就无异于舍本逐末。他还反对把白话和文言划

5、分等级,持主奴之见。他在《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里说,语言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无所谓高下,文白之争不成问题。(二)作文教学重在实用。梁启超主张文章的分类标准有二:一是文章的功能,二是文章内容的繁简难易。他完全着眼于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功能因素,把世间所有文字划分为记载之文、论辩之文、情感之文三大门类,反对让学生脱离内容胶着于文体。他说:作文教学,本来三种都应教,都应学,但第三种情感之文,美术性含的格外多,算是专门文学家所当有的事,中学学生以会作应用文为最重要,这一种不必人人都会。作文教学要重在实用,中学以上的学校

6、里要重在指导学生写作记载文和论辩问这两类使用价值最大的文章。他批评当时的作文教学不求实用是一大积弊:学问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纸的学问,一类为事的学问。所谓纸的学问者,指书面上的学问,所谓纸上谈兵是也。事的学问,乃可以应用,可以做事之学问也。学而不能应用于世,无论如何勤学,终是纸的学问。其结果纸仍是纸,我仍是我,社会仍是社会,无益处也。他根据文章内容的难易程度,对记载文和论辩文进行了详细分类,要求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从易到难依次进行。(三)明规矩。梁启超认为现在教学中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从前先生改文只顾改

7、词句不好的地方,这是去规矩而言巧,所以中国旧法教学没有什么效果。正如孟子所说的样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出来的。而如何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是极平实简易且经过一番分析有途径可循的,是可以教可以学的。他就是给学生提供若干体察事物、组织材料的方法和模仿借鉴的角度。要达到巧必须先懂规矩,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规矩就是作文的法则。《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的大部分内容讲的就是文章做法。他把作文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任何文章都必须遵守的

8、基本准则,就是怎样的构成一片妥当的文章的规矩。第二个层次是各类不同的体裁的文章的不同作法,即写不同的文章的特殊规矩。他认为记载文必须遵守的两大原则是:一要客观的真实,二要叙述有系统。论辩文也有两个最紧要的条件:一是耐驳,二是动听。他归纳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作文法,比如有记静态之法,记动态之法,有鸟瞰法,类括法,步移法,凸聚法,脔尝法等。他认为记载之文和论辩之文这两种具应用性质的文章,可以根据科学方法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