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学随笔-校本课程之我见

教研教学随笔-校本课程之我见

ID:35335429

大小:58.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教研教学随笔-校本课程之我见_第1页
教研教学随笔-校本课程之我见_第2页
教研教学随笔-校本课程之我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研教学随笔-校本课程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本课程之我见十月底,我随我校的一支教研组长组成的队伍来到北京清华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出差,这次出差让我收获最大的一个部分,就是我对“校本课程”有了全新的理解。学校课程应该采取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分层课程三者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国家、学校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教学的不同要求。首先,国家课程是最权威的教材编写专家精心编写的,其内容、结构等等方面都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所编写的校本教材所不能比肩的,所以毫无疑问国家课程应当作为学校的最基础的课程,我们应该保证学生在校时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国家教材的学习。第二,出差过程中所听的一个讲座让我对“校本课程”的“校本”二字有了新的理解。之前,这

2、两个字在我肤浅的学术涵养的理解下变成了,课文要换成与讲课季节符合的顺序,举例子要尽量举跟承德本地相关的,比如“砖瓦窑村”又比如“宽广超市”等等。其实当时我一直有一个不知是不是只属于我个人的疑惑,那就是,当我们的课堂上只出现以周遭地方为内容的例子的时候,是否会影响孩子们的本就不宽阔的眼界。我们都知道,我校学生家长文化素质大部分不高,所以学生们的眼界较为狭窄,我们的学生本来就跟北上广等地区的孩子在这方面差得很远,好不容易开始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教师又多以承德本地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样做除了让学生有亲切感之外,好像离我们最终的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有点远。这次出差让我真正明白了,所

3、谓''校本”,并非课堂上多举本地例子那么简单。我们需要做的,是出一本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以及配套教材,而这套课程以及其配套教材,它潜在的有一个最好跟本地特色相结合的要求。比如我们的历史校本教材,可以研究承德地区(或砖瓦窑地区)的历史,它的各年代所发生的大事,所出的名人,一些跟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这个地区的事件等等,尤其是承德有避暑山庄这个享誉全国的人文历史景观,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去参观,谈感受;地理校本教材可以研究承德地区(或砖瓦窑地区)的地质、人文建筑、自然景观、城市规划、气候等等;英语方面可以让学生用英文介绍避暑山庄,介绍承德风情民俗、历史传统,做承德地区走出国门的

4、代言人;语文方面,让学生阅读跟河北最好是跟承德相关的乡土文学文章,一方面了解乡土文学这种文学类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生物方面介绍我们承德的代表性动植物等等;我们还可以上一些实践类的参观类型的课,让学生切身处地的走进承德的工厂、农田,鉴于我市工业不发达,那么我们可以借助承德旅游业发达的优势,让学生走进第三产业,从而思考如何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如何提高第三产人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等问题,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如此等等,我想都可以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第三,分层课程。学生的基础有好有坏,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家长的素质有高有低,所以我们的教学也要“有A

5、有B:这里的“A”和“B”指的是学生的分层。我们的教学应该把学生根据他们的原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分为不同的层级,并根据不同的层级组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如每科按照上中下的水平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段,不同的层次段教授不同的内容,或教授同样的内容而有不同的侧重。A组可以上一些研究性、开放性的课程,给学生课题,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去寻找不同的答案;B组则以常规教学为主,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水平,再偶尔配合一些拔高训练或能力训练活动;C组则以巩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拥有提高的可能和基础。2015年10月29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