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行为研究

学术不端行为研究

ID:35351814

大小:75.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3

学术不端行为研究_第1页
学术不端行为研究_第2页
学术不端行为研究_第3页
学术不端行为研究_第4页
学术不端行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术不端行为研究刘轶博张磊雷二庆(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100071丿摘要:学术不端行为并不是个别国家和单位的独有现象,它在人类社会中大面积出现,成为各国科研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我们的应对原则是'防制结合,以防为主'。''防'是指加强教育,加强宣传;''制'是指成立机构、健全制度。关键词:学术不端行为、科学研究、防制;机制中图分类号:G131文献标识码:A戈章编号:1671-694962007902-0070-04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多数人都相信科学是诚实的事业,科学家是天生诚实的人。甚至在20绅60、年代人们还

2、普遍认为,捏造和剽窃是因为某些研究者精神异常而发生的极少数事件,与大部分科学家没有关系。但是随着科学从业者逐渐增多,科学工作者群体中间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大量学术不端行为开始出现。A被贝尔实验室除名的“物理奇才”舍恩,到韩国“民族英雄”黄禹锡;从德国的科学精英赫尔曼和布拉赫,到“自主创新的造假先锋”上海交大教授陈进,各种学术不端案例提醒我们,离开制度的约束和有效的监督,科学的庭院里照样会长出欺世盗名的杂草。据2005年5月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社会科学家实施的不端科学行为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几千名美国科学家中

3、,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承认在过去三年中有过不端科学行为。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性,科学界已经有了愈来愈广泛的认同。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世界各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是不一致的。美国学术界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也相对最多。9泌年,美国政府发布《联邦登记手册》(FederalRegister),对学术不端行为作出权威界定,指出:所谓“学术不端行为”是指那些“编造、伪造、剽窃或其他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报告结果中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也即那些科学活动中违背诚实原则的违规行为。到2000年秋天,美国联邦政府机

4、关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统一定义: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被限定在“捏造、篡改、剽窃”乍FP丿三者中。这个概念被沿用至今。欧洲各国对学术不端的研究比美国稍晚,他们对其定义也受到美国学术界的影响,但比美国的定义更加宽泛。在英国,学术不端所要处理的对象不仅限于政府资助的研究工作,它追究的是专业人员的社会责任;瑞典将学术不端界定为:有意捏造数据来修改研究进程的行为、剽窃其他研究者的行为、以有上方法之外的方法修改研究进程的行为;丹麦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包括修改、捏造科学数据的行为和纵容不端行为的行为;等等。由此可见,欧洲诸国的定义比美国在范围上更广泛

5、一些。中国科技界关于科研学术道德问题的关注与收稿日期:2007-()3-22作者简介:刘轶博,女,博士,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张磊,男,博士,中国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雷二庆,男,博士,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lightsreserved.htlp://w\vv.cnki.netX-G将原本可以用一篇完整的论文发表的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邹成鲁等4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致函《科学报》,建议

6、开展“科研工作中的精神文明”的讨论。庄2004年2月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提交的2003年度报告列举了不端行为的7个表现形式:a)抄袭剽窃他人成果;a)伪造篡改实验数据;(3)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4;重复发表论科研成果,分为多篇投稿;66;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C1)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我国科技部颁布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C试行小定戈了六种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2)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7、(^)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4;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5)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G其他科研不端行为。这两个定义所包括的范围更加宽泛。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过窄,不利于全面惩制学术不端,但定义过于宽泛,同样可使得处理缺乏可操作性。我们认为,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界定时应主要考虑道德层面的问题、可操作性问题和普适性问题。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抄袭剽窃他人成果;(1)伪造篡改实验数据;(3)误用署名权;(4)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需要指出的是

8、,目前媒体对学术界种种不良行为的称呼很多,主要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三种。从汉语语义上分析,这三个概念的指向是一致的,但强度不同。学术失范主要指学者违背学术规范所犯下的技术性过失;学术不端主要指学者涉及抄袭、剽窃的不良行为,也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